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
icon
Search documents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一季度内蒙古经济平稳运行
Economic Overview - In the first quarter, Inner Mongolia's GDP reached 581.6 billion yuan,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5.4% at constant prices [1] - The primary industry added value was 17.7 billion yuan, growing by 5.2%;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dded value was 254.7 billion yuan, increasing by 6.4%;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added value was 309.1 billion yuan, rising by 4.6% [1] Agricultural Sector -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stable, with a focus on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incom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1] - In the first quarter, the added valu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grew by 5.3%, with livestock production increasing by 4.3% and milk production rising by 0.8% [1] Industrial Sector - The industrial sector showed stable growth, with the added value of large-scale industries increasing by 7.0% year-on-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2] - Inner Mongolia is advancing high-level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ing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o support industrial economic growth [2] Service Sector - The service sector is recovering, with added value growing by 4.6% year-on-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2] - The region is focusing on enhancing service quality and innovating service formats in areas such as elderly care, hospitality, and cultural tourism [2]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 Fixed asset investment (excluding farmers) surged by 20.0% year-on-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driven by effective demand expansion and major project implementation [2] - Social retail sales totaled 130.21 billion yuan, reflec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6.7%, supported by policies to boost consumption [2] Income Growth - Resident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reached 11,303 yuan, with a nominal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3% [3] - Employment promotion action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ensure income growth align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3]
新业态、新场景推陈出新,一季度消费迎来“开门红”
Hua Xia Shi Bao· 2025-04-17 09:2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消费不仅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经济发展。 正在召开的消博会近几天捷报频传,带着新品亮相中国的外国品牌,有不少正在计划在中国开新店,并 已经签下新订单。在当前风雨飘摇的国际环境下,跨国品牌投资的信心只增不减。 一方面,市场销售稳步回升,一季度消费逐月回升。其中,3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比 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分项数据显示,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 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在"两新""两重"政策支撑下,相关消费品保持两位数增长,反映出市场销售状况不断好转。 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耐用品消费维持良好增势。 "3月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速加快2.4%至28.6%,为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家用电器和音效器材类 消费同比增速提升24.2%至35.1%;汽车类消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3月汽车类消费同比增加5.5%,同比 增速较1—2月提升9.9% ...
利好来了!中办、国办,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02 09:27
价格改革方向明确了。 4月2日,据新华社消息,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价 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部署,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 制,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透 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强化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意见》的十大要点: 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 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鼓 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 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 3、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优化期货品种上市、交易、监管等规则,夯实市场形成价格 的基础。有序发展油气、煤炭等交易市场。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健全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推 进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完善售电市场管理制度。 4、废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立足温和复苏,积极结构跃迁
Xiangcai Securities· 2025-03-11 08:41
证券研究报告 立足温和复苏,积极结构跃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分析师:仇华 登记编号:S0500519120001 2025年03月10日 目录 | CONTENTS 01 0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投资的指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览 04 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02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总览 3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总体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政策取向: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打好政策"组合拳" 。 三、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 ...
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泽平宏观· 2024-12-23 14:14
文:任泽平团队 人口问题既十分重要,又充满争议;既事关国家兴衰,又关系每个人的幸福。 少子化、老 龄化、不婚化、阶层固化等现象带来的挑战及应对,在学术界和国家战略层面长期存在不同观 点。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是典型的"灰犀牛",人口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 重点关注的议题。 在经济学中,人口与资本、技术一起在供给侧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引发经济增速变 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长周期变量,同时,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还在需求侧影响着消费、投资等领 域。 因此,人口研究至关重要。 我们长期以来专注于人口研究,试图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 性的态度,系统客观地对人口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厘清逻辑、明晰真相、 看清未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长期以来建言放开生育、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与梁建章、黄文政等老师一起发起成立育娲人口研究这一公益研究机构。 一、中国视角:少子老龄化时代来临,人口变迁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 人口周期是指人口经历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人口再生产过程及 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变化。个体生命周期的加总成为人口周期,主要表现为生育率下滑、老龄化 加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人口迁 ...
大国人口:少子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泽平宏观· 2024-12-17 14:53
文:任泽平团队 人口问题既十分重要,又充满争议;既事关国家兴衰,又关系每个人的幸福。 少子化、老 龄化、不婚化、阶层固化等现象带来的挑战及应对,在学术界和国家战略层面长期存在不同观 点。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是典型的"灰犀牛",人口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 重点关注的议题。 在经济学中,人口与资本、技术一起在供给侧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是引发经济增速变 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长周期变量,同时,人口的数量和结构还在需求侧影响着消费、投资等领 域。 因此,人口研究至关重要。 我们长期以来专注于人口研究,试图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 性的态度,系统客观地对人口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帮助读者厘清逻辑、明晰真相、 看清未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长期以来建言放开生育、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与梁建章、黄文政等老师一起发起成立育娲人口研究这一公益研究机构。 少子老龄化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挑战,比如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储蓄投资率下 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创业活力下降、资产估值中枢下行、社会负担加重等。 过去,中 国依靠庞大且年轻的人口红利和高储蓄投资率带来的高资本投入,支撑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 增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