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足机器狗
icon
Search documents
工业机器人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11 16:51
Group 1: Industry Development -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obots in China reflects a transition from following to independent control, with domestic market share surpassing foreign brand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24 [1] - From 2015 to 2024, China's annual industrial robot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33,000 units to 556,400 units, representing a growth of over 15 times [2] -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eased the "Industrial Robot Industry Specification Conditions (2024 Edition)"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rough increased R&D investment and exploring new application scenarios [3] Group 2: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Companies are focusing on flexible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meet diverse production needs, aligning with the trend of "small batch, multi-variety" production [4] - The integration of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industrial robots is enhancing their capabilities, with companies achieving over 90% self-research rate in key components [3][4] - The rise of embodied intelligence is prompting companies to explore cross-industry applications, with leading manufacturers entering the humanoid robot market [5] Group 3: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 Chinese industrial robot exports reached 8.06 billion yuan in 2024,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22.2% from 2017 to 2024 [6] - The global robot market is projected to exceed $60 billion in 2024, growing at an annual rate of 15%, indicating strong international demand [7] - Companies are adopting diverse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including acquisitions and establishing local service teams to enhance customer responsiveness [8] Group 4: Future Outlook - The dual drivers of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are expected to elevat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industrial robots, marking a significant presence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9]
启明创投邝子平对话优必选周剑:洞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
IPO早知道· 2025-07-11 02:10
优必选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并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 落地应用。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在启明创投第十六届人民币基金年会暨投资人高峰论坛上,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 合伙人邝子平与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剑以 "洞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 来"为主题展开对话。 双方围绕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场景、具身智能技术在提升成本效 益与工作效率方面的潜力,以及优必选的核心竞争优势等话题进行分享。 针对行业新竞争者的出现,周剑表示优必选欢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强调该市场 空间广阔且细分领域丰富。同时他指出,具身智能技术要求机器人具备自主识别与理解、环境感知及 任务执行的能力,这对所有初创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行业中的 "前浪"还是"后浪",只有真正取得技术突破、实现技术落地的企业才能立足;优必选坚信只要坚持 下去,做难而正确的事就一定有机会。 针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经济性评估,邝子平指出, 仅仅部署一两台人形机器人在工厂里做 demo 有一定可 ...
13.17秒跑完100米!全球最快四足机器人再进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13:38
发布之初, 黑豹在跑步机上用 10 秒的时间就达到了每秒 10 米以上的速度 ,接近尤塞恩 · 博尔特在 2009 年创造的 100 米世界纪录 9.58 秒的速度,相当于每秒 10.44 米 , 成为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 " 四足机器人 "。 7 月 7 日消息,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首期开园五周年之际,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 创新研究院金永斌研究员带着黑豹 2.2 四足机器人于 7 月 6 日赴央视 " 首秀 " ,参加《智绘光谷・ CMG 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首场机器狗任务表演赛。 本次大赛进行了 全球首次 " 人机百米对决 ", 起初, " 人类选手 " 凭借爆发力 前 30 米 短暂领先,但 黑 豹 2.2 很快以稳定的高速步频实现反超,最终以压倒性优势胜出 , 测试 验证了机器人在动态平衡控制与运 动协调方面的技术成熟度。 最近的升级提高了它的力量和速度,使它能够超越大多数人类,尽管它仍然比猎豹和鸵鸟等快速动物慢 ,但 这意味着四足狗的在仿生学上仍有非常大的进化空间。 金永斌介绍道,黑豹 2.2 这款机器人是 " 黑豹 " 家族的最新升级版, 并现场演示了黑豹从 6 米 / 秒到 1 ...
AI破壁人:百项科技点亮残特奥会无障碍赛场丨硬核龙岗再观察
"你好,欢迎来到龙岗!"线上的手语老师通过音书政务无障碍系统,将语音实时转化为手语画面,听障 人士得以"读懂"问候。 龙岗区企业音书科技研发的音书政务无障碍系统,依托实时在线翻译功能,通过设备一键连接专业手语 老师,以视频通话的形式实现语音与手语的即时转换,为赛事咨询、流程指引等场景提供高效无障碍沟 通服务。 7月1日至8日,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在深圳龙岗举行。 "本届残特奥会将以办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科技助残事业发展。"残特奥会自行车竞赛委员会观众服务 处副处长、龙岗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陈汝婷介绍。 据了解,龙岗区主要从"科技助残"与"人文关怀"两个维度入手,联合了38家科技企业,精选手语翻译 器、导盲兔AI眼镜等108项优质产品,覆盖运动保障、生活服务、无障碍出行等各类场景。 这一次残奥会是检验龙岗科技助残成果的"超级舞台",其谋局并不止于本次赛事,更在为之后即将到来 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积累赛事经验。 科技办赛让龙岗辖区内企业有了技术验证平台,灵锶智能的四足机器狗与鑫龙浩的轮式无人巡逻车形成 的"地面防线",配合公安部门开展24小时无死角巡逻巡查。 这些来自实战场景的运行参数,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优化算法, ...
具身智能,到了交卷的时刻了。。。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6 03:10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具身智能无疑是这两年最火的技术关键词。从沉寂到疯狂,再到冷静。今年上半年很多家公司都在尝试具身量 产交卷。未来行业不再是 随便哪家发出来的 demo 和 pr 稿就可以引起轰动,业内技术人才很快就可以破案, 讲的好不如真可靠。最近像地瓜机器人演示了宇树Go2四足机器狗,效果已经可圈可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 量产产品问世! 可以说感知能力升级与多模态融合是具身技术路线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视觉感知之外,触觉感知则是这两年发 力的重点,特别是灵巧手领域,力控能大幅提升操作的精细度及结果反馈能力。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技术使机器 人能够同时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信息,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在于算法层面的深度整合。 大幅提升了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大模型驱动的大脑算法正在不断地提升机器人对世界的经验认知与理解。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大模型基 于多模态数据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推动机器人的自主学习、决策规划能力,并结合动作训练、行为交互训 练,有望提升动作的泛化能力。同时,轻量化的模型设计也成为行业落地的迫切需求,我们更需要低算力、多 模态、跨平台的轻量化模 ...
当机器人走进卖场与生活 宇树科技河南首店亮相郑州
He Nan Ri Bao· 2025-07-05 23:27
7月1日,郑州丹尼斯大卫城六楼人潮涌动,一只灵动的宇树Go2四足机器狗以矫健身姿在人群中穿梭,时而 倒立行走,时而精准翻身,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引得围观者连连惊叹。 这场精彩"邂逅",标志着宇树科技智能机器人河南首个体验店正式开业。 宇树科技智能机器人体验店为何落地河南? 河南拥有1亿人口基数和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智能机器人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同 时,河南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便于人才、技术和资源流通汇聚。 政策层面,郑州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出台了《郑州市场景驱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 动方案(2025—2027年)》,这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产业生态上,河南不断完善的人工智 能产业链,为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和销售营造了良好环境。政策与产业生态双重加持,让河南在"人工智能 +消费"领域前景广阔。 在位于河南省科学院的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里,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各显神通":有的端茶倒水步态稳健,有 的颠球互动动作流畅,这些场景印证了河南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 7月2日,在郑州丹尼斯大卫城宇树科技智能机器人体验店,孩子们正满脸好奇与兴奋地和宇树Go2机器狗互 动。 ...
具身智能,到了交卷的时刻了。。。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3 08:22
本体的多样化催促各类数据的共用,包括双足、轮式、轮足复合等形态的数据如何从不同关节、执行器 抽象出共同特征至关重要! 以上是我们在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中的分享,更多干货欢迎扫码加入,和近200家具身公司、研究机 构成员一起交流!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具身智能无疑是这两年最火的技术关键词。从沉寂到疯狂,再到冷静。今年上半年很多家公司都 在尝试具身量产交卷。未来行业不再是 随便哪家发出来的 demo 和 pr 稿就可以引起轰动,业内技 术人才很快就可以破案,讲的好不如真可靠。最近像地瓜机器人演示了宇树Go2四足机器狗,效 果已经可圈可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量产产品问世! 可以说感知能力升级与多模态融合是具身技术路线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视觉感知之外,触觉感知则是这 两年发力的重点,特别是灵巧手领域,力控能大幅提升操作的精细度及结果反馈能力。多模态传感器融 合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同时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信息,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在于算 法层面的深度整合。大幅提升了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大模型驱动的大脑算法正在不断地提升机器人对世界的经验认知与理解。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 ...
“陪伴机器人”成消费新潮流,京东JoyInside让机器人“懂你所想”
Zhong Jin Zai Xian· 2025-07-02 10:19
今年,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茶余饭后出门溜一只机器狗,在桌台案头放一台能随 时唤起的机器玩具,或是在商场公园与人形机器人互动。机器人正在变成朝夕相伴的朋友、贴心的生活 助手,甚至家庭成员。 京东JoyInside正为机器人提供了与真人交互的核心能力。京东通过JoyInside平台,将京东大模型交互能 力植入机器人、玩具、家居等硬件设备终端,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具身智能生态。 基于京东大模型在客服、数字人、导购等丰富场景10余年沉淀的智能交互能力,JoyInside具备高情商对 话体验、多元场景适配、海量角色选择、言行高度一致四大优势,携手硬件厂商打造具备高度专业化 AI大脑,以及超拟人对话能力的智能伙伴,全方位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智能时代的附身伙伴,从想象到现实 当前,智能机器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早期阶段,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 力短缺等问题,使智能机器人在健康养老、家务劳动、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在潮玩消费火爆的当下,AI玩具兼具"智商"与"情商"掀起新的热潮,因能提供价值情绪、家庭陪 伴、儿童教育等互动体验,不仅成为满足人们情 ...
王兴兴:每月保持技术进步,宇树经得起考验
Di Yi Cai Jing· 2025-06-26 02:49
谈及中国科技创新在近年来的集中涌现,王兴兴将原因之一归功于年轻一代的崛起。他表示90后和00后从小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了全球的前沿科技信息,在成 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对年轻人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根据王兴兴观察,新的AI技术往往诞生在近五年,"年轻人在学校中接触和 学习的东西就是最新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年轻人(在AI领域)的机会更多"。 面对行业竞争,王兴兴仍然秉持着"每月一进步"的技术要求。王兴兴认为,在新兴技术行业,企业至少要保持每个月都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才能跑在行业前 列。"如果你自己停滞了,确实没人能帮得上你,这是最现实的一件事情。" 竞争不可回避。王兴兴坦言,从长远来看,有压力才有动力。他回忆宇树科技早年进入四足机器狗行业时,行业也已"卷过一波"。"虽然现在更卷,但我们 现在的底子也厚了不少,所以我觉得目前我们还是能经得起考验。" 此外,关于商业应用场景,王兴兴也表示,尽管目前行业尚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但他期待通过技术,尤其是AI模型的进步推动行业发展,实现更广泛 的市场拓展。王兴兴强调,机器人的应用市场不能"硬推"。技术与市场的匹配度至关重要,过早或强行推广技术可能导致 ...
人形机器人厂商学着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3 6 Ke· 2025-06-25 11:42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is that humanoid robot manufacturers are shifting their focus from ambitious universal solutions to more pragmatic, specialized application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self-sustainability in their business models [1][4][25] - As of 2025, there is a noticeable trend where manufacturers are showcasing their capabilities through demonstrations rather than merely promoting the idea of widespread adoption [1][2] - The industry is recognizing that the pursuit of universal capabilities may hinder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immediate commercialization, leading to a more cautious approach [2][5][25] Group 2 - The current market for humanoid robots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characterized by supply-driven dynamics rather than demand-driven, similar to the initial phase of smartphones [10][16] - There is a growing consensus that focusing on specific, well-defined applications may yield better commercial value than attempting to create a one-size-fits-all solution [8][11] -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exploring partnerships and collaborations to enhance thei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accelerate product development, moving away from isolated development efforts [21][23][25] Group 3 - The deman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robots in logistics and other sectors is evident, with successful deployments validating the need for robotic solutions [7][10] - The industry is witnessing a trend where companies are diversifying their product offerings to include quadrupedal robots, which are perceived as more commercially viable and easier to develop [15][17][18] - The shift towards specialized robots, such as those designed for specific tasks in retail or hospitality, is proving to be a mor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companies looking to establish a foothold in the market [1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