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

Search documents
IPO失败后海纳医药“卖身”又遇挫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1 05:51
智通财经记者 | 陈杨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6月29日,成都先导宣布终止收购海纳医药。 在此3个月前,成都先导曾发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计划以现金方式受让海纳医药约6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前 者将成为后者控股股东。 而据本次公告,该交易终止的原因在于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达成一 致。 成都先导称,各方对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该事项也不会对公司业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财 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6月30日,成都先导股价开盘低走,跌幅一度超7%,收盘价报16.08元/股,跌0.99%,当下市值64.43亿元。而与之可比 的是,公司公布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一日,股价曾高涨超8%。 智通财经注意到,医药外包行业下行期,这类交易并非孤例。今年1月,"培养基第一股" 奥浦迈即宣布收购临床前CRO (医药研发外包)公司澎立生物100%股权。这两笔收购的相似点在于,买卖双方的体量都不算大,买方可以扩展业 务、增厚业绩,卖方也都经历了IPO失败,即缺少退出通道。 可以参考的是,据奥浦迈6月公布的交易方案,该交易对价 ...
基金风险容亏率最高50%、投资奖励最高500万,无锡出台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支持措施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17 09:15
2023年以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持续笼罩在"资本寒冬"的阴霾之下。 相较其他城市补贴管理费、设置返投奖励,《政策措施》对首轮投资损失提供补偿,将有效缓解投资机 构的后顾之忧,鼓励其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投资。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2024年共发生1465起融资事件,同比下降26.75%,融 资金额总计736.97亿元,同比下降10.4%。 5月16日,在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无锡出台《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 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为壮大"耐心资本",《政策措施》明确对符合要求的基金,视情况将国有出资部分所得超额收益的 50%-100%让利给其他出资人和基金管理团队;对投资生物医药产业的基金设置不低于10年或更长存续 期;对生物医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建立基金风险容忍机制,容亏率最高可达50%。 "用好这次重点发布的 <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更多像晶泰科技这样 的'AI+生物医药'领军企业落地无锡,共同探索以BD、NewCo等方式打通新药上市、出海的高效路 径。"无锡市委书记、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杜小刚指出。投贷债保服协同 《政策措 ...
CINNO Research周华: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洗牌”,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存量竞争交织下的机遇重构
CINNO Research· 2025-03-17 03:08
2 0 2 5年3月7日,在CINNO Re s e a r c h举办的"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机遇与挑战"会员线上沙龙中, CINNO Re s e a r c h首席分析师周华以近期行业密集的资本动作为切口,揭开了显示驱动芯片市场 的深层变革。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已占据全球显示面板7 6%的产能份额,驱动芯片本土化率已跃升至3 4%。然 而,在OLED驱动芯片等高端领域,2 8 nm及以下制程仍被台韩企业主导,价格下行与存量竞争的 双重压力持续挤压利润空间。周华(Ch a rl e y)指出:"当前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资 本寒冬的三重挤压下,并购重组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市场分化:高端战场与价格绞杀 过去三年,全球驱动芯片行业经历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洗礼,陷入"量升价跌"的怪圈。2 0 2 1年 受缺芯潮推动,市场达到高点;而2 0 2 2至2 0 2 3年,受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影响,整体市场量价双 降。进入2 0 2 4年后,受AI芯片需求拉动,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回升,尽管整体价格趋稳,但显 示驱动芯片价格依然承压,市场正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市场呈现出价格持续下 ...
2024,那些陨落的创业公司
投资界· 2025-01-22 07:43
以下文章来源于硅兔君 ,作者Amelie 硅兔君 . 50万创投人关注的硅谷科技风向标 退场大戏上演。 作者 | Amelie 来源 | 硅兔君 (ID:gh_1faae33d0655) 2024倒下的那些科技巨人 新年伊始,这个冬季的裁员潮还在继续。 根据独立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 y i 的数据,继前两年大幅裁员后,2024年美国457家科技 公司裁员超过13万。特斯拉、亚马逊、谷歌、TikTok、Snap和微软等公司在 2024 年头几 个月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规模较小的初创公司也经历了相当数量的裁员,有些甚至完全关闭了 业务。 同时,2024年美国申请破产的各大小公司接近700家,创近十四年内破产数量新高。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我们也许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但直面真正失败的时候,有多少人 能从中看到通往成功的那些隐喻?尤其是对于任何想要进入商业世界的人来说,了解创业失败 背后的数字和原因甚至比摸索赚钱商机更为重要。虽然有数据显示,90% 的初创公司都失败 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将成为该统计数据的一部分。 2024年,北美的科技创业舞台上,一场接连不断的退场大戏正在上演,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再 次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