Workflow
新能源应用
icon
Search documents
研判2025!中国液氨行业产业链、产量、价格走势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液氨行业产量增长稳健,农业需求稳定与工业复苏共驱发展[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6-13 01:58
内容概况:作为全球最大的液氨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中国液氨产量约为6210万吨,同比增长 2.39%。从需求端来看,农业需求稳定是支撑液氨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液氨作为氮肥生产的核心原 料,其需求与农业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密切相关。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突破1.4万亿 斤,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直接拉动了氮肥需求,进而带动了液氨产 量的提升。工业需求的复苏也为液氨产量增长提供了动力。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恢复,化工、制冷等工 业领域对液氨的需求逐步回升。特别是在化工领域,液氨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硝酸、丙烯 腈等产品的生产。2024年,化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带动了液氨需求的增长。 相关上市企业:云天化(600096)、湖北宜化(000422)、泸天化(000912)、巨化股份(600160)、 阳煤化工(600691) 相关企业: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 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 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四 ...
百辆电动重卡交付江苏 谁家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5-21 06:49
5月20日,三一集团与永卓物流百台新能源重卡交付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双方在绿色物流与 新能源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永卓控股副总裁钱毅群、永卓物流副总经理陈建港、永卓物流副总经理黄友学、永卓钢联总经 理马林、三一集团副总裁周万春等领导出席,共同见证江苏省单次最大规模新能源重卡交付项 目落地。 此次交付是双方第三次合作,预示着双方正式开启在新能源低碳运输版块的战略性合作。 2022年,永卓集团启动环保创A项目,22台282电动牵引车先后投入保产作业,凭借卓越性 能、优质服务及显著"油电差"优势,为钢铁行业物流发展注入新动力。 永卓钢联总经理马林表示,永卓物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三一集团结成战略同盟,全力 构建绿色低碳运输体系。本次近百台车辆在40天内完成交付,是公司"新能源替代计划"的关 键举措,也是实现环保创A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一步。 永卓钢联总经理马林 三一集团副总裁周万春指出,此次交付不仅是双方第三次合作,更是江苏省单次交付量最大的 新能源重卡项目。三一将全力支持永卓物流,为区域节能减碳和车队降本增效贡献三一智慧、 提供三一方案。 三一集团副总裁周万春 永卓控股副总裁钱毅群介绍,永卓钢联此次购买电动 ...
鸿海电动车扩张日本版图 预计2027年推出电动巴士
Jing Ji Ri Bao· 2025-05-11 22:57
鸿海集团并积极布局电动车零组件,扩大自给率,尤其是关键的电芯更是一大重点,位于高雄和发工业 区的电芯厂预估将投入60亿元,目标电动巴士与商用巴士的电池包与电池芯都将採用国产。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认为,集团在打造电动车事业过程中,考虑到占成本最大宗的电池,也可应用在储能 领域,因此,鸿海布局电池产品,朝向电动车和储能两大应用发展。 刘扬伟指出,电芯厂产品若应用在储能市场,就与能源"强相关",若用在电动车电池,相对是"弱相 关"。他透露,鸿海集团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兹创立的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基金(BEV)合作,推动新能 源应用,打造合理的商业模式。 软件方面,鸿海也与中东车厂合作,携手设计电动车电子电器架构与智能座舱等。 鸿海集团冲刺电动车市场布局大跃进,继夺下日本三菱汽车电动车大单,2026下半年在纽西兰与澳洲上 市之后,鸿海集团与三菱集团后续有望扩大合作,携手在日本市场推出电动巴士。随着电动车事业蒸蒸 日上,法人看好,将成为鸿海集团后续衝刺业绩的新动能。 鸿海电动车策略长关润之前即透露,鸿海集团正与三菱汽车洽谈小客车代工,预计2026年销往大洋洲市 场,并规划2027年在日本推出更多款电动车,从Model A为基本 ...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4-29 09: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赵波 4月26日,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太湖路站-站前大道站区间(以下简称"太站区间")右线盾构机精准破壁而出,标志着8号线支线首个使用新能 源管片的区间顺利实现了双线贯通。 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实现双线贯通任务,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青岛地铁集团第三建设分公司及中国交建 (601800)8号线支线项目经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中交一航局项目团队积极试验应用新能源管片并进行技术总结,解决地下工程环境热污 染问题的同时为周边建筑提供热(冷)源;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掌握地质情况并调整施工策略,利用信息化监控、数据分析等举措, 保证盾构掘进安全平稳;通过设置定位防溜装置及紧急避险平台,强化作业安全及应急管理;广泛开展管片拼装、渣土改良、掘进参 数、同步注浆等技术攻关,持续提升管片拼装质量。 此外,项目团队集思广益,通过管线探测仪配合穿线器辅助输送探棒克服下穿非金属深埋燃气管线难题,实现隧道顺利贯通。工程推进 期间,项目部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实现盾构区间防止封顶块管片错台的拉紧装置、便携式隧道检修高空作业车、盾构 隧道临电检修避险平台等专利成果。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科学统筹,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