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

Search documents
创新药的风吹到CXO,2000亿市值巨头涨停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1 04:20
创新药的风吹到了"卖铲人"医药外包(CXO)行业。 7月11日,A股CRO概念股拉升,博腾股份(300363)(300363.SZ)盘中一度20%涨停,凯莱英(002821)(002821.SZ)和2000亿市值的药明康德 (603259)(603259.SH)涨停,美迪西(688202.SH)、康龙化成(300759)(300759.SZ)等涨幅居前。 方正医药团队指出,在创新药BD(license out—对外授权,即管线出海)浪潮下,生命科学上游及CXO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 国盛证券分析师张金洋也表示,CXO未来有望受益于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预期带来的创新情绪提升和水位提升,尤其预期国内有产业政策支持,投融资 潜在可能改善的情况下,国内前端业务有望回暖。 | | | CRO概念 ① | | | --- | --- | --- | --- | | | | 773.34 1.71% | | | 成分股 | "草金 | 简况(F10) 资金 板块分析 | | | 全部 | 龙头股 | 3日内有涨停 连板 | 连续3日 | | 名称/代码 | | 涨幅 ◆ 最新 ◆ | 5日涨幅 ◆ ▶ | | 博腾股 ...
CXO行业是不是真的又行了?
2025-07-11 01:05
Q&A CXO 行业是不是真的又行了?20250710 摘要 创新药企资金来源多元,产品销售增长显著,受益于重磅产品上市和医 保政策宽松,行业整体销售额增长 30%-40%。二级市场融资(IPO 和 增发)同比增长超 60%,港股表现活跃,增发增长超 80%,BD 首付款 也显著增加,复苏迹象明显。 CXO 行业订单在 2025 年第二季度显著改善,6 月尤为突出。临床阶段 人员招聘增加,独立实验排期变化,表明整体需求侧有所改善,预示中 期订单确定性增强。 临床板块订单恢复受两类客户驱动:首付款落地后加大投入的客户,以 及受 BD 项目影响,推动独立实验和临床一期以增加未来 BD 潜力的客 户。临床端改善不仅是短期波动,更是行业整体需求改善和竞争格局变 化的结果。 生产端产能利用率直接影响企业利润。产能利用率偏离 80%水平过多时, 公司需通过低价方式获取订单,导致利润下降。需求好转时,公司无打 价格战动力。观察二三线公司产能利用率可判断整体需求端变化。 近年来 CXO 行业的融资情况如何变化? 从 2020 年到 2021 年,CXO 行业的一级市场融资保持在约 1,000 亿元人民币 的高水平。然而,20 ...
财报解读|药明康德半年报业绩预喜,增速高于一季度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11:35
Group 1 - The company expects to achieve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approximately 8.561 b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about 101.92% [1] -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5,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total revenue of approximately 20.799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growth of about 20.64%, with revenue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increasing by approximately 24.24% [1] - The significant growth in net profit is partly attributed to investment gains from the sale of shares in an associate company, with expected gains of about 3.21 billion yuan from the sale of WuXi AppTec shares [1] Group 2 - Excluding certain impacts, the company expects an adjusted net profit of approximately 6.315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about 44.43% [3] - The company projects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excluding non-recurring gains and losses, of approximately 5.582 billion yuan, which is a year-on-year growth of about 26.47% [3] - The biopharmaceutical sector has shown signs of recovery in 2025, driven by a surge in external authorization transactions, which may benefit the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 and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CDMO) segments [3] Group 3 - The company previously projected that revenue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would return to double-digit growth in 2025,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0% to 15% [4] - Overall revenue for 2025 is expected to reach between 41.5 billion and 43 b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5.76% to 9.6% compared to 2024 [4] - Achieving these targets would mean that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 would surpass the peak revenue achieved in 2023, driven by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OVID-19 [4]
阳光诺和回应被昔日大客户起诉:“起诉点站不住脚”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7 09:00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7月5日,医药外包服务商阳光诺和公告称,公司与湖南恒生制药陷入了一场民事诉讼;阳光诺和是被告方,案件涉案金 额2000万元。 二级市场上,阳光诺和报收48.4元/股,跌2.36%,最新市值54.21亿元。 据阳光诺和7月5日公告,2018年3月28日,湖南恒生制药与阳光诺和签署《技术开发合同》,阳光诺和被委托研发替格 瑞洛原料药及片剂。替格瑞洛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 智通财经记者 | 黄华 7月7日,就前述公告内容,智通财经记者致电阳光诺和信披电话,接线人员向智通财经记者表示,依照合同约定,如果 湖南恒生制药没有支付剩余研发费用的50%,生产批号是直接转给阳光诺和,因此湖南恒生的起诉点站不住脚,公司会 积极应诉。 阳光诺和接线人员向智通财经记者提出:"因为它(湖南恒生制药)没有支付研发费用的话,生产证件批号是自动转到 我们公司(阳光诺和)这边来的。" 阳光诺和的公告显示,据合同约定,若湖南恒生制药在取得生产批件后10个工作日内,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研发费用 总额的50%,则应当无条件将生产批件所有权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形式转让给阳光诺和;该产品的生产权保留在湖南 恒生 ...
奥浦迈: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7-04 16:22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关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会师函字2025第 ZA262 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2025年6月6日出具的《关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 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240号) (以下简称"问 询函")已收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以下简称"我们"、"会 计师"或"年审会计师")作为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或"奥浦迈")2024年度年审会计师,对问询函中需要会计师说明的问题 进行了认真核查,现回复如下: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所使用的名词释义与奥浦迈2024年年报一致;回 复数值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鉴于部分信息涉及公司商业敏感信息,因此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豁免披露。) 问询函回复 第1页 问题一、关于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公司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97 亿元,同 比增长 22.26%。分业务看,CHO 培养基、293 培养基、其他产品营业收入同比 变化幅度分别为 49.02%、-22.35%和 74.27%;CDMO 服 ...
核心条款未谈拢 成都先导放弃收购海纳医药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7-03 08:22
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公告显示,自股权收购意向书签署后,成都先导积极组织交易各方推进此次交易,聘请了专业的中介机 构对标的公司展开尽调,在此基础上,交易各方对交易方案进行多次论证和协商,但未能就交易事项的 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截至6月30日,交易各方未就此次交易达成最终方案、未签署正式收购协议。 成都先导方面表示,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均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 重大资产重组尚未正 式实施,各方对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无须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此次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不会 对公司业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 益的情形。" 一个月前仍在积极推进的一场CXO(医药外包)行业重大资产重组,近日迎来"告吹"终局。 6月29日,成都先导(688222.SH)公告终止收购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医 药")约65%的股权,原因是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 款达成一致。 6月30日,成都先导股价低开,盘中跌超7%。截至7月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6.35元/股,跌幅1.98%。 今年3月,成都先导与 ...
IPO失败后海纳医药“卖身”又遇挫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1 05:51
智通财经记者 | 陈杨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6月29日,成都先导宣布终止收购海纳医药。 在此3个月前,成都先导曾发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计划以现金方式受让海纳医药约6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前 者将成为后者控股股东。 而据本次公告,该交易终止的原因在于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交易价格、交易对方范围、业绩承诺等核心条款达成一 致。 成都先导称,各方对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该事项也不会对公司业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财 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6月30日,成都先导股价开盘低走,跌幅一度超7%,收盘价报16.08元/股,跌0.99%,当下市值64.43亿元。而与之可比 的是,公司公布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一日,股价曾高涨超8%。 智通财经注意到,医药外包行业下行期,这类交易并非孤例。今年1月,"培养基第一股" 奥浦迈即宣布收购临床前CRO (医药研发外包)公司澎立生物100%股权。这两笔收购的相似点在于,买卖双方的体量都不算大,买方可以扩展业 务、增厚业绩,卖方也都经历了IPO失败,即缺少退出通道。 可以参考的是,据奥浦迈6月公布的交易方案,该交易对价 ...
6月以来超80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 近七成取得正收益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25 21:08
● 胡雨 谭丁豪 随着6月以来A股整体行情震荡走高,各类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十分踊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中 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6月以来已有836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近七成被调研的 公司6月以来取得正收益。 近七成被调研公司股价上涨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6月25日收盘,前述被调研的836家上市公司中,有584家6月以来取得正收益, 占比近七成。诺德股份近期股价迎来强劲上涨,6月25日,公司股价再度涨停并创出阶段新高,6月以来 累计涨幅已超100%。 从诺德股份披露的调研纪要看,机构较为关注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诺德股份回应称,公司近年来专 注于4.5微米及以下的极薄锂电铜箔、固态电池用多孔铜箔、耐高温铜箔、抗腐蚀铜箔以及AI智能应用 所需的RTF和HVLP等高端电子电路用铜箔产品的开发,上述产品均为技术壁垒较高的高附加值产品。 未来随着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出货量的增加,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盈利增长点。 其他6月以来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浙江东日、北方长龙、信宇人、海科新源、东信和平、春光科 技、生益电子、金陵体育等表现突出,截至6月25日收盘,这些公司6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均在60 ...
诺思格股权纠纷案再起波澜 68岁药物专家不服二审判决申请再审已立案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9 04:32
随着48名中科院硕博生为钟大放联合请愿的消息在网络传播,诺思格及其实控人武杰和钟大放之间的纠 纷再次引发了诸多社会关注。 诺思格在6月18日发布了一则相关公告,公告显示,这家CRO(医药研发外包)公司作为再审被申请 人,最近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应诉通知书》。原告钟大放不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 院二审民事判决,向最高法提出再审。目前该案已进入再审立案审查程序。 此事之所以引发关注,源于钟大放的身份——现年68岁的他曾任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 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是在药物研发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 6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诺思格,对方表示公司的态度以公告为准——"公司对再审申请人 主张不予认可,将积极应诉并澄清事实真相"。 一场赔偿金1.8亿元的官司,始于公司上市前 2022年8月,已成立14年的北京CRO公司诺思格终于实现了上市梦。但在此之前,它的保荐机构和申报 会计师曾收到过钟大放提供的《关于诺思格招股书中信息披露重大遗漏事项的提示函》,保荐机构亦收 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的举报核查函。 针对这两份文件,保荐机构曾与钟大放进行 ...
天弘基金解析创新药狂飙真相:是泡沫狂欢,还是星辰大海?
和讯· 2025-06-18 10:23
今年以来,创新药行情一路"狂飙",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截至6月13日, 中证 创新药 产业 指数 近1 年 大涨 21.99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 涨幅更是高达41.51 % 。创新药ETF等 相关基金也水涨船高,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这一轮创新药行情为何爆发? 是泡沫的狂欢,还是星辰大海的起点?有 哪些因素在背后推动?普通 投资者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带着这些疑问, 天弘基金《情投E合》直播间邀请创新药ETF 天弘( 517380 ,场外代码: A / 014564 , C/014565 )基金经理贺雨轩, 在直播访谈中深 入剖析创新药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为 投资者 拨开迷雾,找准方向 。 01 行情启动解读:创新药板块为何迎来"DeepSeek时刻"? 问:这一轮创新药行情涨幅显著,能否复盘下它是如何启动的? 贺雨轩: 我认为行情的起点是去年 " 924 " 政策窗口。当时央行推出结构性货币工具,为A股奠定 了"政策底"。但初期市场资金更青睐人工智能等弹性大的板块,创新药表现并不突出。 直到今年3月,行情才真正转向创新药。核心原因有三: 贺雨轩: 综合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