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转型

Search document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 货币政策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7 18:18
对于货币政策转型方向,张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短期货币政策需摒弃以GDP增速为目标,盯住物价和 就业;二是加强与全球宏观政策的协调,避免政策过度错位;三是推动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 变。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长江证券协办的"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近日在武汉举行。在论坛上,复旦 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货币政策转型应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张军表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建议关注名义GDP增速而非单纯实际GDP增速。今年政府工作 报告将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目标从过往的3%降至2%,这一调整体现了政府对物价问题的重 视,因此,政策需围绕该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对于物价,张军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受国际环境影响,需要警惕供应链断链风 险;二是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投资相对几年前明显下滑,地方政府收入减少致公共资本支出未完全 恢复,总需求增长乏力;三是家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不足。 张军认为,过去几年,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开,诸如美国此前加息时,中国因资本流出问题而难以大力 降息,因此,货币政策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偏向数量型政策(如信贷政策)。 张军表示,数量型工具 ...
「经济发展」彭森:中国未来经济如何靠消费破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8:23
彭森:中国未来经济如何靠消费破局? 经济发展 ★★★★★ 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总需求不足仍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 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九大任务之首,有关消费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一书对消费需求做了比较全面的 分析,总的内容观点和论据很准确,有些问题提得很尖锐,也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确实是应时之作,及时回应了时代的问卷。 解决消费繁荣问题的重要时间窗口 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制定"十 五五"规划的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下一个五至十年,对于中国经济怎么走,有很多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 何提振消费? 2024年11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举办了一个研讨会,与会的十几位专家,围绕滕泰和张海冰先生关于 《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这些专家有的来自智库,有的来 ...
提物价、扩内需——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10 07:49
报 告 正 文 贷款利率有所回升 。 央行公布,202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较去年四季度回升16bp至3.44%。从分 项来看,一般贷款利率延续回落7bp至3.75%,票据利率大幅回升53bp至1.55%,房贷利率回升4bp至 3.13%。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降至1%,相较于去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 点。 扩内需是政策首要重点任务。 本篇报告明确了当前宏观政策的首要重点任务为扩内需,而提振消费是关键 所在, 一方面 ,央行以专栏形式强调了消费对于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并提出一系列金融支持消费的举 措; 另一方面 ,央行在另一篇专栏中指出了"我国实体经济供强需弱的矛盾持续存在,主要价格指标低位 运行"的现象, 一是 当前总需求依然偏弱, 二是 部分行业存在过度竞争。我国物价回升速度明显低于金 融总量增速,从实际情况看,货币对物价发挥作用取决于供需对比情况,因此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 效需求。往后看,针对消费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同时,货币与财 政将协同合力以支持物价回升。 增量债务政策空间 较足。 本篇报告的专栏中,央行从广义政府部门资产和 ...
中国货币政策已悄然转型,降准降息或从“前锋”变“后卫”
凤凰网财经· 2025-04-25 04:42
当下,这些政策工具或许需要从"前锋"转为"后卫",更加重视"超级结构主义",注重为全球流动性构筑防波堤。 可以合理猜测,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已悄然启动了战略转型,正构建起"货币政策+"的新型立体框架体系。这个"+"号背后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扩容、货 币互换协议的全球织网、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预期管理。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凤凰"K说联盟"成员邓海清发文表示,在华盛顿的春日寒风中,潘功胜行长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用温 和而坚定的语调描绘出两幅截然不同的全球经济图景。 邓海清表示,这份充满东方智慧的发言,他认为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全球化不是旋转门游戏,不能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货币政策工具箱里装的不是手术 刀,而是急救包;金融稳定的最大公约数不在资产负债表里,而在合作备忘录中。 美联储主席和中国央行行长在华盛顿上演的"镜像双城记"反差,恰似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冷暖锋交汇,暴露出全球治理体系已深层撕裂。 镜像的一面是,"美国例外论"和"美国优先"焦虑症结合生出来的政策"魔丸",让神通广大的美联储也陷入通胀焦虑和降息化债的囚徒困境中无所适从,"卖 出美国"的股债汇三杀似乎正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尼克松时期财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