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

Search documents
一杯咖啡中的沈阳活力“新”脉动
Ren Min Ri Bao· 2025-05-20 02:33
午后,沈阳市浑南区的几幢写字楼里,外卖小哥提着咖啡穿梭其中;和平区咖啡小巷里,大量游人与巨型咖啡杯合影"打卡";铁西区红梅文 创园的咖啡厅里,不少群众享受休闲时光…… 沈阳的咖啡"浓度"正逐步提高。截至今年4月,沈阳全市咖啡门店数量达2690家,仅今年就增加140家。近期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 报告》显示,沈阳的咖啡外卖订单占比增速领跑全国。 咖啡是兼具社交属性、文化表达和城市特性的消费品,咖啡香中飘散的是城市活力。沈阳这杯咖啡的"浓度",远不止消费。 一张张咖啡订单背后是青年回流。庞大的咖啡消费市场中,年轻人是重要力量。外卖员小陈专送咖啡,他坦言,如今一天"跑上百单不是问 题"。"我主要跑浑南这一圈,这一片园区多、企业多,这几年年轻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沈阳的"人才回流"现象令人瞩目。"孔雀北飞"背后,是这座城市"求贤若渴"。沈阳针对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出 台靶向精准政策,并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产业集群,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4年,沈阳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7.1 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4189人。 一个个咖啡场景火爆的背后是文旅活力。一早,位于和平区的 ...
用好“开山斧” 辟出新路来(现场评论) ——向转型要活力⑥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1:42
向科技创新要潜力。大冶冯家山矿区,全自动生产线上,机器正从白色硅灰石中提取比发丝更细的高端 纤维。冯家山硅纤公司负责人王德强自豪地说,过去卖矿石,每吨只有400元;现在产品深加工,每吨 售价超1.3万元。一项钻研10多年的提纯技术,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同时也让矿产资源实现价值跃 升。资源增值、产业增效、发展提质,就要向新求变,借力科技赋能,推动粗加工迈向"高精尖"。 用好科技创新这把"开山斧",以科技为支点,以创新为引擎,就能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想深入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去它的博物馆。 前不久,记者来到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展台上陈列的开矿铜斧、如同"地下迷宫"的 7号矿体,都在诉说着悠长岁月中的故事。古铜矿遗址是沉埋2000余年的古代矿坑,不仅是中国青铜文 化的生动例证,也为大冶这座城市写下资源富集的注脚。 有矿就有出路,这是很多资源型城市曾经的发展之道。大冶的采矿及相关产业纳税一度占当地税收70% 以上。2010年前后,大冶资源濒临枯竭,目前各类主要矿产储量,已不足探明总量的30%。转型升级、 找新赛道成为重要的发展课题,摒弃靠矿吃矿的路径依赖,还上采矿挖地的生态欠账,补齐人才不足 ...
苏倒退速度最快的城市,曾经闻名世界,如今却沦落到三线城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8:12
大运河的碧波还在流淌,瘦西湖的烟雨依旧迷蒙,可扬州城的GDP排名却像被抽了脊梁骨——这座曾在唐诗宋词里镶金边的"月亮之城",如今在江苏十三太 保的榜单上跌到了第七!今儿咱就掀开历史的绸缎,看看这座2500岁的江南老贵族,咋从"扬一益二"的全球顶流混成了三线小透明,顺便给那些捧着"祖宗 基业"躺平的城市敲一记醒木! 地理位置的锅甩不掉。长江北岸听着挺霸气,可过江通道比苏州少一半,润扬大桥天天堵成停车场。人家镇江隔江吃沪宁线红利,扬州守着连淮扬镇铁路当 宝贝,结果2020年通车才发现这铁路就是个"省内观光专列"。更扎心的是人才流失,扬州大学毕业生七成往苏南跑,科教创新指数全省第八,比不过连云港 这"沿海洼地"。 文旅牌打得稀烂更气人。瘦西湖门票敢收150,比故宫贵三倍;东关街卖着义乌小商品,早茶三春被网红店冲得七零八落。隔壁绍兴搞出鲁迅故里IP,扬州 还把"早上皮包水"当传家宝。2023年旅游收入刚过千亿,不到苏州三分之一,连"散装十三妹"泰州都靠溱潼会船反超了。 说到底,扬州这出"贵族落难记"给所有吃老本的城市敲了丧钟:运河能载舟也能覆舟,祖宗阔过不是免死金牌。当苏州把古典园林玩成数字经济孵化器,当 宿迁用京东 ...
房价倒数第一,经济增长全国第一!最逆天的城市,出现了
商业洞察· 2024-11-19 09:21
以下文章来源于前瞻经济学人 ,作者产业观察组 作者: 产业观察组 来源: 前瞻经济学人 (ID: chanyeqianzhan ) 西北,迎来大逆转! 01 四线小城彻底爆发 最近,各省市陆续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GDP,西北有两座城市的表现堪称爆炸性增长,双双跑出两位数的 经济增速。 一座是煤炭大市—— 陕西榆林 ,另一座是中国镍都—— 甘肃金昌。 根据榆林官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该市地区生产总值5742.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7%。 前瞻经济学人 . 关注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把握全球新兴产业趋势!这是省长书记爱看的智库号之一。 乍一看这个数据并没有特别亮眼,但是前瞻经济学人产业观察组通过细致研究,发现背后有两个非常惊艳 的地方。 第一,榆林GDP增量全国第五。 榆林前三季度GDP增量达到862亿元。要知道,整个陕西前三季度增量也不过1089亿,榆林一个城市就贡献 了全省近八成,是省会西安的6倍。 放在全国来看,862亿元的增量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和重庆,位居全国第五,将广州、杭州、苏州、武 汉等一众万亿城市甩在身后。 | | | 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量十强城市(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