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
Search documents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Ke Ji Ri Bao· 2025-11-27 00:57
主旨报告显示,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1%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6.7%的GDP增长,单位 GDP能耗下降27%、碳排放强度下降34%。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发电总装机达36.5亿千瓦。其中,清 洁能源装机22亿千瓦、占总装机的60%。风电、光伏装机达到16.7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十 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年均新增2.2亿千瓦,贡献了全球80%以上的新增装机,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 41%。96%以上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净排放达到燃机水平。 在我国诞生的电力技术创新成果上,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特高压技术已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建成了 特高压输电通道44条,年"西电东送"电量超过7000亿千瓦时。同时,我国投产了世界最大单机容量百万 千瓦水电机组,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最大并网单机达到11兆瓦、26兆瓦。目前,世界80%以上的光伏组 件和70%以上的风电设备来自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光伏项目平均度电成本比10年前分别下降超过60% 和80%。 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上,我国在运容量9500万千瓦,占全球比重超过40%。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 2550万辆,充电设施1700万台、额定总功率达到1.96亿 ...
国电南瑞:“电网卫士”打造世界智能电网领军企业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1-27 00:44
国电南瑞特高压工程换流站 国电南瑞科研人员在开展特高压装备试验工作 ◎记者 仲茜 "不管输电环境有多复杂、电力运输距离有多远,只要国电南瑞来了,都可以想办法解决。"在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公司工作 人员眼里,"电网卫士"国电南瑞是业内的"难题粉碎机"、是电网的"强信心"。而这背后,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科研能力,是 国电南瑞守护电网安全的"法宝"。 从发电站到用户端,电力运行需要一张智慧高效的电力系统网。国电南瑞就是这样一家"织密电网"、保障我国电网安全运 行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可调负荷、微电网等用电"新成员"、电网"新要素"的加入,我国电网在 物理形态、业务形态、商业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革。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国电南瑞积极挑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 重任,在底层技术攻关、应用端设备研发、电网顶层设计、平台数据优化等方面"练内功",不断自我研发,突破难题,高 质量支撑电力保供和电网建设。 创新升级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并进 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国电南瑞在特高压装备、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新能源并 ...
张树伟:煤电“安全兜底”和“低碳转型”,需在运行方式上高度分化
和讯· 2025-11-26 08:56
文 / 高歌 五年之间,有关煤电功能定位从"基础保障性电源"转换为"支撑调节性电源"。 "十五五"期间,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强 国建设"三大核心目标展开。 但现实情况是,2025年9月国内电力行业动力煤消费量 接近 22 亿吨 这意味着煤电仍 起到阶段性 的支撑作用,其总量趋势将随新能源替代加速而逐步下行。 否则,只能重演2005到2012年"上大压小"的周期式休克疗法, 而难以形成持续渐进的结构优化。 与此同时,新能源规模扩张与消纳挑战并存:截至2025年9月,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 达到 17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46%;今年前三季度,风光发电量合计达1.7 万亿千瓦时,占 同期全社会用电量的22.3%。2025年上半年全国弃风率6.6%、弃光率 5.7%,较2024年有所上升 。 一个共识是, 当 新能源规模越来越大、电量占比越来越高,新能源发展 将会 遇到 系统消纳压力加 大、要素保障难度增加等挑战, 因此 需 将 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运行模式 的 转变 提上 议程 。 从政策、技术层面看,实现上述目标有哪些核心挑战又该如何破解?卓尔德 ( ...
破纪录的2亿吨背后,西部能源大动脉却暗藏博弈
Sou Hu Cai Jing· 2025-11-26 04:02
数据显示,该管道投产以来,输油效率实现了倍增,从初期的每小时1000立方米提升至2000立方米以上。但更为关键的突破在于工艺的精细化与低碳化。作 为国内首条实现多品种原油同管道密闭顺序输送的大口径管道,其技术难度堪比在高速公路上指挥不同速度、不同载重的车队保持间距高速飞驰。这种"多 品种掺混顺序外输"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管网对不同油品市场的适配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在节能减排上的"绣花功夫"。2015年以来,运营方利用首站28座储罐的地势高差,通过深入挖掘转油历史数据,实施了"以压代转"工艺优 化,每年直接节约电能达400万千瓦时。这种在存量资产上"抠"出来的能效,不仅实现了安全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更为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低碳化改造提供 了可复制的样本。它证明了,即便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输送链条,也完全具备嵌入绿色低碳循环体系的潜力。 11月21日来自国家管网的一则数据却引发了能源观察界的深层思考:截至当日,中国最长的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以下简称"西部管道")已安全运行 18年,累计输送原油突破2亿吨大关。这条横贯西部的黑色动脉,不仅承载着从千米地层下开采的工业血液,更折射出中国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对 存 ...
信长星刘小涛会见中国石化董事长侯启军
Xin Hua Ri Bao· 2025-11-25 12:37
信长星、刘小涛感谢中国石化长期以来为江苏发展作出的贡献。信长星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加快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 精神,认真谋划全省"十五五"发展。能源保供、产业创新、安全生产等工作,都离不开石化产业的提质 升级,需要中国石化继续给予支持。希望双方围绕推动能源体系和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合作,培育更 多新的增长点,共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侯启军表示,中国石化将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拓展与江苏的 全方位合作,积极布局更多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促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助力江苏高 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11月24日,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刘小涛在南京会见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侯启军。 省领导储永宏、马欣,中国石化副总经理吕亮功参加会见。 编辑:北香果 ...
新能源板块集体走强,储能电池ETF(159566)受资金关注
Sou Hu Cai Jing· 2025-11-25 12:01
新能源板块今日集体走强,截至收盘,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2.1%,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9%,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8%,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 数上涨1.2%。相关ETF受资金关注,截至昨日,储能电池ETF(159566)月内合计"吸金"超12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十五五"定调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具体包括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措施,看好新能源发展和电气化率提升两大核心 主线不变,储能、风电、电网板块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该指数聚焦储能领域,由 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 储能电池逆变器、储能电池 系统集成、电池温控消防等 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有望 受益于未来能源发展机遇。 �日 该指数涨跌 2.1% 光伏ETF易方达 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 该指数聚焦的光伏是代表 性较强的未来能源之一, 由50只产业链上、中、下 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 组成。 �日 该指数涨跌 1.8% 碳中和ETF易方达 ( NO. 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
“十四五”济南市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3.5%以上,节能降碳成效持续显现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11-25 09:04
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全市在运风电场20个、集中式光伏电站21个、生物 质发电项目16个,7个区县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名单,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达 510.81万千瓦、较2020年增长168%。新型储能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储能电站8个,总装机规模达 71.16万千瓦。推进煤电转型升级,累计替代关停30万千瓦以下低效煤电机组19台,完成率居全省前 列。实施长距离供热工程,"石热入济"新增供热能力约3000万平方米;"聊热入济"北线工程全线贯通, 本采暖季约新增供热能力4000万平方米,南线工程计划今年12月下旬正式投运,预计新增供热能力3000 万平方米。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完善经营性充换电网络布局,推进居住区、办 公区以及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充电设施突破12万台,公共充换电站达1620座,建成 区内平均服务半径缩短至0.5公里,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实现街镇一级全覆盖。成立全省首批市级虚拟 电厂服务中心,推动15家虚拟电厂并网,调节能力达68.3万千瓦、居全省首位。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 新行动,充分发挥绿色低碳消费拉动经济 ...
报名:第八届新能源材料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网络会议
仪器信息网· 2025-11-24 09:06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在"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根据近期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我国正加快建 设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并致力于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对检测技术的精准性、 效率及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新能源领域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度交流,仪器信息网连续第八年举办新能源系列网络会议。 2025年11月25-26日,仪器信息网将携手顺德职业技术大学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第八届新能源检测技术及应用网络会议",本届会 议将全面聚焦太阳能/光伏、固态电池/钠电池、氢能及燃料电池、储能四大板块,汇聚业内顶尖专家与领先仪器厂商,共同探讨最新检测标 准、前沿技术挑战与创新应用解决方案,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高价值平台,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5-26日 主办单位: 仪器信息网 协办单位: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 会议日程: | 11月25日 ...
《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解读之五︱强化油气基础设施管理 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 2025-11-24 08:28
强化油气基础设施管理 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 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 》 解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印发 《石油天然气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是 落实党 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 、四中 全会精神,深化 油气体制改革 , 完善油气市场体系,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的重大举 措,是油气基础设施领域的一项关键性部门规章,将为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管理办法》 修订 背景 2014 年《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 管理办法》印发实施,是我国天然气中游最重要、最全面的部门规章,在规制天然 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储气调峰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 作用。 2017 年 , 中共中央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 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 油气体 制改革加快推进, 2019 年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 2020 年实现油气干线管网独立运营,打破原有上下游一体化 运营机制,油气基础设施运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 X+1+X "的 油气市场格局逐步 形成 , 原有的相关规定 ...
《全球能源转型报告》发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1-24 06:01
Core Insights - The 2025 Energy Transition Conference focuses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energy system and promoting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in the energy sector [1] Group 1: Global Energy Transition Trends - The "Global Energy Transition Report (2025)" indicates that global demand for coal and oil is stabilizing, while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is experiencing rapid growth. Solar and wind energy are becoming the main growth drivers, and nuclear technology is seeing a resurgence [1] - The report highlights that achiev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threefold installed capacity" goal will fac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due to glob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 with key minerals becoming strategic focal points for countries [1] Group 2: China's Energy Transition Efforts - The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SASAC) emphasizes the role of central enterprises in adjusting energy supply structures and opt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advocating for a multi-energy approach including wind, solar, water, and nuclear [2] - 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NEA) reports that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China is expected to exceed the target of 20% non-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new energy installations accounting for about 60% of global increments [3] Group 3: Technological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s - Th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plans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and capacity of the power grid to suppor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iming for a capacity of 800 million kilowatts of distributed energy and 60 million charging facilities by 2030 [4] - The emphasis on circular economy as a sustainable resource guarantee is highlighted, with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in carbon neutrality, particularly in the recycling of solar components [4] Group 4: Industry Analysis and Guidance - The launch of the "China Gas Station (Energy Station) Development Blue Book (2025-2026)" aims to provide in-depth analysis of industry policies, market dynamics,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serving as a strategic guide for industry practitioner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