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市场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达近31万亿元 固收类产品仍将占据主导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6:52
本报记者 彭妍 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半年考"成绩揭晓。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4.23万只,存续规模达 30.97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3.4%。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实现正增长,3.4%的增速虽较去年同期 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这表明银行理财市场依旧保持着稳健扩张的态势。 产品结构方面,在总计存续规模达30.97万亿元的理财产品里,非现金管理类的固收产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存续规模达到 23.4万亿元,占比75.57%。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6.85万亿元,占比22.12%。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2.08%,权益类产 品存续规模占比0.09%,两者存续规模总计0.67万亿元。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规模占比仅为0.05%。 上海冠苕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周毅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混合类、权益类产品的整体占比很低,是供需双方共同选 择的均衡结果。从需求方的角度来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整体保守,风险承受能力低,更青睐于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固 收类产品,这是银行理财客群的固有特征,短期内无法改变。从供给方的角度来说,银行理 ...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向好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4 01:46
"一是我国经济修复预期增强,2025年上半年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带动企业盈利改善;二是政策工具箱 发力,定向降准、再贷款等举措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带动理财规模扩张;三是资产配置优化,非标转 标进程加速,债券市场利率企稳,银行通过缩短久期、增加高等级信用债配置降低风险敞口。此外,中 小银行资本补充提速也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田利辉分析认为。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共有215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产品共 4.06万只,同比增长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截至二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 续规模突破31万亿元大关。 除了规模高增,理财产品上半年还出现了业绩分化。数据显示,占比97%的固收类产品中,纯固收类年 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3%,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进入7月份,银行理财的"年中考"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银行理 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2%。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总体发展平稳,势头向上向好。"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金融时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 ...
中证银行ETF(512730)红盘上扬,银行理财吸引力持续上升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2 06:18
截至2025年7月2日 13:55,中证银行指数(399986)强势上涨1.14%,成分股上海银行(601229)上涨 3.08%,宁波银行(002142)上涨2.44%,紫金银行(601860)上涨2.31%,民生银行(600016),苏州银行 (002966)等个股跟涨。中证银行ETF(512730)上涨0.90%,最新价报1.79元。 进入7月份,银行理财的"年中考"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银 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监管叫停手工补息的背景下,同期限理财收益的吸引力持续上升,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银行理财市场。 中邮证券指出,存款降息短期内带来银行负债端紧张,但中长期来看,银行负债成本趋于下降, 同时 随着三季度长期限存款集中重定价, 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有望超预期。 随着银行负债端下行, 市场利率 中枢有望进一步下行, 考虑到 6月末银行板块调整较大, 调整后国有银行股息率将进一步提升。 中证银行ETF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 资者提供分析工具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创新高 固收产品成增长“主力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3 16:08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据华源证券固收廖志明团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末,银 行理财存续规模合计31.5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0.19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58万亿元。与此同时,产 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固收类产品成为理财规模反弹的最核心资产。 高政扬进一步分析,在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将延续"资金搬家"效应,推动理财 规模持续扩张。叠加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固收+"、混合类产品创新拓展收益空间,且居民财富管理需 求持续释放,理财作为中低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仍具备坚实的市场基础。但需警惕,若理财产品 收益率持续走低、净值波动加剧,可能削弱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意愿。因此,未来理财市场的增长将更多 依赖于产品创新与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以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市场分化将加剧,净值型理财 和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不容忽视的是,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收益空间压缩的问题依然存在。为应对这一局面,多家银行理财 子公司已启动策略调整。今年5月份以来,中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多家公司发布旗下理财产品降费公 告,也有多家理财子公司同步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在竞争日益 ...
多家银行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应声下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4 15:53
本报记者 彭妍 "在流动性持续宽松的市场环境下,依靠高息揽储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理财产品收益率将 呈现普遍性下调态势,同时差异化定价策略也将加速涌现。预计未来3个月至6个月内,超过70%的理财产品将主动下调业绩比 较基准。"田利辉补充说。 与此同时,多家理财子公司发布投研观点,为投资者在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提供指引。华夏理财表示,目前不妨考虑 持有短债类理财,以承受较低的风险去把握流动性红利带来的机会。农银理财表示,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红利+政策利率调降, 利好存单、短期信用债等短债资产。建议优先布局短债类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锁定当前利率高位。 田利辉认为,银行理财市场正经历利率下行期的深度调整,机构需通过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平衡收益与流动性:一方面, 银行机构亟需推进产品迭代,开发短期限、高流动性产品(如30天期理财),匹配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客户的避险需求。另一方 面,银行亟需强化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需要考虑发行同业存单置换高成本存款,降低负债端压力。可以运用利率衍生工具 (如利率互换)对冲债券组合的久期风险,稳定净值波动。 自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后,银行理财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