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

Search documents
年收入300亿美元“药王”专利临近到期,默沙东达成百亿美元收购交易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7:20
"专利悬崖"正在引发投资人担忧。过去一年来,默沙东股价累计下跌超过三分之一。默沙东急需找到填补K药"巨大缺口"的重磅药物,而且可能不止需要一 个药物。 维罗纳制药开发的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吸入性药物恩塞芬汀(Ohtuvayre)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物在2024年的销售额为4230万美元。投 行杰弗瑞(Jeffries)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代中期,该药物的收入峰值将有望达到30亿至40亿美元。 根据研究公司Evaluate Pharma的数据,2027年至2028年间,预计将有年销售额超过1800亿美元的药物迎来专利到期,这一规模占全球药品市场约12%。包括 百时美施贵宝(BMS)和辉瑞等巨头公司都在努力应对畅销药物专利到期的困境。 近一年半来,医药市场大手笔的收购相比过去几年要少得多。2023年是生物医药大规模交易的顶峰之年,当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肿瘤药公司Seagen, 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自免药制造商Horizon Therapeutics。但此后的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表现平静,鲜有超过百亿美元规模的收购。 当地时间7月9日,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将以约100亿美元价格收购英国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征收200%关税!留给企业至少一年“缓冲期”
第一财经· 2025-07-10 07:18
这也是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药品专项关税发起"232条款"调查以来,特朗普就此发表的最新言论。 特朗普表示,关税将激励制药公司将生产业务转移到美国。但白宫此前表示,在美国新建的药品生产 设施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才有望投产。 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对此许多制药公司已经表示反对,并警告称,征 税可能会推高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扰乱药品供应链,使患者面临风险。 2025.07. 10 辉瑞公司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此前表示,关税威胁正在阻碍辉瑞进一步在美国进行研发和 制造方面的投资。礼来公司CEO戴文睿(Dave Ricks)也表示,他并不认为关税能解决围绕美国药 品供应链的"国家安全"担忧。 本文字数:113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钱童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日的一场内阁会议上表示,很快将宣布对美国进口药品征收"非常高"的关 税。"比如200%。"特朗普称。 具体征税细节预计将于本月底公布。但特朗普同时称,关税不会立即生效,将会给企业留出一年至一 年半的缓冲期。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制药公司并未理会特朗普的言论。7月9日美股收盘,礼来、诺华、阿斯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征收200%关税!留给企业至少一年“缓冲期”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6:09
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对此许多制药公司已经表示反对,并警告称,征税可能会推高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扰乱药品供应 链,使患者面临风险。 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对此许多制药公司已经表示反对,并警告称,征税可能会推高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扰乱药品供应 链,使患者面临风险。 辉瑞公司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此前表示,关税威胁正在阻碍辉瑞进一步在美国进行研发和制造方面的投资。礼来公司CEO戴文睿(Dave Ricks)也 表示,他并不认为关税能解决围绕美国药品供应链的"国家安全"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日的一场内阁会议上表示,很快将宣布对美国进口药品征收"非常高"的关税。"比如200%。"特朗普称。 以默沙东的重磅抗癌药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为例,该药物是目前全球处方药的"销量冠军",大部分产自爱尔兰。默沙东此前已经表示,正在将足够的 库存转移到美国,以保障至少到年底前的供应。 一位医疗行业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很多美国制药巨头的生产线都建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例如爱尔兰每年境内生产的药品价值规模高峰时接近1000亿 欧元,辉瑞、礼来、艾 ...
生物医药企业集体大涨,中国生物药原创时代来了吗?
Di Yi Cai Jing· 2025-06-09 06:53
"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速度以及生物医药公司的创新性价比已经远超美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了。" 6月9日,亚洲股市开盘后,生物医药公司股价集体大涨,截至当天上午收盘,科伦博泰(6990.HK)股价上涨近6%,创下新高,市值突破800亿港元,百济 神州(688235.SH)股价上涨超过8%,君实生物(688180.SH)股价上涨超过5%。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股价上涨受近日原创药授权的乐观情绪提振。在上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期间,多项来自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数据发表引 发业界关注。 在新一代肿瘤药的研发方面,目前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已经走在行业前列。上周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在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拥 有最有可能超越美国的机会。" 过去几个月,美国和欧洲的制药公司已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研发的药物,而这些收购获得的资产已为欧美企业带来回报。 在上周的ASCO大会期间,德国生物医药公司BioNTech将一款由中国的普米斯生物收购而来的肿瘤双抗药物以超百亿美元的高价转售给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 宝(BMS)的消息震动市场。 BMS押注的是一种靶向PD-L1和VEGF的双抗药,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此类药物通 ...
BioNTech不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公司获得的药,转手卖了超百亿美元
Di Yi Cai Jing· 2025-06-03 03:56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引领了PD-L1/VEGF双抗药物的研发。BMS将与BioNTech共同开发并商业化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其中的核心资 产源自中国公司。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去年花了不到10亿美元收购中国公司获得的在研肿瘤药,仅半年时间,被转手卖了超过110亿美元。 当地时间6月2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拟斥资高达111亿美元与BioNTech合作,以获得该公司正在开发的下 一代癌症免疫疗法,其中的核心资产源自中国公司。 据两家公司的公开声明,BMS将与BioNTech共同开发并商业化一款肿瘤药物BNT327,这是一种靶向PD-L1和VEGF-A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多种 实体瘤。 BNT327是BioNTech去年通过收购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普米斯生物获得。去年11月,BioNTech仅以8亿美元就收购了普米斯生物,加上后续1.5亿美元里程碑付 款,整个收购交易不到10亿美元。BioNTech由此获得了BNT327全球的全部权益。 目前,BNT327正在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迄今为止,已有超过 ...
中国创新药企集中亮相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聚焦双抗、ADC研发进展
Di Yi Cai Jing· 2025-06-01 10:47
有分析数据表明,EGFR突变在亚洲患者群体中更为普遍。据估计,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突 变率为40%至50%,而欧美人群的这一比例仅为10%至15%。 两家公司去年称,依沃西在中国的一项头对头试验中的结果甚至与默沙东目前的PD-1销量冠军"帕博利 珠单抗"Keytruda(K药)表现相当。 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的研发成果正在越来越多地吸引跨国制药巨头的关注。2024年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 新药候选分子大约有31%来自中国,而2019年这一数字还为零。 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来自中国的创新药企集中亮相,超过70项研究入 选口头报告,其中双抗药和ADC药物研究进展备受关注。 康方生物与合作伙伴Summit Therapeutics在ASCO期间发布了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 (ivonescimab)的首个全球3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该药物可将既往接受过治疗的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EGFR)突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8%。根据此前的一 项中国3期临床数据,该药物将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4%。 其他亮相ASCO的中 ...
销售收入破20亿元 康方生物盈转亏仍获看好
BambooWorks· 2025-04-10 09:08
幸运的是,康方这两款核心产品已经被纳入2024国家医保目录,今年1月起将以更低的价格全面进入院内市 场,有效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康方生物董事长夏瑜在业绩公布后的电话会上表示:"现在不适合给出销售指 引,原因是我们的放量是无限的,到年底不知道会放量到什么样,但是数据一定好看,我现在是有信心 的。"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 17.96% Key takeaways: 在将近4年的等待之后,港股创新药板块终于迎来强势反弹,得益于市场情绪、政策、企业自身商业价值兑 现等多方面因素,恒生创新药指数自年初至今上涨超过50%。拥有优秀创新药管线的明星企业,更是获得 资本热捧。 3月30日晚, 康方生物科技(开曼)有限公司 (9926.HK)披露2024年财报,由于2023年同期获得了高达 29.23亿元的许可费收入,2024年的商业授权收入仅有1.22亿元,康方生物在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08%至 21.24亿元。尽管净利润从去年的盈利19.42亿元转至亏损5.1亿元,但是旗下创新药的销售收入同比上涨 24.88%,达到20.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因此,资本市场对于康方生物这份利润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