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

Search documents
法国与印尼签署战略防务合作意向书,签署农业和关键矿产领域合作意向书。
news flash· 2025-05-28 05:58
法国与印尼签署战略防务合作意向书,签署农业和关键矿产领域合作意向书。 ...
川台携手共绘美丽乡村画卷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5-23 01:21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同气连枝,台湾与四川历史渊源深厚、交流交往密切。"台湾两岸青年农业交流总 会理事长张茂林期待更多台湾企业和青年抓住历史机遇,提升川台融合发展动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和 两岸和平发展。 活动期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四川农情及惠农政策,泸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产 业发展情况,6位在川发展的台企代表、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和农村基层干部代表作经验分享交流。 5月21日,第四届川台两地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四川省泸州市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共促川台 融合发展·同心建设和美乡村"主题,吸引在大陆发展的台商台青、涉农涉台企业负责人、"三农"领域有 关专家学者等200余人与会。 民革中央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表示,四川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为川 台农业深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我们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强 化'川台70条'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和服务保障,真金白银支持在川台企更好发展。"他说。 "两岸同胞心手相连、共谋发展,在四川这片热土结出了累累硕果。"台盟中央常委、全国台联副会长邹 振球表示,两岸农业合作为台农台商在大陆找到了广阔发展 ...
巴西官员:巴中农业合作为本国农户带来新变化新希望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3 15:24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曾玥林卓玮)正在中国访问的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长保罗·特谢拉(Paulo Teixeira)12日在北京表示,巴中农业合作为本国农户带来新变化、新希望。 当日,特谢拉一行访问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中国—巴西农业机械合作:投资政策和本土化生产"的主 题,与中国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展开研讨。 5月12日,巴西农村发展与家庭农业部长保罗·特谢拉(左)一行访问中国农业大学,其间与中国企业代表 交谈。林卓玮摄 据中国农业大学介绍,2024年,该校联合多家中国企业与巴西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农民组织等在巴 西共建2家科技小院,同时依托科技小院、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与技术推广中心、农机企业、示范农 场等,打造促进巴西家庭农业发展的多主体创新平台。目前,科技小院已组织17家中国企业提供适合巴 西家庭农业生产的62台中小型农机及60余件大数据系统装备落地巴西。 展望未来,特谢拉表示,巴中合作不仅惠及本国农业发展,还对拉美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希望双方 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开启巴中关系下一个"黄金50年"。(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巴中合作建设的科技小院极大促进了巴西家庭农业发展。"特谢拉评价称 ...
中拉农业合作纽带拉得更紧(环球热点)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22:44
巴西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5月13日 在北京举行。巴方各界期待卢拉此次访华,将共同推动中拉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多年来,中拉双边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农产品贸易在中拉贸易中占 有重要地位。近来,中国与巴西等拉美国家在农产品贸易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中拉农业合作纽带拉得 更紧。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和中国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解读农产品贸易热络往来折射出的中拉农 业合作前景。 拉美优质农产品丰富中国餐桌 【观察】 近日,满载近7万吨巴西大豆的"光辉"号外籍货轮缓缓靠泊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中转作业区。据悉,4月和 5月是巴西大豆的进口旺季。随着国际形势和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采购量明显增长。根 据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中转作业区靠泊计划,4月,巴西大豆装卸量达7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三成。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近年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 豆供应国。 中拉农业科技合作成为新亮点 除了巴西大 ...
中柬农业合作迎来发展新机遇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9 06:26
在2017年至2023年的6年间,陈其生带领团队发挥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技术优势,深入柬埔寨稻米产 区、大米加工厂、水果种植基地和包装工厂,推广中国检验检疫标准、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指导 企业提升农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为中柬农业合作和贸易发展"保驾护航"。 【东盟专线】中柬农业合作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新社金边5月9日电 "继柬埔寨首个农产品大米出口中国之后,从2019年5月开始,柬埔寨首个水果品 种新鲜香蕉实现输华,此后新鲜芒果、新鲜龙眼、新鲜椰子、胡椒以及水生动物等特色产品相继登陆中 国市场,数量逐年稳步提升。"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柬埔寨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其生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 采访时表示,在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框架下,柬埔寨农业当前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机遇。 得益于中柬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柬埔寨优质农产品近年来 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陈其生见证了两国农业合作快速发展的历程。 大米是柬埔寨向中国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柬埔寨大米输华自2016年的15万吨持续大幅增长,至2022 年首次突破30万吨。柬埔寨稻米联盟(CRF)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柬国累计向全球59 ...
中国援布隆迪农业示范中心,布隆迪民众感慨:“以前种地是‘诅咒’,现在是‘金钥匙’”
Huan Qiu Shi Bao· 2025-05-07 22:48
【环球时报赴布隆迪特派记者 黄培昭】随着飞机降落在布隆迪经济首都布琼布拉国际机场,《环球时 报》记者望见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的湖面在暮色中波光粼粼,整个湖就嵌在东非 大裂谷中。布隆迪这个有着"非洲心脏"称号的国家静卧在东非大裂谷西侧。 不幸的是,这颗"心脏"曾因历史与资源的桎梏而跳动迟缓——电力短缺、粮食匮乏、医疗薄弱,这些因 素使得布隆迪的发展步履维艰,成为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也表示,粮食安 全威胁着该国上百万人的生命。 联合国正通过采购当地农民生产的粮食、为学校提供餐食等方式援助布隆迪,而中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 帮助这颗"非洲心脏"复跳。布隆迪驻华外交官曾表示:"中国减贫成就是我们的榜样。"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中国援布隆迪农业示范中心,正午的阳光洒在鲁塔纳省金黄的稻田里。微风拂过, 稻浪翻滚,谷穗沉甸甸地低垂。这番景象让记者不禁想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 在鲁塔纳省布吉加村,当地农民戈迪安的蓝顶别墅像一枚勋章,镶嵌在稻田与碧空之间。戈迪安曾经长 期住在茅草屋里,而如今也盖上了气派的别墅。他站在自家的晒谷场上,脚下金黄的稻粒厚如地 毯。"6000万布 ...
通讯|比利时“土豆医生”与中国的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01 09:31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日电 通讯|比利时"土豆医生"与中国的故事 在他看来,如今全球正面临能源危机、气候变化、以及粮食安全等诸多挑战,欧中农业领域的跨国合 作,正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路径之一。"欧洲所拥有的先进科研能力,在中国可以获得非常广泛的 应用场景,同时有助于技术的创新升级。当我们将这些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就像我们的土豆防病系统一 样,可以产生巨大效益。" 新华社记者丁英华 这是一张保存在比利时农学家弗朗索瓦·塞尔内尔手机里的旧照:一群比利时学生正穿行在中国重庆郊 外的温室里,碧绿的秧苗在他们脚边蔓延。有人查看土壤,有人用笔记录。带队的正是塞尔内尔,他俯 身指点,耐心讲解土豆生长和防病的秘密。 二十多年间,这位被称作"土豆医生"的农学家曾60多次带着自己的学生深入中国农村开展学习、交流活 动,见证了欧中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联系。 2025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尽管塞尔内尔与中国的故事仅是欧中合作领域的一个微小事例,但 体现出的却是欧中在跨越半个世纪交往历程中,推进务实合作并给双方人民带来巨大收益的时代特征。 "我小时候喜欢看著名的比利时漫画绘本《丁丁历险记·蓝莲花》,这本图书让我对中国充满了向 往。 ...
书写粤川合作新篇章!阳江农业品牌产品推介调研走进成都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4-30 03:04
书写粤川合作新 篇章!阳江农业 品牌产品推介调 研走进成都_南 方+_南方plus 4月29日,由广 东省农业农村 厅、阳江市党政 机关和企业代表 组成的调研团走 进四川成都市开 展阳江农业品牌 产品推介调研活 动,拜访四川省 广东商会、海吉 星农批市场和四 川省商投县域商 业集团并开展交 流座谈,推介阳 江特色农业品牌 产品,推动构建 产销合作新平 台,书写粤川合 作新篇章。 "阳江拥有1.23万 平方公里海域, 水产品年产量超 120万吨,水产 品人均占有量连 续多年排名广东 第一……"当天 上午,阳江市政 府副市长、党组 成员关天表带领 广东代表团来到 四川省广东商 会,阳江市委农 办主任,市农业 农村局党组书 记、局长梁道枫 向商会代表介绍 阳江市农业产业 发展情况,江城 区、阳东区、阳 西县和阳春市政 府领导也依次介 绍各自县域产业 特色和发展优 势。 江城区的阳江豆 豉、白沙鹅,阳 东的牛大力、丝 苗米,阳西的程 村蚝、荔枝,以 及阳春的春砂 仁、坚果等各种 山珍海味"土特 产"给商会代表 留下深刻印象。 广东代表团来到四川成都开展调研,拜访四川省广东商会。 阳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
八闽e评丨以会计治理为支点,夯实两岸农业合作金融支撑体系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9:21
陈剑雄 黄佳怡 当下,农业合作不仅承担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更是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构建共同市场的关键 突破口。特别在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会计治理与金融支持在农业合作中的协同作用日益凸 显,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成为推动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动力。 如何通过农业合作促进两岸人民的福祉、增强彼此认同感与依存度?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 进,农业领域的合作已由传统的贸易与技术交流,拓展至资源共享与信息互动的新阶段。提升两岸农业 合作的质量与深度,推动两岸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成为当前亟需完成的战略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会计治理作为重要的制度保障工具,其桥梁和引导作用日渐突出。通过规范企业财务管 理、加强政策对接与资源整合,会计治理有效提升了农业项目的可评估性和可融资性,成为推动金融资 源精准投向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支点。当前,会计治理与金融支持正通过协同机制实现深度融合,强化 了两岸农业合作的制度互联互通,为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夯实了金融和制度基础。 通过完善会计治理体系建设,两岸农业企业能够依托精确、透明的财务数据,对运营状况进行全方位监 控,并在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中实现灵活应对与自主调整,确保 ...
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Jing Ji Ri Bao· 2025-04-10 22:04
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始终是非洲各国关乎民生与经济的核心命题。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 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 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 陆的"丰收密码"。 "绿色革命"破解"靠天吃饭" 在马达加斯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纸币上,一株金黄稻穗展现了中非农业合作成果。2007年至今,中国 专家团队扎根这片土地,将杂交水稻试验田产量提升至非洲传统品种的2倍至3倍。截至2022年底,杂交 水稻累计推广7.5万公顷,数万农户收入倍增,马达加斯加迈向粮食自给的步伐越来越坚实。 这样的"绿色革命"正覆盖非洲多国:在尼日利亚,通过中国水稻技术选育的常规水稻品种,比当地主推 品种增产约25%,已广泛上市并供不应求;乌干达引入的狐尾小米亩产量超本地品种3倍。联合国粮农 组织报告指出,中国通过分享在水稻生产、农业统计以及气候适应型农业等领域的知识与专长,积极助 力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和粮食安全挑战。 技术落地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中国专家根据非洲土壤特性与气候规律定制方案。在几内亚比绍,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