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MIND

Search documents
从能跑到会干活:具身智能产业的进化之路|活力中国调研行
Di Yi Cai Jing· 2025-06-24 00:16
在技术发展路径上,2023年机器人以"能行走"为重要突破,2024年行业开始比拼"运动性能",而2025年开始聚焦"智能操作"。未来,通过AI赋能,机器人将 实现物理世界交互的普及,从单纯"能跑"向真正"会干活"进化。 但需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从能走、能动、能跑迈向真正好用,还面临着多维度的瓶颈限制。李春枝介绍称,一是整体性能差,当前机器人在动力输 出、续航能力、响应速度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复杂场景的需求;二是数据缺失,在现实世界中,机器人面临的场景复杂多变,而现有的数据采集和标注方式难 以获取足够丰富和高质量的数据;三是泛化能力不足,机器人难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学习成果,快速适应全新的多场景任务。 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北京机器人创新中心率先搭建了2000平方米数据采集场,结合真机与仿真数据采集,发布了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据集和 Benchmark——RoboMIND。同时,北京人形还将分阶段开源本体、数据集及具身智能全栈技术,如计划在2025年开源运动控制SDK。通过构建开源生态, 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今年3月,北京人形还发布了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其采用"具身大脑+具身小 ...
具身智能数据:AI时代的石油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05 01:23
证券研究报告 具身智能数据:AI时代的石油 证券分析师 :王紫敬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1080005 联系邮箱:wangzj@dwzq.com.cn 二零二五年六月五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投资要点 1 ➢ 数据是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快速突破和落地应用的关键。借鉴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路径,数据对于具身智能同样至关重要。优质的数据集能够驱 动智能体感知与理解环境,能够加速具身智能模型的训练与部署,帮助机器人有效完成复杂任务。不同于大语言模型可以使用互联网海量信息 作为训练数据,机器人所用的具身智能模型没有现成数据可以使用,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机器人操作实践或仿真模拟,以收集视觉、 触觉、力觉、运动轨迹以及机器人本体状态等多源异构数据。符合通用标准、得到验证的数据集成为具身智能行业的刚需。当前具身智能本体 形态多种多样,应用场景千差万别,对于具身智能训练数据的需求也更为多元。目前业内仍有部分数据集主要聚焦在特定机器人、特定场景和 特定技能等方面,在整体通用性上有待提升。因此,构建高质量、多样化的感知数据集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这些数据集不仅为算法训练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成为了评估具身性能的 ...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最新发展情况一览
机器人圈· 2025-05-30 11:30
从2023年底开始,伴随具身智能浪潮的加速涌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创新中心建设热潮。 无论是政策牵引还是市场驱动,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迅速响应,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地率先 落子,纷纷启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验室、产业园区的布局,希望在这一战略新兴领域中占据先发优势。 一年过去,这些创新中心发展得如何?是否真正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应用?本文将聚焦全国六大代表性 创新中心,盘点其最新发展情况及研究成果。 全国六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如有未完善之处请指正) 01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2023 年 11 月成立,是中国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科技、京城机电、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所等企业共同组建。2024 年 10 月 10 日,挂牌为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人形机 器人创新中心在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自主技术突破和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代表性成果: 通用机器人母平台 "天工" 系列 中心研发的"天工"是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拟人奔跑的人形机器人,具备12公里/小时的实测奔 ...
北京人形开源工具链,开启 RoboMIND 数据集与“天工”机器人高效应用新范式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1 12:13
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人形")发布全球最大规模标准化多构型机器人数据集 RoboMIND 及" 天工"系列人形机器人以来,两项成果已吸引全球众多顶尖实验室与开发者接入使用。 RoboMIND 凭借其开源的 10 万余条轨迹、 479 项跨场景任务的多元数据生态,位居 HuggingFace 机 器人数据集等多个平台下载量前列;"天工"机器人则通过开源的 URDF 模型与 ROS 控制栈,成为开发者 验证具身智能算法的优选硬件平台。 在社区实践中,开发者高频反馈亟需打通 RoboMIND 数据格式与主流训练框架的转换通道。为此, 北京 人形推出 X-Humanoid training toolchain ——适配 LeRobot 框架的工具链,内置 RoboMIND 数据自 动解析模块,实现由 HDF5 格式向 LerobotDataset V2.1 最新格式的转换。 开发者现可通过几行命令完 成从数据准备到训练的全流程,提升适配训练效率,真正让创新聚焦算法模型的优化。 在具身智能爆发式发展的背景下,数据来源多、格式不统一导致跨框架、跨硬件的适配成本高已成为制约 技术落地的核心瓶颈,为应对这些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丰硕开源成果引领产业变革
机器人圈· 2025-05-08 10:00
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基于"天工"平台面向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涌现出"天工行者"等极具应用能力的 机器人产品。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通过联合实验室模式,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本体开 发、具身大脑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 在具身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数据方面,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大学推出了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 据集和Benchmark "RoboMIND"。截至目前,RoboMIND已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官网、HuggingFace平台、北 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累计下载15000余次。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香 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中外高校,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锡研究 具身智能产业当前已进入加速期,作为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传感器、新材料、脑科学等大量前沿学科于一体 的综合性产业,打造开源生态对具身智能的创新尤为重要。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开源为引擎,持续推动具 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国家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