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光机
icon
Search documents
GPS,集体失速!
第一财经· 2025-07-10 15:35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major medical device companies, specifically Philips, GE Healthcare, and Siemens Healthineer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GPS), in the Chinese market and globally due to trade wars and increasing competition. The companies are focusing on localization and adapting their strategies to navigate these challenges effectively [1][3][5]. Group 1: Market Challenges - In 2024, Philips experienced a double-digit revenue decline in the Chinese market, a trend mirrored by GE Healthcare and Siemens Healthineers [1][5]. - The trade war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GPS, with GE Healthcare estimating a loss of approximately $380 million due to tariffs by 2025, while Philips anticipates losses between €250 million to €300 million [4][5]. - The overall market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price pressures, and the need for strategic adaptation in response to new tariffs [5][14]. Group 2: Localization Efforts - Philips has achieved over 95% of its products being manufactured locally in China, positioning the country as a key supply chain and manufacturing hub [7][8]. - GE Healthcar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ocalizing every component, not just the equipment, to enhanc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quality [9][10]. - Both companies recognize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local ecosystems and training talent to support their localization strategies [10][11]. Group 3: Competitive Landscape - Local Chinese companies like United Imaging, Neusoft, and Mindray are emerging as strong competitors, moving beyond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and price competition [14]. - The growing demand for healthcare solutions in China, driven by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increasing chronic diseases, presents ongoing market opportunities for GPS [14][15]. - The companies are adapting their strategies to focus on specific market segments rather than attempting to cover all areas, indicating a more targeted approach to competition [15].
前沿神经医学技术让科幻成为日常诊疗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8 13:52
"发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及时干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副研究员张陈诚 对记者表示,如何方便患者居家治疗成为专家们探索的课题,TI(时间干涉)神经调控技术应运而生。张 陈诚介绍,TI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多个头皮电极同步发出高频电流,在人的大脑深部情绪中枢(例如:杏 仁核)形成可控的低频干涉电场。这样,患者无需开颅、无需植入,就能被"精准干预"过度活跃的神经 回路。对那些拒绝或不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TI神经调控技术提供了新的选择。 "患者参与度不够,我们在思考,能不能在'玩'里把治疗做完?"该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晶璟的疑 问,催生了国内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VR心理治疗产品——"虚拟人生"。据介绍,戴上VR眼罩后, 患者可以在6个至8个沉浸式场景里进行正念冥想、社交模拟、艺术创作等训练;医生端则可以实时接收 数据,洞悉情绪波动。该系统对失眠、焦虑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张晶璟表示,"在游戏里疗愈",治疗 再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情绪X光机、TI神经调控技术、沉浸式 VR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自体干 细胞移植以及TIS无创深脑电刺激,这些 ...
医疗器械再迎政策机遇!费率更低的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震荡“吸金”!机构:业绩增速前低后高,下半年改善趋势明显!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6:41
业绩方面,受政策、消费等因素影响,中信建投预计医疗器械板块Q2整体业绩仍有所承压。细分板块来看:(1)预计医疗设备行业招标数据持续 改善,部分公司Q2或Q3将实现高增长;(2)高值耗材板块预计手术量缓慢复苏,板块内各公司业绩趋势分化较大,集采出清或新品放量的公司有 望实现高增长;(3)IVD板块仍受DRG、集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板块内仍有结构性的投资机会:部分公司Q2有望实现高增长,Q3出现重大拐点;部分公司全年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较 强,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有望产生持续催化。此外,国产医疗器械持续创新,部分创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临床数据全球领先,具有license- out可能性。(来源:中信建投20250602《医疗器械行业观点更新:短期业绩承压,结构性机会仍在》) 【机构:中美关系边际缓和有利于医疗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湘财证券指出,中美关税边际缓和有利于医疗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海外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企业在高端设备、介入治疗、诊断试剂等领域不 断突破,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然而,由于部分关键零部件、检测设备仍依赖进口,关税波动曾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构成压力。 ...
关税缓和双机遇:CXO估值修复与医疗器械全球突围
Xiangcai Securities· 2025-05-13 11:34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05 月 13 日 湘财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 医疗服务事件点评 关税缓和双机遇:CXO 估值修复与医疗器械全球突围 事件: 2025 年 05 月 12 日,商务部公布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声明指 出:中美双方近期会将 4 月 2 日相关的 34%关税分为 24%(暂缓 90 天) 和 10%,中国还将暂停或取消自 2025 年 4 月 2 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 制措施。中美双方未来还会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核心要点: CXO 受中美关税影响较为复杂,政策边际缓和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中美关税边际缓和有利于医疗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近年来国内企业在高端设备、介入治疗、诊断试剂等领域不断突破,逐步 替代进口产品。然而,由于部分关键零部件、检测设备仍依赖进口,关税 波动曾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构成压力。此次中美关税缓和,有助 于稳定供应链成本,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美国 FDA、 欧盟 CE 等认证体系下的产品推广和市场渗透。 此外,中美关税缓和有利于直接销往美国的医疗器械企业的业务开拓:(1) 价格敏感市场机会增加:美国基层医疗市场 ...
“AI+”重构未来医疗范式,还需打通哪些“关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在人工智能(AI)技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中,医疗健康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样的优势也被运用在医疗器械产业中,在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EF)上,21世纪经济报 道记者观察发现,今年展会期间,多家医疗器械巨头带来的关键词包括:"AI加速产品迭代升级""AI赋 能""AI创新促'新质'之力""AI开放创新生态"等。 显然,AI在构建未来医疗生态的宏伟蓝图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谈及目前AI在医疗器械产业中的运用场景,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对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产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不仅涵盖了多个层次,而且正 在推动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目前,在扫描设备中嵌入了AI技术,同时也有基于云服务的 AI应用。众多企业正在致力于大数据与AI的结合。而在不久的将来,DeepSeek作为一个大型模型,也 将扮演重要角色。 为什么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突然变得如此热门呢?"这是因为医疗领域存在许多机遇。当前,医院面临 的主要难题在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整理不善所带来的碎片化问题。大数据和大模型的能力 ...
直击CMEF2025!36家企业抢先看:西门子、开立、迈瑞……
思宇MedTech· 2025-04-02 10:06
报名: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议程更新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奖项申报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奖项评选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4月8日至11日, 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 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医疗科技展会,CMEF始终 是行业风向标,不仅汇聚全球创新技术,更见证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届展会预计吸引 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5000家 企业,携 数万款 前沿产品集中亮相 ,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医疗科技的突破与未来。 CMEF不仅是一场产品与技术的集中展示,更是医疗行业生态的一次深度联动。从人工智能驱动的医学影像,到手术机器人赋能精准医疗,从智慧医院建设,到国 产医疗设备的崛起,CMEF2025通过高规格论坛、产业对话和技术展示,构建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动能。 在这一医疗科技的年度盛会上,哪些企业将携最新技术亮相?哪些创新产品值得重点关注? 思宇梳理了本届CMEF的亮点企业,一起来看它们如何在这场科技盛宴 中抢占先机! P.S. 展位图附于文末,感兴趣的读者可按图索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