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类产品

Search documents
银行理财2025年上半年前瞻!14家规模增超5000亿元,现金管理产品大缩水,权益配置有了新途径
券商中国· 2025-07-11 23:16
6月银行理财规模环比下降超9000亿元——这是银行上半年考核之际,受理财回表等因素交织影响,理财市 场正在发生的事情。 据券商中国记者独家汇总产品规模排名前14理财公司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14家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规模达 22.96万亿元,较今年5月末下降约9500亿元。从而导致今年以来14家理财公司整体的规模增量回落至约5300亿 元。另据普益标准,全市场口径下的理财存量规模在6月末下降至31万亿元,较上月回落约0.3万亿元。 具体来看,上述14家理财公司6月份规模减少,主要是因为现金类产品流失较快:环比下降超5500亿元,较年 初下降约8000亿元。 展望后市,跨过年中时点后,7月份理财市场规模或将迎来快速回流。据华西证券预计,7月回升幅度或像此前 一样,维持在万亿级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增量结构和基本面都有亮点: 今年以来,现金类理财产品规模持续下滑,固收类产品仍是主 要增量来源;同时,年内理财公司明显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纷纷布局被动指数ETF资产。就在近期,工 银理财、中邮理财宣布已参与多家港股上市公司IPO基石投资,光大理财也在6月参与A股IPO上市公司的网下 打新,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 万亿级理 ...
银行理财规模站稳31万亿,下半年如何接住“存款搬家”
Di Yi Cai Jing· 2025-07-02 12:16
向权益市场求解。 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延续增长态势,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分析,一方面, 债市的持续走牛带动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回升,同时"固收+"产品的收益率保持高位运行,这种收 益优势吸引了大量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涌入银行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季末资金回表与季初资金出表的 季节性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理财市场规模的修复。 今年上半年,存款利率的下行也成为推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 1%以下,而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对更高,二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利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 指出,在今年上半年流动性总体充裕的背景下,银行降低了存款利率,这不仅提升了理财产品的吸引 力,还导致部分原本用于存款的资金流向理财领域,"存款搬家"现象越发显著。 在今年5月央行实施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后,理财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变化。普益标准研究 员黄诗慧表示,降息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使得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缩水, 而存款利率同步下调也加剧了"资产荒";二是理财客户多为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较为敏感,但 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节奏与幅度存在滞后,导 ...
券商私募资管存量规模回升至5.43万亿元 单月增量破千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25 16:21
当前,券商资管业务正加速向主动管理本源回归,通道业务出清进程持续推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回升至 5.43万亿元(包含资管子公司,不包含私募子公司),不仅扭转了自今年2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且仅4 月份单月的规模就增加逾千亿元。其中,以主动管理为核心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已提升至 54.07%,反映出券商资管业务在结构优化和主动管理转型方面取得了持续成效。 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力度规范资管行业,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旨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 套、规范资金池业务等,从而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在政策的推动下,券商 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私募资管产品结构优化进程显著加速。 从具体数据来看,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为5.4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094.96亿元。其 中,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增至2.93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127.94亿元,增幅为4%,占 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的比重为54.07%,已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支柱;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管计划 规模为2.49万亿元,较3月 ...
不追逐短期浪花 寻求“确定性之锚”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24 21:17
"我们希望能陪伴客户经历风雨,也希望能与客户共同见到彩虹。"杭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强如是 说。 夏日的杭州绿意葱茏,科技创新氛围与自然生态之美交相辉映。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杭银理财顺势崛 起,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相得益彰。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三年有余,涵盖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机构、券商资管等多条子赛道 的大资管格局已然成形。如何抓住"存款搬家"带来的发展机遇,如何在低利率时代开展战略性调整,如 何从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张强阐述了公司"居善行远"的立身 哲学以及"因势而变、守正出新"的应对之法——投研引领、风控为纲、科技赋能、捕捉机会。 潮水奔涌,方向已明。弄潮者的智慧,不在于征服每一朵浪花,而在于理解潮汐的力量,在起落间稳健 航行。如今,产品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杭银理财在张强的掌舵下,凭借独特的"杭州基因"与战略定力, 在百舸争流中划出鲜明的航迹——坚持绝对收益目标,为投资者寻求抵御风浪的"确定性之锚"。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五维优势构筑竞争力护城河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当记者问及杭银理财在强手如林的资管市场中有哪些优异表现时,张强并未急于罗列公司的喜人 ...
21专访|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应对低利率,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0 10:48
杨丽:2025年债市行情有望延续,银行理财固收投资依旧面临相对友好的市场环境。国内经济运行总体 平稳,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消费投资稳中有升、社会信心有所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面临有效 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居民就业增收压力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此外,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增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针对当前内外形势,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目标下,降准降息预期仍在,为债市提供了友好的宏观 背景。 债市火热行情有望持续 21世纪:受债市火热表现影响,银行理财的收益较为不错。据你判断,2025年债市行情还有望持续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杭州报道 "自2023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宽松、经济弱复苏及 结构性资产荒现象共振下,整体处在一个收益率下行通道。传统依赖票息收益的策略空间已被大幅挤 压,这一现实压力正倒逼资产管理人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的突围进程。"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在谈及 收益率低位时代的策略时如是说。 宁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12月,是由宁波银行出资15亿元设立的全资理财子公司。杨丽作为宁银理财董事 长,她认为,在宏观 ...
全国企业年金基金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引导委托人注重长期收益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04: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6月1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基金总规模达到3.73万亿元,相较2024年 年底进一步增长约0.62万亿元。 在投资方面,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一季度投资资产净值超过3.7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 数据报告备注显示,该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时间区间为 2022 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 31日(下同)。 从资本市场建设的角度出发,有机构人士进一步指出,以三年或更长的维度来看,权益资产的性价比也 有望显著提升,在长期资产配置中必然占据更高的投资权重。整体而言,长周期考核势必进一步提升年 金基金权益配置比例,为股票市场增加长期资金供给,并不断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 此次7.46%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近三年总收益如何构成? 数据显示,1553只固收类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规模为5,293.04亿元,占比14.3%,近三年累计 收益率10.54%。4339只含权益类产品同期总规模为31,711.58亿元,占比85.7%,近三年累计收 ...
平安理财:科技实力护航,扎实投研守护老百姓钱袋子
Zhong Jin Zai Xian· 2025-06-16 03:01
本届"金誉奖"评选中,平安理财旗下的启元策略(360天持有)1号固收类产品再度备受关注。"启元策略360 天1号A"是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其以稳健资产打底、融入固收量化策略,基于机器学习 和量化模型进行交易决策,通过科学建模实现系统化和定量化的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 据介绍,该产品成立于2022年10月,迄今运作时间超两年半,历经多个市场波动周期,截至2025年6月10日,自 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0.40%,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3.92%,最大回撤仅-0.32%,其投资策略和业绩表 现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近日刚刚获评"介甫奖——卓越创新银行理财产品"。 6月13日,由普益标准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大会暨第五届'金誉奖'颁奖典礼"在成都 举行。平安理财凭借专业精进的投研能力、稳健优异的业绩表现以及卓越的科技研发服务能力荣获"卓 越理财公司""卓越科技实力机构"称号,旗下启元策略(360天持有)1号再获评"优秀固收类银行理财产 品"。 作为在资管行业发展新格局大背景下成立的银行理财公司,平安理财以打造"国内品类最全的开放式理财 平台"为目标,持续提升专业投研、产品体系、渠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创新高 固收产品成增长“主力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3 16:08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仍在持续增长。据华源证券固收廖志明团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末,银 行理财存续规模合计31.5万亿元,较4月末增加0.19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58万亿元。与此同时,产 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固收类产品成为理财规模反弹的最核心资产。 高政扬进一步分析,在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将延续"资金搬家"效应,推动理财 规模持续扩张。叠加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固收+"、混合类产品创新拓展收益空间,且居民财富管理需 求持续释放,理财作为中低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仍具备坚实的市场基础。但需警惕,若理财产品 收益率持续走低、净值波动加剧,可能削弱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意愿。因此,未来理财市场的增长将更多 依赖于产品创新与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以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市场分化将加剧,净值型理财 和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不容忽视的是,市场利率下行导致银行收益空间压缩的问题依然存在。为应对这一局面,多家银行理财 子公司已启动策略调整。今年5月份以来,中银理财、建信理财等多家公司发布旗下理财产品降费公 告,也有多家理财子公司同步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在竞争日益 ...
“降费潮”来了!买1万银行理财,年管理费低至1块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0:15
5月21日,农银理财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多款理财产品启动投资管理费率优惠计划。其 中,"添利天天利67号"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管理费率由0.3%(年化)大幅下调至0.01%(年化); 托管费率从0.03%(年化)降至0.02%(年化);销售服务费率从0.3%(年化)降至0.2%(年 化)。 建信理财近日发布了10余则减免产品费率的公告,涉及的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其中一则公告显 示,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9月10日,"建信理财惠众日申月赎固收类产品第4期"的管理费率由 0.20%降至0.01%,销售费率降至0。 6月以来,中银理财已发布10款理财产品降费公告,基本也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 例如,6月9日, 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回馈新老客户,公司将于2025年6月10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全球配置 (180天持有期)"产品D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15%下调至0.05%。本次费 率优惠截止时间将另行公告。 自5月20日存款利率开启新一轮下调以来,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启降费。 有银 行理 财子将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降至0.01%,也就是说每年购买1万元理财,管理费仅需1元。 民生理 ...
买1万元产品年管理费低至1元 银行理财再迎“降费潮”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12 02:45
2025年6月11日,民生理财将其一款纯固收类产品固定管理费率由0.5%降至0.05%(年化,下同)。 自5月20日存款利率开启新一轮下调以来,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启降费。有银行理财子将 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降至0.01%,也就是说每年购买1万元理财,管理费仅需1元。 民生理财有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降费目前是行业趋势。上述产品是纯固收短债产品, 0.5%为合同费率,实际原执行费率0.15%,降费后执行费率0.05%。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减费让利,将更 多的投资收益回馈给客户。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从市场竞争格局看,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因客群基础庞大,降费节奏 相对稳健,更多通过提升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巩固优势;而中小理财子公司为快速扩张规模,降费积极 性更高,甚至推出"限时优惠"等策略。 6月以来,中银理财已发布10款理财产品降费公告,基本也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例如,6月9日,中银 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回馈新老客户,公司将于2025年6月10日起对"中银理财-稳富全球配置(180天持有 期)"产品D份额费率进行优惠,即产品销售服务费率由0.15%下调至0.05%。本次费率优惠截止时间将另 行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