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转移

Search documents
开润股份20250513
2025-05-13 15:19
开润股份 20250513 摘要 • 开润股份通过将产能转移至印尼,有效规避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风 险,尤其是在箱包和服装代工制造领域,印尼产能分别占比 60%-65%和 接近 80%。 • 公司采用 FOB 合作模式,将物流和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降低了自身的成 本压力,确保了对美国市场的稳定供应。 • 中美贸易谈判的缓和,包括关税暂缓措施和阶段性协议,稳定了市场情绪, 使得开润股份的客户订单未出现显著波动,维持了终端需求的稳定。 • 尽管美国市场需求可能受到高关税影响,但由于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且 纺织品等民生行业受到保护,美国市场对服装、箱包等产品的需求仍有支 撑。 • 大型欧美客户如阿迪达斯、耐克等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印尼因其劳 动力成本优势和与中美良好的经济关系,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基地。 • 公司印尼工厂的新生产线落地和效率爬坡顺利,但服装板块生产效率较低, 主要原因是新客户订单规模化不足,公司计划通过精简 SKU、提升单款规 模以及提高供应链效率来提升印尼产线的生产效率。 • 目前至少可以保证到第三季度末的订单相对确定,服装和包包类客户已经 预告了四季度订单,今年整体订单确定性较高,政策出 ...
机械 - 关税,美国企业如何看?
2025-05-12 01:48
机械 - 关税,美国企业如何看?20250511 摘要 • 中美关税谈判持续进行,虽短期内大幅降低关税不现实,但双方积极探讨 表明存在可能性,非战略性商品如纺织品或可避免脱钩,利好相关行业。 • 转口贸易对品牌企业风险较高,但基础加工类企业如服装企业,因法律风 险较低,可执行性更高,板块表现或将受益。 • 若高关税持续,海外竞争对手如丹利百得通过供应链转移和涨价应对,中 国企业亦可考虑涨价传导成本,缓解关税影响。 • 卡特彼勒和吉尼等龙头企业反馈,美国市场新订单需求健康,主要来自大 型项目、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等领域,缓解了对美国市场景气程度的担忧。 • 苹果预计 Q2 成本仅增加 9 亿美元,影响相对较小;亚马逊零售产品平均 售价未明显上涨,但长期来看仍有较强的涨价动力。 • 机械行业普遍认为美国市场涨价是趋势,可通过向下游传导价格压力应对 关税,上市公司议价能力和定价权表现较好。 • 转口贸易方向仍可行,相关公司发展稳健,值得跟踪。关注欧洲、非洲、 南美等增量市场,以及美国消费市场变化和大型商超财报。 Q&A 最近纺织服装和轻工零售板块的股价出现拉升,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上周五,纺织服装和轻工零售板块的 ...
145% 关税下企业现状:有的订单暂停,有的加速出海!对话四大行业管理层
Zhi Tong Cai Jing· 2025-04-29 01:54
一、中国耐用消费品行业 高盛采访了白色家电、消费电子和家具行业内的部分覆盖公司。这些公司平均 35% 的收入来自中国出 口,7% 的收入来自对美出口。采访的主要结论如下: 持续向海外工厂转移生产:在过去一周,多数受访公司表示,它们仍在向海外工厂转移生产(部分公司 的转移速度有所加快)。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公司提到,其收到的美国客户订单(与前一周相比)有所 增加,因为客户希望在当前 90 天的关税暂缓期到期前进行补货。 价格重新谈判的能见度仍然较低:受访公司表示,价格重新谈判进展有限。然而,一家主要为美国品牌 和零售商生产产品的公司提到,他们预计美国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将承担更大比例的关税成本。对于直接 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的公司,出于对市场份额的担忧,他们重申了在美国提高产品价格时的谨慎态 度。 美国以外地区的需求保持稳定,欧洲成为吸收此前美国产能的主要来源:多数受访公司表示,美国以外 地区的需求依然稳定。在回应如何处理此前面向美国市场的产能时,大多数公司提到,鉴于国内和海外 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异,他们计划将这部分产能转移至其他海外市场。在不同的海外市场中,多数公司认 为欧洲市场规模较大,是吸收美国产能的潜在主要来源 ...
美国人破防了?美国的iPhone,2026年全部印度造,不再中国造了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7 10:23
众所周知,目前苹果最畅销的产品iPhone中,有85%以上是中国制造。另外的15%,才在印度等地方制 造。 而这些非中国制造的iPhone,大多供应的是当地的需求,少部分溢出的产能,再供给制造地之附近的用 户,比如印度制造的iPhone,在印度无法全部消化时,会卖给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周边的国家 和地区。 而像中国制造的iPhone,除了供给中国市场之外,还供给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等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是美国市场所销售的iPhone,一直是从中国进口过去的,因为美国市场的需求大,数据显示, 2024年时,苹果在美国销售了6000多万台的iPhone,占所有销量的30%左右了。 而印度一年的产能才1500万台左右,远远供应不了美国的需求,且印度制造的工艺精度,也比不过中国 制造,而美国人对产品要求苛刻,当然中国造的iPhone才是最佳选择。 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美国人就破防了,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称他可不想要咖喱味的iPhone,更 不想要有大肠杆菌的iPhone,如果到时候美国的iPhone,真的全部来自于印度,他可能会换成其它品 牌,不再用苹果了。 并且类似发言的美国网友还真不少,看来并不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