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理性消费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民日报:盲卡盲盒哪能“无拘无束”
news flash· 2025-06-20 01:56
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盲卡盲盒哪能"无拘无束"》指出,这两年,继盲盒火爆后,盲卡凭借"未 知惊喜"的卖点,迅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走红。非理性消费在儿童青少年中屡见不鲜,部分孩子为了 追求稀有卡牌,单次消费高达数百元甚至数千元。如今,盲卡早已超越简单的收藏功能,变成儿童青少 年社交圈里的"硬通货"。而在未成年人沉迷的背后,也存在"商业陷阱"与监管滞后的问题。专家建议完 善立法和联合执法,对盲卡盲盒出台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进一步细化盲卡、盲盒 监管规则,增设技术监管条款;建立市场监管、网信、教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识 别异常交易,对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
盲卡盲盒哪能“无拘无束”(民生探针)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疑 消费失控:从"零花钱"到"豪掷千金" 周五一放学,重庆江北区13岁的明明攥着50元零花钱,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学校旁的文具店,眼睛盯着货 架上的盲卡,"老板,来10包最新款奥特曼卡!" 随着包装撕开的脆响,明明快速翻找卡片,脸上从期待转为失落——又都是普通卡。"再买一些说不定 就能抽到黄金卡!"他咬咬牙,又掏出了剩下的30元。 这两年,继盲盒火爆后,盲卡凭借"未知惊喜"的卖点,迅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走红。非理性消费在儿 童青少年中屡见不鲜,部分孩子为了追求稀有卡牌,单次消费高达数百元甚至数千元。 "带着孩子出去逛街,衣服不买、餐厅不去。见到'谷子'店就走不动道,非要买盲卡。晚上回家拿着平 板说是看网课,其实偷偷看盲卡直播,给的零花钱和饭钱都攒下来买它了。"王小萍的父亲王先生对记 者说。 孩子为啥会沉迷购买盲卡?孩子为什么可以随意购买盲卡?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开展了调查。 探 沉迷背后:"商业陷阱"与监管滞后 "盲卡其实就是盲盒和'谷子'结合起来的一类变种。"在天津从事相关生意多年的张先生向记者介绍,"谷 子"是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基本是动漫、影视剧和游戏的周边,比如徽章、钥匙扣、卡牌等小 商品。卡 ...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大额化”,北京互联网法院3年结案近七百件
第一财经· 2025-05-28 13:36
2025.05. 28 本文字数:999,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导读 :"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正呈现出这些趋势。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然然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未成年人用网普及,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打赏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 虽然大部分网络平台已采取技术性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消费,但在实践中有些措施流于形式,涉未成年 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退款纠纷不断。 推荐阅读 美团公布骑手保障进展 案件数量近七百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310万元,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这是近三年来北京互联网法 院审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的情况。在5月28日召开的"'e'起护苗·守护成长"北京市未 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姜颖介绍了上述情况。 "此类案件呈现出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等趋势。"姜颖举例称,一起案件中,未成年人为 抽取其心仪的游戏盲盒皮肤,仅一晚就充值4万余元;另一起案件中,未成年人因轻信主播关于打赏 可送礼物的宣传,一场直播就打赏了8万元。 在这些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裁判树规则,督促平台充 分履行未成年 ...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大额化”,北京互联网法院3年结案近七百件
Di Yi Cai Jing· 2025-05-28 05:53
"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正呈现出这些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未成年人用网普及,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打赏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 虽然大部分网络平台已采取技术性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消费,但在实践中有些措施流于形式,涉未成年人 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退款纠纷不断。 案件数量近七百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310万元,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这是近三年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 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的情况。在5月28日召开的"'e'起护苗·守护成长"北京市未成年人 网络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姜颖介绍了上述情况。 "此类案件呈现出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等趋势。"姜颖举例称,一起案件中,未成年人为抽 取其心仪的游戏盲盒皮肤,仅一晚就充值4万余元;另一起案件中,未成年人因轻信主播关于打赏可送 礼物的宣传,一场直播就打赏了8万元。 在这些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裁判树规则,督促平台充分 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定义务,累计为家庭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结合《指引》,姜颖还强调了几点具有实操性的建议。第一是要强化账户安全管理。家长要妥善 ...
整日沉迷购物直播间,听到主播一句“上链接”就下单,如何让银发族远离非理性消费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01:41
制图/万显明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光正 张华 r "原价998元的灵芝孢子油,直播间特惠价只要298元!前50名下单的顾客,送价值198元的大礼包!"武汉退休教师陈强独自生活,子女忙于工作探望不多, 陪伴他的是手机里的直播间。 伴随而来的是家里陆续到货的网购商品——保健品、枕头、床垫、洗发水、牙膏等。主播一喊"上链接",62岁的陈强好像着了迷,总是忍不住下单。 像陈强一样,很多老年人沉迷直播间,产生了大量非理性购物行为。如何让老年人避免直播间非理性消费? 等保健品上了链接,陈强刚点开看,怂恿之声响起。"家人们,我看到陈大爷进直播间了。您还在犹豫什么?陈大爷,您这个年纪最需要提前预防啊。"主播 提高了声音,陈强吓了一跳。这时,屏幕上飘过几条弹幕——"我吃了三个月,血压真的降了""感谢主播,我的糖尿病好多了"…… 陈强不知不觉点了"立即购买"。付款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他才回过神来。但他转念一想,才298元,就当试试吧。当陈强发现银行账户几乎见底时,才意 识到已在直播间消费近10万元,由此陷入自责和困惑之中。 在女儿陈婷眼里,陈强一直省吃俭用,"穿了十几年的衣服都舍不得扔,更别提乱买东西了。"但沉迷直播间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