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盉
Search documents
温故|“太保墉燕”琉璃河讲述北京“城之源”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0-08 23:4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自1945年 发现这处遗址至今,文物部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歇,不但确定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还对遗 址和出土文物进行了保护、利用。伴随着历史遗存不断被发现,北京"城之源"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1)尘封多年后被发现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多年尘封于地下,1945年,终于被人瞧出了"蛛丝马迹"。 那一年,华北最大的洋灰公司决定在琉璃河建厂,生产水泥。该公司向中国银行贷款,银行派经理吴良 才商洽相关事宜。吴良才是中国考古学先驱之一吴金鼎的弟弟,对考古也很内行,他在琉璃河发现了非 比寻常的陶片,便找到考古学家苏秉琦。苏秉琦看到陶片后,立即断定是商周的东西,无奈时局动荡, 考证之事便搁置了。 上世纪70年代,发掘车马坑现场。 上世纪60年代,琉璃河遗址考古有了进展。196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衡先生在房山区刘李 店、黄土坡、董家林村一带进行调查并试掘。经过对当地出土陶片的仔细整理,他认定燕国的始封地极 有可能就在琉璃河。(2015年6月25日《北京日报》4版,《"鼎天鬲地"带您穿越回古燕国》)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北京三千年 琉璃河开篇
Xin Hua She· 2025-09-18 10:40
Group 1 - The 2025 Beijing Cultural Forum will be held from September 23 to 24 in Beijing, co-hosted by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1] - The forum's permanent theme is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while the annual theme focuses on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2] - The event will feature a main forum, six parallel forums, over 20 professional salons, and regular activities in the Beijing Cultural Forum Salon, invi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uests to discuss topic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2] Group 2 - The forum aims to promote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the exchange of civilizations by gathering wisdom on topics such as digital empower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echnology stimulating cultural original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udio-visual industries [2] - A video series will showcase cultural landmarks in Beijing and feature discussions by renowned cultural figures as part of the forum's promotional activities [4] - The Liuli River site,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2024, highlight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Beijing as a city with a 3,000-year history, evidenced by the excavation of bronze artifacts [6]
鼎天鬲地首次合璧展出 生动讲述燕都肇建传奇
Huan Qiu Wang· 2025-09-11 01: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源隆/文 1945年,一批不起眼的陶片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被偶然发现,谁也没想到,它们竟揭开了北京城市 文明源头的一角。80年过去了,经过几代考古人手铲释天书、风雨无阻的发掘,琉璃河遗址——这片西 周燕国始封地与都城遗址,终以浩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重现世人面前。 今年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周年。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这是该遗址历次展览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共展出文物180件(套),其中113件(套)为首次 公开亮相。 步入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三千年前的燕都。展览以"封疆—营都—立制—保 护"为叙事主线,通过"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系统梳理琉璃河遗址的考 古成果与保护历程。 展厅不远处,伯矩鬲以精美的纹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这件高33厘米的鬲身上装饰着七个牛头,盖钮、 盖面、袋足处处见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据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赵立波介 绍:"伯矩鬲艺术设计与铸造工艺极为高超,堪称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它和堇鼎组成的'鼎天鬲地'组 合,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Huan Qiu Wang· 2025-09-04 08:50
来源:环球网 供图)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实证,是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将北京建城史推进至3000余年前,被誉 为"北京城之源"。2025年,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太保墉燕——房山琉璃 河遗址专题展"作为十大新发现中首个系统展览项目,精心遴选了180件(套)珍贵文物,其中首次展出 文物113件(套)占比之高在首都博物馆近年展览中尤为显著。 本次展览集重磅文物与学术价值于一体,不仅展出了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堇鼎、伯钜鬲,以及实证燕国 始封地位的克盉、克罍,更实现了作册奂卣、作册奂觯等多件珍品齐聚一堂。这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琉 璃河遗址历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首次大规模集结,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观摩机会。 据悉,展览期间还特别策划了"遇见伯钜鬲"等系列教育活动,面向广大观众尤其是亲子家庭,系统解读 西周时期精湛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与深厚的礼乐文明内涵,引导观众探寻文物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 演变轨迹。展览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1月28日。(本文图文信息来源于首都博物馆/安绮)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日前,由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北京市房山区政府主办 的"太保墉燕—— ...
这处遗址将北京建城史推至3千多年前,来看这里出土的青铜器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30 00:48
琉璃河遗址是北京燕山南麓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同时也是国内迄今发掘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是西周燕国都城和 始封地,将北京建城史推进至3000余年前,被誉为"北京城之源"。 2025年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分为"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通过 "文字-都城-器物"三位一体的历史及考古实证,揭秘琉璃河遗址尘封三千年的过往,也见证了北京城最初的样子。 首都博物馆展出现场的琉璃河遗址出土西周青铜器 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对周初封燕问题的认识,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但指明了《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的"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中北燕封地的具 体位置,还展现了最初的"北京城"的样子。 鸟瞰琉璃河遗址(资料照片)。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新华社) 据首都博物馆介绍,此次展览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年来,不同时期考古成果汇集最全、展出文物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琉璃河遗址是燕山南麓 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经过60余年持续考古工作,该遗址发现了多重城垣、大型建筑、完整墓葬区、建城铭文和甲骨文等重要遗迹,陆续出土了 大 ...
首博重磅新展拿出镇馆之宝,百余件文物首亮相探寻北京“城之源”
Xin Jing Bao· 2025-08-28 10:21
8月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出至11月28日。180件(套)珍贵文物勾勒 出一幅青铜为墨、夯土作纸的北京"城之源"长卷,这也是首都博物馆"北京历史文化展"系列的首展。 本次展览是琉璃河遗址发现80年来,不同时期考古成果汇集最全、展出文物数量最多、规格最高的一次,也 是"2024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首个展览。 观众在观看堇鼎。此鼎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 水平。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三件作册奂器首次联展,铸有"太保墉燕"铭文 展览分为"受命北疆""燕都肇建""鼎天鬲地""传承永续"四个单元,以新时代以来琉璃河遗址考古成果和文化遗产 保护为核心,以"封疆-营都-立制-保护"为展览主线,以周初制度文化为背景,通过"文字-都城-器物"三位一体的历 史及考古实证,揭秘琉璃河遗址尘封三千年的神秘过往。 180件(套)珍贵文物中,重要文物有39件(套),在展出文物中占比是近年最高之一,作册奂卣(yǒu)等113件 (套)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最大规模集中展示琉璃河遗址考古成果。 步入展厅,出现在眼前的第一件文物便是迄今北京地区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