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Search documents
【环球财经】意大利成欧盟最易受气候影响国家之一 政策支持刻不容缓
Xin Hua Cai Jing· 2025-06-05 23:19
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意大利知名气象学家Luca Mercalli形容意大利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地区之 一",原因包括:地中海比其他海洋体积小,升温速度更快;意大利地处非洲热带气候与北欧温带气候 的交汇处,导致气候极端化;以及山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 中小企业承压重 据安莎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考虑到意大利对农业、旅游业和外 国能源供应的依赖,气候相关风险和能源安全对该国的宏观经济至关重要。 意大利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是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柱。面对极端气候冲击,大型 企业可能具备一定的应急机制和多元化市场结构,而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经济缓冲和技术能力,恢 复速度慢,抵御力弱。意大利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农业、轻工业等对自然环境高度敏感的领域,经营模 式较为单一,难以通过转移生产或调配资源来规避风险。 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并未购买足够的商业保险,也缺乏专门的气候风险管理机制。据安莎社报道, Legambiente此前曾发文称,2023年意大利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22%,相关保险索赔额达到60亿欧元。 鉴于很少有家庭或小企业购买此类保险,当年实际经济损失远超 ...
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等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5 14:40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 京举行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研究、黄河流域治理等10项科技 进展入选。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京发布2024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 技进展。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这10项科技进展主要内容分别是: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研究,相 关成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气候变化下关键大气成分演变规律与调控原理,提出气候变化下有机气溶胶和臭氧污染防治的可行框架 和实施路径,科技支撑中国重点区域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球土壤微生物源碳估算新公式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通过整合全球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估算全球土 壤微生物源碳储量及升温影响,为统筹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和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中国城市地面沉降格局及机制研究,首次量化了2015至2022年间中国82个大中型城市的地面沉降速率与 格局,揭示地面沉降的潜在成因及可能影响,为制定中国未 ...
中国团队解读卫星遥感如何守护“地球水塔”: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05 12: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地球水塔"的冰川/冰盖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宝库,作为全球气 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和调节器,其对世界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冰川与气候变化遥感团队黄磊副研究员 等当天解读认为,卫星遥感已成为当前全方位监测冰川变化最主要的手段,通过冰川遥感,正在加强人 类对气候变化的预警和适应能力。 2025年是国际冰川保护年 全面立体记录冰川变化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冰川的哪些变化?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冰川与气候变化遥感团队指出,目前主要使用多 光谱、合成孔径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开展冰川面积、运动、厚度变化、平衡线等方面的监测,为 冰川变化作全面、立体的记录。 光学遥感识别冰川轮廓方面,冰川覆盖范围的变化是冰川变化(退缩或前进)最直观的体现,确定冰川面 积的变化,需要在卫星图像上先识别不同年份的冰川轮廓,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可通过冰川在卫 星图像上所占像素的数量变化以及单个像素对应的面积,推测冰川面积变化情况。 针对遥感识别冰川面临"冰川区云量较大,对卫星过境时成像造成遮挡""山区和云的阴影导致图像上冰 川亮度差 ...
通讯丨“不要关税,要合作”——美国加州商界渴望加强对华贸易合作
Xin Hua Wang· 2025-06-04 08:56
她指出,虽然当前正值美中经贸关系的关键时期,贸易领域面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但更应注重加强与 中国长期存在的合作关系。 北加州旧金山湾区委员会代表着旧金山和硅谷330多家雇员最多的大型企业,委员会主席吉姆·旺德曼对 记者说:"与中国的关系对我们至关重要。" 旺德曼指出,关税当前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带来了太多不确定性,大多数成员企业认为关税并非改善 经济结构的良策。 新华社洛杉矶6月3日电 通讯|"不要关税,要合作"——美国加州商界渴望加强对华贸易合作 新华社记者高山 "不要关税,要合作。"这是多位参加2025年中国—加州经贸论坛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商界人士对记者表 达的共同呼声。2日在美国西部第一大城市洛杉矶举办的论坛吸引近500名中美政商界人士相聚一堂,共 商当前如何保持和加强美国经济第一大州加州与中国的经贸交流合作。 来自加州南北最大两个城市的主要经济组织代表纷纷强调中国作为加州重要贸易伙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 巨大作用,以及保持双方经贸交往的重要意义。 南加州洛杉矶地区最大的商业组织洛杉矶地区商会拥有1400多家成员企业,企业雇员总数超过65万人。 商会主席玛丽亚·萨利纳斯表示,中国是洛杉矶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 ...
普华永道:2025年全球企业商业模式重塑发生的价值转移或将达到7.1万亿美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3:31
未来十年,我们将迎来一个价值快速流动的时代,创新和行业重构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企业需要 敏锐捕捉机遇,扩大自身的领先优势或者奋力追赶竞争对手。然而,机遇虽普遍,但部分公司因业务、运营 和技术模式未达表现门槛,难以抓住机遇。普华永道研究发现,表现前20%的公司占据大部分盈利增长,预 示未来赢家可能持续成功,加剧落后公司的紧迫感。 未来十年充满挑战。普华永道研究显示,今年重塑业务模式的公司将占重新分配收入的7.1万亿美元,未来 十年,每年还有数万亿美元机会,因先进技术和气候变化将重塑经济和增长机会。 未来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为创新和生产力增长创造巨大可能性。若生产力繁荣达 潜力,到2035年,全球经济可能增长近15%。但若不受信任或被不负责任使用,其贡献可能微不足道;二是气 候变化:气候变化将施加重大经济约束,破坏性高温、火灾、洪水和干旱造成的损害将增加,使2035年全球 经济比无气候变化影响时缩小近7%。更积极的脱碳努力可能减少这些长期增长约束,但短期需承担搁浅 资产和其他转型风险的成本。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 资、消费 ...
报告显示全球半数人口去年多经历至少30天极端高温天气
news flash· 2025-06-04 03:02
智通财经6月4日电,近日,国际科研机构"世界天气归因联盟"等多个机构共同发布一份有关气候变化的 报告: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比以往多出至少一个月 的极端高温天气。报告指出,研究人员通过对2024年5月1日到2025年5月1日的气象数据分析发现,这期 间全球共发生了67次极端高温事件。不过,许多与高温相关的死亡未被报告,或被误诊为心脏病、肾功 能衰竭等。特别是低收入社区和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报告显示全球半数人口去年多经历至少30天极端高温天气 ...
我国15部门发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31 01:41
原标题:中国15部门发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中国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 案》(简称《建设方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30日表示,该方案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 能力支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需求,构建符合国情、基本完善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明 确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该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牵头起草并联合14个部门印发《建设方案》,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标 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体系框架、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旨在加强中国应对气 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标准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快 构建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 《建设方案》明确,坚持"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分批制修订一批涵盖各领域、各要 素、各环节的关键标准,增强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基础支撑 和规范引领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各级各类标准协调衔接,形成标准合力。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 制定,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推动标准国际衔接互认 ...
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举行—— 友城携手助力全球发展
Jing Ji Ri Bao· 2025-05-30 21:56
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大,不仅有"老朋友"的支持,还有"新朋友"的加入。今年1月份,希腊雅典市与上海 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双方签署了4项合作备忘录。上海是东方的现代化大都市,是欧洲商品和服务进 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雅典则是西方的现代化大都市,位于东西方、南北方的重要交汇点,也是不同 民族和文化的交汇地。"雅典和上海,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会晤与合作的使命。"雅 典市市长哈里斯·杜卡斯说。 5月28日至30日,以"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面向未来的城市合作"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 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6个友城代表团、约100位嘉宾 出席,共话"绿色低碳赋能城市持续发展""青年活力激发城市创新未来"两大议题。作为全球交流合作的 重要平台,"世界市长对话"旨在增进国际互信友谊、深化互学互鉴,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 要意义。 不断扩大"朋友圈" 友城是促进文明互鉴、推动互利合作的重要纽带,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 前沿重镇和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市及相关区已与59个国家和地区的95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不断扩大交友 ...
15部门联合印发方案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
news flash· 2025-05-30 09:54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30日对外公布,加快构建科学 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介绍,方案明确国家 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为:一是坚持"急用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分期分批制修订一批涵盖 各领域、各要素、各环节的关键标准,增强标准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对应对气候变化工 作的基础支撑和规范引领作用;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各级各类标准协调衔接,形成标准合力;三是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推动标准国际衔接互认。(央视新闻) ...
“世界市长对话·上海”开启 共话面向未来的城市合作
Xin Hua Wang· 2025-05-30 02:03
友城是促进文明互鉴,推动互利合作的重要纽带。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发展友城关系,更需要秉持交往初心, 深化务实合作,在平等互信、共建共商中巩固传统友谊,共享发展机遇,促进繁荣稳定。" 今年适逢上海市与爱尔兰科克市结好20周年。过去20年间,上海市和科克市在教育、医疗、商业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发展。"气候变化是当今 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很荣幸有机会与各位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爱尔兰科克市市长丹·博伊尔表示,"此次论坛所彰显的国际合作精神,让我们 对人类应对这一共同挑战充满信心。" 5月29日拍摄的"绿色低碳赋能城市持续发展"专题讨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有之炘、黄安琪)29日,"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举行。来自22个国家26个友好城 市代表团的约100位嘉宾齐聚黄浦江畔,以"绿色、低碳、发展、创新"为关键词,共话面向未来的城市合作。 5月29日拍摄的世界市长对话·上海暨2025年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本次活动以"绿色低碳赋能城市持续发展"和"青年活力激发城市创新未来"为分议题,重点探讨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