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Search documents
阅峰 | 光大研究热门研报阅读榜 20250420-2025042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6 13:01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光大研究一周热榜,精选"光溯" 小程序本周阅读量前十研报。 No.1 FEEE 聆听光的声音/洞悉光的观察/了解光的态度 以LED照明驱动为基,外延并购打造增长新动能一 -晶丰明源(688368.SH)跟踪报告之六 朱宇澍,刘凯 公司动态 2025-04-20 我们维持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7/2.05/3.09亿元, 营收为19.12/23.11/26.03亿元,25-27年对应PS分别为5.2/4.3 /3.8X。考虑到①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打开成长空间:;②在A股 模拟公司中市销率较低;③当前关税战背景下,公司产品国产 化替代进程有望加速。综合以上因素,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进入 光大证券小程序 ...
坚定支持中国资本市场 中银理财领航探路指数理财发展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21 16:09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鼓励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生态建设,为中长期资金入市 创造有利条件。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指数投资成为银行理财支持资本市场的重要路径,指数理财也迎 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自成立以来,中银理财积极探索,持续打造多层次的现代产品和服务体系。据了解,目前在指数理财方 面,中银理财已实现从产品风险等级到跟踪指数品类上的全方位布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的 资本市场大幅波动,作为头部理财公司,中银理财坚定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态度和立场,已新增股票投 资方向主要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内需板块。 指数投资正当其时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期也谈 及,要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 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吴清表示。 在我国,银行理财的发展始终与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变化同向而行。理财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 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数据显示,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2024年内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 ...
年报内外|理财公司竞逐30万亿市场,谁在狂奔谁在掉队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4-14 15:16
低利率时代下,银行理财市场正不断寻求变革。随着2024年年报的披露,已有20家理财公司"成绩单"浮出水面,"赚钱"能力提升、产品规模壮大成为大部分 理财公司年报内的亮点,但在结构调整等经营策略影响下,也不乏理财公司掉队,出现净利润增速下滑或产品规模减少的情况。 存款降息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凸显,年报之外,降费率与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时常交替或同时出现。而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监管政策 的号召,也促使理财公司积极求变,探索权益市场配置机会。 进入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有望在30万亿关口突围,以固收类产品作为中流砥柱的理财公司将有哪些"新打法"? 年报之内:规模与业绩分化 受益于债券牛市行情,2024年多数理财公司交出亮眼"成绩单",20家理财公司中18家披露净利润情况,其中14家"赚钱"能力提升。 年报内是净利与规模的"战报",年报外则是客源的争夺。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凸显,理财产品费率优惠已成为理财公司惯常吸引 客户的方式。4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开年至今,中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渤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 财公司宣布对 ...
增持ETF等权益资产!多家万亿级理财公司出手
news flash· 2025-04-11 03:45
近几日,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方式持续增持ETF等权益类资产,并将进一 步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万亿元级理财公司宣布增 持ETF等权益类资产。(中国基金报) ...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跌破2%
和讯· 2025-02-28 10:24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低利率主线下银行理财"资产荒"格局或将延续,绝对收益率下行、高票息 资产的稀缺将继续掣肘资产端配置行为,进而对业绩和规模形成持续约束。"拥抱波动"或为2025年 主线。 01 基准下限进入"1字头" 最近一周,多家理财子密集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中国理财网查询显示,大面积待售理财产品业绩比较 基准已降至2%以下。 据国信证券研究统计,1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29.4万亿元,环比上月下降0.2万亿元;1月理财子新 发产品数量1603支,较2024年12月下降255只。 文/王晓雨 理财子仍在绞尽脑汁。 近一周内,多家理财子陆续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有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降至2%以下。 事实上,2025开年以来,理财子公司一直在进行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动作。年初时,已有业内分析人 士预测,2025年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下限可能下降40-50个基点至2%以下,没想到一语成 谶。 净值波动加剧、低波稳健时代不再,层出不穷的各类新产品背后是理财市场将长期面临的扩规模、稳 收益、涨信心等多重挑战。 规模、新发产品量下降的同时,理财收益率走势也在滑坡。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理财子 公司存续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