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洞见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最舒服的活法:不回应恶意,不共鸣悲情,不执念亏损
洞见· 2025-08-08 12:37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muye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胡适传》中记载,胡适刚到北大时和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这件事情,很快就遭到了复古派文人的拼命抵制。 他们到处抹黑杂志的文章,诋毁胡适的人品,将胡适贬得一无是处。 有人劝胡适刊登一些反击的文章,胡适却不愿这么做。 他说:如此非但不可如愿,反而会将推广新文化的杂志办成吵闹的骂街文学。 而后面发展的结果,也正如胡适所料:复古派们在自讨没趣中,停止了叫骂。 有人谩骂你、嘲讽你、攻击你时,如果你决然反击,以牙还牙,只会让对方自鸣得意,让自己更加受伤。 在公众号后台,我经常会收到个别读者谩骂的私信。 有人不同意我某篇文章的观点,也有人断章取义,发来充满恶意的私信。 对于那些谩骂声,我选择保持沉默。 不回应、不辩解,并非怯懦,而是我深知与恶意者纠缠只会徒耗心神,我的时间与精力,值得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况且我写文章是为了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至于那些骂我的人就随他去吧。 生活中 ...
人生建议: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洞见· 2025-08-07 12:3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一次行动,好过一万次的杞人忧天。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写下这样一段故事。 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打算去南海朝圣。 富和尚很早就在为出海做准备,穷和尚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 一个月后,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了,富和尚还在做准备工作。 无需我多言,大家都知道,今年春节档最火的电影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 导演饺子的一段采访,让我哑然失笑。 当时,他和主持人谈到一个话题: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 主持人一脸认真,以为他会说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没想到饺子嘿嘿一笑说: 最重要的是"先出来"。 天下之事,总是困于想,而破于行。 如果你一味追求完美,到最后会发现自己依然站在原地打转。 凡事先干起来再说,不要顾虑太多。 永远记住: 先上车,再调整姿势,才有可能抓住机会。 01 作者:洞见muye 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技术难题。 就拿龙族与天兵天将决斗的画面来说,短短几分钟的片段,背后团 ...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是父母能提供这6种情绪价值
洞见· 2025-08-07 12:3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 小番茄 来源: 新东方家庭教育 (ID: xdfjtjy) 信任、鼓励和肯定,永远是孩子茁壮成长最好的养料。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 辽宁一位妈妈,对三年级叛逆的儿子束手无策,打过骂过,依旧不见成效。 于是,她反其道而行之,拿本"夸夸语录",照着夸儿子。 "你居然在我没说之前就做好了,真是太好了!" "别急,你一步一步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你很有行动力啊,想到了就去做,真棒!" 没想到儿子很受用,行为表现好了不少。 (图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情绪价值的力量。 一个孩子的情绪流向何处,尤为重要,而面对孩子,父母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更是孩子成长过 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 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父母能提供这6种情绪价值。 时刻接纳孩子的情绪,做他的情绪容器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就是和情绪一起到来的。 如果悲伤、焦虑、忧郁、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得不到化解,积压在 ...
你上班痛苦的根源,是没有多余的支点
洞见· 2025-08-07 12:3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工作支点越多,人的内核就越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倦怠心理学》杂志的一项调研显示: 几乎全世界的打工人工作起来都很丧,而那些极少数精力旺盛的职场精英们有个明显的共同点 ——他们总能找到工作中的兴奋点,对上班这件事毫不排斥。 或许大伙上班痛苦的根源就在于,还没找到让自己兴奋的支点。 01 价值支点 物质有三种状态——不燃型、可燃型和自燃型。 作者: 洞见·瑾山月 这三种物质状态,对应三种职场人。 第一种"不燃型":不管公司怎么要求,对工作就是十分抵抗拒,完全没兴趣; 第二种是"可燃型":在外力的助推下,他们勉强能做好分内之事,但极为被动; 稻盛和夫提出过一个"自燃"的概念。 他大学毕业进入金州化工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 领导虽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重要工作,但天性爱钻研的他,还是见缝插针地学技术。 碰上搞不明白的问题,他不是积极向前辈们请教,就是去图书馆学习。 在旁人眼里如此工作很没必要,但宋运辉却乐在其中 ...
DeepSeek总结:永不贬值的15种人生资产,布局未来十年
洞见· 2025-08-07 12:3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鹿呦呦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努力是乘法,方向是底数。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硅谷思想家纳瓦尔·拉维坎特曾提出一个观点: "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 我们总以为,赚钱的关键在于努力工作,熬体力、拼实力、卷业绩。 可现实是,岗位可以被替代,技能会被淘汰。今天引以为傲的资源,到可能明天就一文不值。 在时代的洪流里,真正能让我们走得长远的,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人生中,有哪些资产是永不贬值的?" 它给出了15个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布局好未来的十年。 01 健康的皮囊 前段时间,演员朱媛媛因病去世,许多人为之唏嘘。 她常年奔走于剧组与镜头之间,长期处在高压工作环境中。 在镜头前,她永远保持着最好的状态。 但在镜头之外,她的身体早已被悄然透支。 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为新剧奔走宣传,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一次。 如叔本 ...
皮肤教授坦白:色斑最怕的不是“柠檬生姜”,更不是医美,而是...
洞见· 2025-08-07 12:34
他把高端美容院里动辄 几千上万 专供富人享受的 富勒烯美容 卖出了人人都能买的"亲民价" 这个举动引来不少 脸上长斑的女性朋友 欢呼雀跃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3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 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近日, 一位来自湖南的化学老师火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原来普通人 一直触不可及的 "钻石成分富勒烯" " 竟然还能这么便宜?! 如果你也总因为太贵的护肤品舍不得买 便宜的护肤品不敢用 甚至对"柠檬生姜"、"医美"效果不满意 那孟辉老师这个物美价廉的 "富勒烯美白淡斑技术" 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由于"售价过低" 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 因此,现在这个风靡美容圈的逆龄传奇成分 一度被"贬值"成"智商税"? 甚至故意引导消费者不要上当受骗 小心交了"智商税"?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见证一下 贵妇圈风流的富勒烯护肤 究竟是不是智商税? 01 昂贵富勒烯 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口说无凭!咱们用事实说话 它不仅被科学家誉为护肤界 诞生的奇迹,更是有钱人喜欢 奢华淡斑嫩肤的象征。 但由于富勒烯极易失去活性,提取 难度非常高,且 ...
某朵酒店的枕头,是怎么火起来的?
洞见· 2025-08-06 12:35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3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 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夏季护肤专场,品牌福利拉满 预约直播,抢护肤好物! 不卖关子,开门见山! 今天是关于一个枕头如何让我魂牵梦绕、魂不守舍的好物种草文。 起因是年前跟家人一起出门旅游住进了某五星级酒店,一直有所耳闻,它家的枕头舒服到睡过之 后想"偷"走。 但作为一个对床品 (尤其是枕头) 要求及其挑剔的人, 这次体验了一把后,我都恨不得把大家 都从屏幕外拽进来体验一把它的舒服劲儿! 有种在别的枕头上都体验不到的 慢回弹0压感 。 躺上去的时候那种包裹感、深陷感、托起感…脑袋和脖子都找到了各自该安放的舒适位置,我那 晚一觉到天亮,神清气爽! 可能有人会觉得: "就一个枕头而已,至于吗?" 但睡眠质量这事儿真就受枕头控制。 如果碰上太硬的枕头呢,容易硌得慌,侧睡枕得耳朵生疼,像在石头上打了一宿地铺; 太软的承托力不够,"托不住头"像是躺在了棉花堆, 一觉醒来整个人仿佛被抽走筋骨,腰酸背 痛; 况且咱也不是雕塑人呀,睡觉是会翻来翻去的。随着睡姿的变化,咱们的颈椎需要枕头所承 ...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极简生活
洞见· 2025-08-06 12:35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implicity i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including diet, relationships, and mindset, suggesting that a minimalist approach leads to a more fulfilling and peaceful existence [5][47]. Group 1: Simplified Die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oncept of a simplified diet, stating that excessive eating can burden the body and lead to health issues [7][19]. - It references Yang Jiang, who lived to 105 years old, and her balanced diet of both meat and vegetables, focusing on moderation and simplicity [12][13]. - The recommendation is to eat until 70% full, allowing the body to function optimally and reducing health risks [21][22]. Group 2: Simplified Relationships - The text discusses the value of maintaining clean an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suggesting that unnecessary social interactions can lead to mental clutter [26][35]. - It cites the experience of writer Jia Pingwa, who learned to prioritize his time and focus o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rather than superficial ones [28][32]. - The article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set boundaries and invest emotional energy in relationships that truly matter [36]. Group 3: Simplified Mindset -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a cluttered mind filled with worries and comparisons hinders the ability to experience happiness [38][42]. - It shares the story of Wang Zengqi, who found solace in writing despite facing personal challenges, illu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focusing on the present and finding beauty in simplicity [40][41]. - The conclusion emphasizes that a simplified mindset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lasting peace and contentment in life [46].
工作越来越好,必先隔绝有毒的人
洞见· 2025-08-06 12: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职场中99%的人际技巧在实力不足时,等同于无效噪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 朗读音频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有一句忠告: 要尽快远离那些"有毒"的人,即便付出一些经济成本也在所不惜。 对此我深有体会。 工作久了,我发现职场中遇到"有毒"的人的几率还是挺高的: 效率低下"摸鱼专家"、散播负能量的"情绪黑洞",左右逢源的"关系投机客"…… 对这样的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离不离,必受其耗。 职场社交中真正的清醒,不是讨好所有人,而是精准识别并隔绝那些拖垮你成长的人。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警惕"摸鱼党" 知乎职场大V @Seven Ye 曾分享过一个真实故事。 科技公司策划部的小王能力不错,本来很有希望晋升。 但他工位旁边坐着两位"摸鱼高手",上班时间总爱聊八卦、网购、追剧、吐槽公司。 开始小王只是偶尔插两句,后来慢慢被同化了,午休越拖越长,工作也开始变得敷衍。 不到一年时间,他发现同期进公司的同事已经升了主管,自己还在 ...
人民日报发布6-18岁最佳家庭教育法则:三多、三少、三不要
洞见· 2025-08-06 12: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猪妈妈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ID: xdfjtjy) 父母先学习,再去影响和改变孩子。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 朗读音频 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打开手机,满屏相互矛盾的讯息—— A专家说:"被催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律'"; B博主控诉:"千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 C课程宣称:"21天养成好习惯"; D钉钉群提醒:"XX家长未上传打卡视频"....... 身处信息时代,仿佛每走几步,都有一个十字路口; 我们面临的,不是缺少方法,而是信息过载下,选择瘫痪和方向迷茫。 "怎么做才对?到底该听谁的?" 在芜杂的教育声浪中,到底怎么筛选出真正科学、有效、符合成长规律的方法呢? 01 "三多"原则:用对力气,加强孩子心理保护。 孩子小时候,最依赖、信任的人是父母。 孩子遇到挫折,我们的反应、态度,陪他度过的时光,深刻塑造着其抗压能力。 1. 多担当 一位中学生网友分享: 好的家庭教育,始于父母在喧嚣中的清醒和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