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策略

Search documents
中低风险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9 16:13
近期,多只中低风险(R2级)短期持有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走高,部分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 率近10%,从而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不少银行的短期持有 型理财产品最近确实取得了较高收益。 受访人士表示,这一现象主要由三大因素共同驱动:短债行情向好、"固收+"策略发力及新品"打榜"效 应。但需注意的是,当前高收益难以持续,支撑因素具有短期性。长期来看,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 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中枢下移是必然趋势。对投资者而言,需理性区分理财产品所展示的收益率与实 际收益的差异,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追逐短期高收益。 具体来看,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产品近一个月(6月4日至7月4日)年化收益率为9.63%,自成立 以来的收益率为5.06%;该产品为固定收益类,投资于债权类资产,并适当配置优先股等权益类资产和 金融衍生品类资产。 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均认为,此类短期高收益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不代表长期收益水平。投资者需理 性区分理财产品所展示的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的差异,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周期等因素审慎选 择,避免盲目追逐短期高收益。 薛洪言进一 ...
银行转债存量“缩编”,机构底仓资产或腾挪
news flash· 2025-07-08 22:43
据测算,加上到期退场的可转债,今年银行转债"缩编"规模可达千亿元。银行转债大面积退出市场,加 剧整个可转债市场存续规模下降的压力,会否对资管机构的资产配置带来考验?记者从多家公募基金、 信托、保险资管和理财公司调研了解到,作为机构底仓资产一股新兴力量,可转债近年来成为资管产 品"固收+"策略增强收益的标配。未来在可转债供给端规模缩量和需求端热度不减的情况下,可转债估 值或易上难下,机构资产配置也面临新的选择题,在增配可转债之外,寻觅更加多元的收益增厚型底仓 资产。(中证报) ...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向好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4 01:46
"一是我国经济修复预期增强,2025年上半年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带动企业盈利改善;二是政策工具箱 发力,定向降准、再贷款等举措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带动理财规模扩张;三是资产配置优化,非标转 标进程加速,债券市场利率企稳,银行通过缩短久期、增加高等级信用债配置降低风险敞口。此外,中 小银行资本补充提速也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田利辉分析认为。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共有215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产品共 4.06万只,同比增长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1%。截至二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 续规模突破31万亿元大关。 除了规模高增,理财产品上半年还出现了业绩分化。数据显示,占比97%的固收类产品中,纯固收类年 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43%,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进入7月份,银行理财的"年中考"成绩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银行理 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2%。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总体发展平稳,势头向上向好。"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金融时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 ...
多家银行,纷纷下架→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13:49
大额存单一直是商业银行揽储利器,也是不少高净值投资者理财的首选,为何现在集体下架? 近日,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以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纷纷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 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 5年期大额存单下架,意味着投资者依赖中长期储蓄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机会越来越少,做好多元 财富投资尤为必要。 "随着存款利率走低,投资者转向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业务时,应基于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理财目标,短期资金优先配置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强的产品。"中国银行研究院研 究员梁斯认为,投资者应进行跨产品对比,关注利率走势与期限结构,选择综合收益更优的产品。通过 深入研读产品说明书,明晰收益计算方式、申赎规则及费率结构,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影响投资决策。 专家建议,在低利率时代的家庭理财规划中,一方面要采用"固收+"策略,配置中短期债基;另一方面 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机会。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全球资产配置的基金组 合。 梁斯认为,投资者还可适度配置高评级债券及债券型基金,利用其收益稳定性与储蓄形成互补,获取稳 定收益。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布局权益类资产,通过指数 ...
专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news flash· 2025-07-02 22:53
专家: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金十数据7月3日讯,近日,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以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纷纷下架5 年期大额存单产品,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目前,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在资产端持续降低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情况下,需要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因此需要 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一般随着期限延长 而提升,银行的负债成本也更高,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专家建议,在低利率时代 的家庭理财规划中,一方面要采用"固收+"策略,配置中短期债基;另一方面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 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机会。 (经济日报) ...
利率下行时代已至,“固收+”产品迎来增配机会
私募排排网· 2025-06-13 10:05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募排排网 ,作者排排产品研究中心 公募排排网 . 看财经、查排名、买基金,就上公募排排网,申购费低至0.001折。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公募排排网"。(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一、监管明确导向,"固收+"迎来政策红利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产品、资产配置型产品创设力度"。直指投 资者获得感提升的核心命题。 "固收+"策略作为符合这一特征的公募产品,将迎来政策红利带来的增量资金支持,或将成为直接受益者。事实上,早在今年一季度,部分机 构的"固收+"基金销量便已突破百亿元规模,政策方向与市场行为正在互相验证。 (点此查看 近五年收益10强"固收+"公募基金名单 ) 二、利率下行加剧"理财替代需求","固收+"成为缓冲核心工具 近几年"固收+"策略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主要还是因为传统无风险理财的收益空间被快速压缩。 自2022年以来,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国内稳增长政策背景下,主要金融机构已多次降息。截至目前,多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宣布活期 利率下调至0.05%,一年期存款利率已普遍跌破1%关口。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官网 2025 ...
哪家基金比较好?十大优质基金推荐指南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13:02
在基金投资领域,选择一家实力雄厚、策略稳健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的关键。面对市 场上琳琅满目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往往难以抉择。到底哪家基金比较好呢?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选的话,快 来看看我为您推荐这十款优质基金,看完之后相信你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基金。 1、摩根基金 5、嘉实货币基金 嘉实货币基金以货币市场工具为主要投资标的,兼顾收益性与流动性。该基金通过严格筛选高信用等级 债券及同业存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稳健收益。其优势在于T+0快速赎回机制,适合作为现金管理 工具或短期资金避风港。在低利率环境下,该基金通过优化久期管理,仍能保持年化收益优于活期存款,是 风险偏好极低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6、兴全趋势投资基金 兴全趋势投资基金采用"核心+卫星"策略,动态调整股债比例。该基金通过宏观经济研判与个股精选相结 合,在市场波动中展现较强抗跌性。其优势在于基金经理董承非的主动管理能力,例如在2018年熊市中通 过降低仓位、增配消费股实现正收益,在2020年科技股行情中及时切换赛道,体现策略灵活性。 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China )成立于20 ...
下架、断货成常态 银行长期限大额存单被打入“冷宫”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0 12:21
最近一段时间,当不少储户习惯性打开手机银行App,想为闲置资金锁定一份长期高息存款时,却发现 5年期大额存单早已"断货",甚至3年期产品也成了稀缺品。6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多家国 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存款专区,长期限大额存单难觅踪影,让不少依赖"长存稳赚"的储户直 呼"存钱难"。下架收缩并非偶然,自2024年起,部分银行就已收紧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额度,究其根 源,是银行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下,不得不打起的"成本算盘"。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需调整传统 的存款依赖思维,可关注"固收+"策略,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来增厚长期收益。 从曾经追捧的"香饽饽"到如今难寻踪影,为何长期限大额存单越来越被银行"嫌弃"?究其根本,是为降 低负债成本。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 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3%,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末 下降9个基点。在资产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持续下降。而在 负债端,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高息负债占比过高,使得银行付息成本居高不下, ...
低利率高波动时代,攻守兼备的“固收+”基金将迎新一轮配置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3:29
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步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05%,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95%,首次跌破1%。 低利率时代重塑了资产配置格局,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纯粹靠传统的银行存款理财将面临收益"缩水"的问题。如果把目光放到权益市场上,虽然近几年有 不少的结构性机会,但是越来越高的波动性又让许多风格较为稳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固收+"策略的公募基金受到不少投资者的关注。从规模来看,公募排排网根据Choice整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受到债市调整影响,债基规模有所下降,但"固收+"基金的规模相比2024年末增长7.14%,总规模约为1.8万亿元。 从业绩来看,在3451只有一季度业绩展示的"固收+"公募基金(含所有份额基金)中,收益为正的基金共有2227只,占比64.53%。 那么,"固收+"产品到底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现在应该布局"固收+"策略的产品吗?哪些"固收+"产品值得投资者参与呢? 一、"固收+"基金:"进可攻退可守"的理财神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固收+"不是一种官方的基金类型,而是一种采取这种配置策略的产品的统称。 ...
戴弘毅:“固收+”基金交出2025开年震荡市最优解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08:39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代表"固收+"策略中的重要品种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斩获3.08%涨幅,显著 跑赢同期纯债债基指数0.38%的表现。以华富基金戴弘毅管理的固收+产品为例,华富可转债债券A (005793)与华富安鑫A(000028)年内回报分别达到了6.13%和6.45%,过去一年回报分别为11.49%和 11.09%,超额收益显著。此外,他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华富安业A(014385)也在中美贸易冲突后的5月 净值创下新高。 面对管理产品出色的业绩表现,基金经理戴弘毅对擒牛记栏目分享了专业视角下的市场观察: 如何看待年内固收+产品整体表现? 2025年的一季度,当上证指数在3200-3300点反复拉锯,银行理财收益跌破3%关口之际,一类产品正悄 然上演王者归来。 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2161只"固收+"基金,一季度整体净申购份额为499亿 份,存量规模2万亿元,环比回升6.7%,这也是2024年以来"固收+"基金规模首次回归2万亿元之上。 在这轮"固收+"基金的热潮中,两组关键数据尤为值得关注。 戴弘毅,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硕士,拥有7年证券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