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培育壮大东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
Jing Ji Ri Bao· 2025-08-25 22:03
第一,强化创新引领。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 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创 新,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成果就地转化。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企业数字化改 造,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能装备、服务型制 造等新业态;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数字化解决方案,降低转型门槛。 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流程,推行更多高频事项"一 网通办""跨省通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维权援助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废除妨 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第三,完善要素保障。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依托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集聚,通过"龙头+配 套"完善产业生态圈;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探索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 训;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更多参与,满足处于不同生 命周期企业的资金需求;优化工业用地供给,推行工业 ...
“黑色包袱”变“绿色财富”
Jing Ji Ri Bao· 2025-08-25 21:44
塔罐林立、管廊交错,走进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幅现代能源化工图景 跃然眼前。"我们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系统,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回用水装置+再生水 厂'的三级工艺体系,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乃至厂区雨水处理后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废水近零排 放。"该企业公用工程中心主管张小娟介绍。 政企携手共谋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陕西榆林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基准线,一方 面从前端引导能源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和多元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从产业尾端发力,通过政策创 新、技术攻坚和全链利用,以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将"黑色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工业固 废综合利用率从2020年的28%跃升至2024年的53%,并计划"十四五"末突破60%。 2023年以来,榆林连续将工业固废管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将固废利用纳入重点产业链和"五 大攻坚战"。通过财政奖补、税收支持、简化审批等政策组合拳,新建22个示范项目,新增年处理能力 2190万吨,对370家重点产废企业和165家利用处置企业实施数字化监管,并开展"清废行动"。 此外,榆林还联合科研高校制定煤基固废用于盐碱地、沙 ...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 我国规模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建成
Jing Ji Ri Bao· 2025-08-25 21:44
近年来,大榭石化聚焦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链价值,构建起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从传 统燃料生产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此次投产的核心装置——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年产聚 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其生产的高纯 度乙烯和丙烯,是加工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最基础原材料。该装置投产 后,大榭石化烯烃产能达180万吨/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据介绍,该项目核心装置采用全新生产工艺,相较传统工艺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每年将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极大提升了重质油资源利用效率,对优化我国石化原料结构、降低单套烯烃产品 碳排放具有深远意义。 8月22日,中国海油宣布,公司旗下所属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大榭石化")在 浙江宁波全面建成。这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浙江宁波)建造完成,对推动国家 重质油高效转化、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10亿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其核心生产装置采用我 国自主研发的重 ...
产业转型发展势头正旺
Jing Ji Ri Bao· 2025-08-25 21:44
在沙漠中构建起"光伏长城",草原的"风光无限"点亮万家灯火……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我 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发展动能澎 湃。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自动、智慧化生产加工场景让人眼前一亮。伊利集团副 总裁韩飞介绍,目前,液态奶基地日处理鲜奶6500吨,奶粉基地年产6万吨,奶酪基地年产20万吨,产 能和品质同步领跑。今年,将力争15万吨原制奶酪三期、6.3万吨奶粉三期项目投产,"从一棵草到一杯 奶,再到一块奶酪"的产业布局初具规模,现代化奶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呼和浩特市东部的敕勒川草原,绿草如茵,风景秀美。而在10多年前,这里却面临土地沙化、水土流 失的困境。蒙草集团副总经理陈睿珏介绍,该集团专注生态草、饲草、草坪草的育种、加工和推广应 用,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165万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 种105个,同时联合百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草业的科技创新为产业 转型发展不断赋能,我们已累计修复草原、矿山、沙地、盐碱地等各生态类型近3300万亩。"陈睿珏 ...
中交泓福烟台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一期工程开工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8-25 10:04
中国发展网讯近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中交泓福烟台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项目一期 工程开工。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废物利用 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建筑高度22.2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3.5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089平方米,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结构,地上一层厂房主要功能为料仓区和 作业区,地下为设备基坑。该基地通过技术手段将建筑粗骨料垃圾,包含碎砖、破碎混凝土块等转化为再 生建材,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指标。 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区域内垃圾资源利用及垃圾消纳能力,为城市建设提供"绿色建材",打 造"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绿色建材"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李晓熙) ...
创维以技术创新助力“未来之城”绿色发展 加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Zheng Quan Ri Bao· 2025-08-25 08:36
作为创维自研的"变色龙显示技术平台"的首款落地产品,创维壁纸电视A7F系列搭载变色龙AI画质芯片 S7,通过AI感知和识别画面内容,动态优化显示算法。 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创维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光伏,正从户用电站走向阳台级产品,试图把绿色能源真 正"嵌"入日常生活。 本报讯 (记者贾丽)近日,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维")举办"创维体验中心雄安媒体开放日 暨科技新品品鉴会",集中呈现了其在智能视听与新能源光伏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同时宣布在雄安设 立覆盖全品类产品的"智能家电双碳生态体验中心"。此次,创维除了对外全面展示了重新定义艺术电视 画质的A7F系列壁纸电视,还发布了"开启全民光伏新时代"的阳台光伏新品——"能亮站",传递出一个 明确信号:创维正以"技术创维,敢创敢为"为内核,深度参与中国城市未来的绿色、智能建设。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工程师吴伟表示,创维将以技术创新助力雄安等"未来之城"的绿色发 展。 雄安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林锦如表示,创维智能家电双碳生态雄安体验中心的落地,是创维深 度参与雄安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为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林锦如 ...
盐城东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0%的背后故事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8-25 07:28
目前,东台108个物业小区实现建筑垃圾堆放点全覆盖,老旧小区和镇村也分别设置了集中堆放区,348个农村堆放点如同散落的"收纳盒",让曾经随意丢 弃的砖瓦有了归宿。为从源头拧紧"阀门",城管队员们带着1900多份《建筑垃圾管理指南》走进工地、商铺,将规范处理要求送到每一个产生者手中。如 今,全市32个在建工地备案率、核准率均达100%,每车垃圾都有了专属"身份证"。 当建筑装修垃圾从城市的"心腹之患"蜕变为循环经济的"香饽饽",江苏盐城东台用一场全链条治理革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发展答卷。如今,这座城 市90%的建筑装修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昔日的"环境包袱"正通过精细化管理的"魔法",转身成为助推城乡发展的"生态财富"。 源头筑基:建筑垃圾都有"固定居所" 走进东台市东铭雅居小区,30余户装修家庭产生的废料不再东倒西歪,而是整齐堆放在标有"建筑装修垃圾专用"的蓝色区域内。"以前业主乱堆,保洁天 天清理都赶不上,现在有了固定点,管理效率提了不止一倍。"物业工作人员杨红胜的感慨,道出了源头管控的实效。 校对胡妍璐 运输管控:科技+共治织密监管网络 "电子户口""电子哨兵""三联单",这些听起来颇具科技感的词汇,构 ...
赤峰人大以法治之力守护北疆生态明珠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大常委会以"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人民幸福"为初心使命,通过法治手 段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助力赤峰走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之路。 下一步,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 更多赤峰力量,让北疆大地的生态底色更加浓郁,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强化刚性监督,根治生态环境治理顽瘴痼疾。面对生态环境领域的"硬骨头",赤峰市人大常委会亮 出"四查合一"监督利剑——前期暗查揭开污染面纱,随机抽查直抵问题现场,专家协查破解技术难题, 现场调查锁定整改靶向。通过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代表视察等监督形式,一批长期困扰赤峰 的生态环境保护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比如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耕地保护、尾矿库修复、污 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全面推进。如今,高标准农田的有序建设、工业尾矿库的生态蝶变、 地表水水质的稳步提升,都见证着赤峰生态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 强化法治宣传,让绿色发展理念浸润人心。赤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媒体报道敖 汉旗"绿色愚公"三代人治 ...
用好政策高地、抬升价值洼地、挖掘资源宝地——金融活水润泽西藏特色经济“格桑花”
M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 · 西藏篇 GDP增速持续领跑 2023年和2024年,西藏地 区GDP增速分别以9.5%和 6.3%领跑全国;今年上半 年,其7.2%的增速较全国 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 点,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2.9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西藏金融业 增加值达118.85亿元; 同比增长26.7%,增速 居全国第一,直接拉动西 藏地区GDP增长2.9个百 分点。 115家 在"格桑花行动"计划推 动下,西藏累计筛选确定 入库上市后备企业115家, 其中成熟期企业23家、成 长期企业46家、初创期企 业46家。 西藏经济发展 14% 2024年,西藏22家上市 公司在藏纳税24.83亿 元、占西藏税收收入的 14%,新增在藏投资 5.82亿元。 六个一批 构建区域发展"强磁场" 飞往拉萨的航班上,透过舷窗那一方小小天地,可窥得连绵的雪山,如同地球的脊梁横亘天际,与辽阔苍穹 相接,铺展成一片广袤的高原美景。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场经济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中央给予西藏的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犹如春风化 雨,浇灌出蓬勃的经济活力。 西藏全面实行"培育一批、 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 一批、上市一批、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