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智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蓝软件启动全球征名活动 鸿蒙智能数币机器人开启金融科技新纪元
Quan Jing Wang· 2025-07-09 06:06
Core Insights - Beijing Kelong Software (300663) is launching a global naming campaign for its newly developed Hongmeng Intelligent Digital Currency Robot, emphasizing its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1][2] - The company has maintained the number one market share in digital and mobile banking solutions for nine consecutive years, showcasing its strong position in the industry [1] - The Hongmeng Intelligent Digital Currency Robot is a key outcome of the company's "3A strategy" (AI Robot, AI Database, AI Computing Power), marking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intelligent financial services [1] Product Features - The robot leverages Huawei's Hongmeng operating system, integrating AI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robotics to replace traditional banking services with a 1:1 model [1] - It supports digital RMB, stablecoins, and cross-border payments, addressing global banking compliance needs [1] - The product offers seamless online and offline financial services, demonstrating universal capabilities for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1] - Its "U-slot building block" design allows for rapid deployment without extensive renovations to bank branches, enabling a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1:10 [1] Market Potential - The market potential for the Hongmeng Intelligent Digital Currency Robot is assessed to be in the trillion-level range, indicating significant growth opportunities [2] - The global naming campaign aims to find a brand name that encapsulates the product's core values and future vision, which is crucial for entering this vast market [2] - The launch of the robot reflects the company's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nd foresight in seizing industry trend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2] - As a pilot participant in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s digital RMB initiative, the company has accumulated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digital wallet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further solidifying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financial technology sector [2]
火山引擎金融大模型解决方案升级
近日,火山引擎发布金融大模型全新解决方案。新方案针对金融机构对客服务、对内提效两大方向,推出AI原生App与数字员工两大场景应用。 火山引擎金融行业总经理刘俊指出,金融业已成为AI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的先行领域。自2024年5月豆包大模型发布,火山引擎与金融机构合作加速。目 前,其大模型、智能体平台及场景方案已覆盖70%系统重要性银行及数十家券商、基金公司。对客服务与对内提效既是行业焦点,也是火山引擎打造金融 AI原生应用的两大发力点。 金融AI App:智能又安全的伴侣型应用 AI App是以手机客户端为主要载体,基于AI大模型提供智能投顾、交易、服务、资讯等场景交互的AI-Native平台,已在多家券商机构落地,重塑金融App 使用体验。 中台能力层通过智能总控(多智能体管理、安全控制等)、"数据-知识-智能分析"三位一体的Agent中台、火山引擎Data Agent和HiAgent智能体构建平台及模 型评测能力,保障AI应用迭代; 基础设施层以豆包大模型、AI云原生安全及算力管理能力,筑牢应用根基。 其中,火山引擎Data Agent通过会话助手,已为多家企业高效、安全的打造投顾智能体,帮助用户获取多维度市 ...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智能创新赛启动:聚焦AI智能硬件、金融智能、AI安全
news flash· 2025-07-03 06:33
7月3日,华尔街见闻从蚂蚁集团获悉,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科技智能创新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聚 焦AI智能硬件、金融智能、AI安全等领域创新应用,设置人工智能硬件科创大赛、AFAC金融智能创新 大赛、2025·全球AI攻防挑战赛等三项赛事单元。 ...
零帧起手AI Agent,一文看懂「金融智能体」
3 6 Ke· 2025-06-28 08:02
2025 被称为AI Agent(智能体)元年,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它从前沿技术到应用落地的进阶之年。 如果说大模型技术是一把万能钥匙,那AI Agent 则像一个更清晰的指引、一个具象化的抓手,可以让企业快速链接到那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打开 它、走进去。 不只是停留在营销、客服等辅助环节,而是可以直抵「核心生产场景」,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生产力重塑」,推动业务增长。 金融行业也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智能体时代,包括蚂蚁数科、奇富科技等几家头部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正式发布了金融智能体产品。 当然,对于这个新兴事物,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保持观望的、有跃跃欲试的,也有觉得看不懂摸不透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不可逆的生产力革命」已经吹响号角。 所以今天我们试图回答,关于金融智能体最重要的一些问题:他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对于一家金融机构而言,他最大的价值又是什么? 「数字专家」:从认知到执行 在说到 AI Agent 的时候,最通俗的一个比喻就是「数字员工」,可以替代人工处理更多问题。 但乍一听这个概念,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金融数字化,或者金融行业的RPA(Robotic Process Autom ...
暴力催收VS天镜3.0:马上消费的科技外衣与讨债内核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6:01
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已从简单的"工具替代"阶段,迈向更为复杂的"认知升维"新境界,决定未来十年格局的金融智能化竞赛悄悄进入了深水区。 在此背景下,马上消费金融自主研发出全国首个金融领域大模型"天镜",又在此基础上升级迭代出天镜2.0,实现了在模型技术创新、具体应用等核心领 域的突破性进展。近期,马上消费金融又推出天镜3.0,以"群体智慧"的系统性破局,清晰昭示其由传统消费金融提供者向科技创新引擎蜕变的雄心。 不可否认,在金融行业智能化从"可用"向"好用"、从"效率"向"价值"跃迁的关键节点,马上消费以"天镜"3.0为支点,将自身推向了科技创新公司的战略高 位。然而,消费金融行业已从增量拓展转向存量博弈,马上消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业困局下的喜与忧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行业对AI大模型的应用日益广泛,马上消费以 AI 技术为先锋,试图重塑自身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力。然而,纵览消费金 融行业全景,当下形势不容乐观。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对于消费信贷的需求在减弱,市场蛋糕在变小。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住户短期贷款减少 2624 亿元,消费贷款量持续收 缩。此外,2024 年全国 31 家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发展数字金融可采取“高中初小”原则,适当放宽对创新的风险容忍度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0 05:08
6月19日,在新金融联盟、金融城主办的第十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仪式上,中国银行 原行长李礼辉阐述了他对数字金融创新的思考。 他表示,在当前超高速发展的数字金融智能化创新进程中,需要强调金融模型的安全和可信。 李礼辉在现场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可信任数字金融,就是要 让监管机构能看得明白,要让市场信得过,客户信得过。 数字金融发展需要兼顾安全与高效、创新与风险。对此,李礼辉提出"高中初小"原则。他认为,若满足 相关原则,对风险容忍度可适当放宽。 金融模型需要注重过程可解释 在活动的演讲环节,李礼辉表示,要做到金融模型的安全和可信,需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高可靠性。金融机构部署AI模型,必须配置先进的安全技术工具,做到既能抵抗恶意攻击,又 能避免偶发性的安全隐患。 李礼辉每经记者张寿林摄 对此,李礼辉提到几个"特别注意"事项:用于市场分析和预测,特别注意克制模型幻觉;用于客户筛选 和分层,特别注意避免模型歧视;用于量化交易和投资顾问,特别注意防止算法共振;用于身份识别和 验证,特别注意抵抗AI虚假;用于线上线下客户服务,特别注意消解机器冰冷感等。 其次是可解释性 ...
推进数字金融智能化创新 专家吁打好安全基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14:29
第一,建设安全高效的数字金融创新制度。数字金融创新可考虑实行"高中初小"原则。其中,"高"是占 领技术高地,"中"是全球领先的中国方案,"初"是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小"是实现风险概率和风险 成本最小化。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王若溪 王恩博)随着数字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 显。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19日在北京提醒,数字金融智能化创新的基础是确保安全、可信,而非一味 追求通用模型的复杂能力。 "在超高速发展的数字金融智能化创新进程中,除了关注它的应用、功能、服务客户的能力之外,还要 强调金融模型的安全和可信。"李礼辉在当天举行的"第十届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仪式上 说,数字金融智能化创新基础应该是可信任,能够有效管控AI陷阱,注重算法和场景的匹配性与适用 性,达成解释性的要求,实现模型可信,"让客户信得过,让市场信得过,让政府信得过。" 针对数字金融治理层面的痛点,李礼辉提出三项建议: 由新金融联盟和金融城联合主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的"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此前已成功举办9届,先后评选出90个优秀案例。回顾往届评选,互 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