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公国际:潍坊市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展望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025-07-25 05:03
(小) 六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摘要 潍坊市 2024 年 GDP 达 8,203.2 亿元,已来到冲击万亿城市的重要关口,作为山东 省第四大经济体,已形成动力装备、高端化工、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产业与特色县域经济 协同发展的格局,整体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但当前面临传统产业能 耗偏高、创新要素配置失衡等挑战。未来需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本地配套率、加强新 兴领域投入等,从而强化区域产业发展,更快实现万亿GDP 增长目标。 正文 一、研究背景 潍坊市是山东省第4经济体,胶东、省会、鲁南三大经济圈的交汇区域。潍坊市位 于山东省中北部,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8,203.2 亿元,在山东省为仅次于青岛、 济南、烟台的第 4 大经济体,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 36,下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 4 区、临朐、昌乐2县、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个县级市,潍坊市以动 力装备、高端化工、信息技术等产业为支柱,县域经济特色鲜明,如寿光蔬菜、诸城汽 车制造及食品加工、青州文旅等。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从市域经济发展来看, 潍坊作为山东省经济第四城,已来到冲击万亿城市的重要关口;从省域发展来看,作为 ...
大规模设备更新首批1730亿落地,哪些仪器/领域收益了?
仪器信息网· 2025-07-25 03:02
导读: 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1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原则,安 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2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筛选。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自2024年启动以来,中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简称"两新"政策)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引擎。进入2025年,政策呈现出"加力扩围"的鲜明特征,不仅资金支持力度空前,覆盖领域也进一步拓宽。 2025年的设备更新政策,在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的基 础上,通过《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 进行了全面深化与升级。核心目标依然是到2027年,实现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七大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 年增长25%以上。2025年的新政在支持力度、范围和方式上均有重大突破。 据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 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 ...
威海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稳中向好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25 02:4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推动数字产业做大做强。硬件方面,进一步整合打印机产能,加速推进宽幅打印机、3D打印机等业务 引进,重点招引感光鼓、多棱镜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积极引进国内自主品牌整机。加快发展绝缘栅双极 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红外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材料及装备,支持企业围绕 汽车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开展专用芯片的开发设计,推动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软件方面,坚持以 应用需求为牵引,支持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开发推广,促进首版次高 端软件研发应用,推进软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争创省级软件名园。 推动"智改数转"扩面提质。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形成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平台生态。强化平台赋能。充分发挥"标杆领路"效应,推动纺织服装、轮胎、 钓具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打造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20个左右,省级以上 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标杆超过80个。深化链式转型。围绕优势产业链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滚 动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程,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进程,推动工业技改项目有序实施。 ...
“融”出幸福味,长株潭一体化加速提质
Chang Sha Wan Bao· 2025-07-25 02:10
上午8时,家住长沙雨花区的王磊打开长沙地铁App扫码过闸,乘长株潭城际铁路赴株洲上班—— 城际铁路与地铁票制融通,让跨市公交通勤更加便捷;同一时间,湘潭市中心医院医生周霞通过共享平 台,调阅患者在长沙的检查检验报告——三市16家三甲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 健康卡"一卡通"就医,让跨城诊疗变得顺畅。 2025年上半年,长株潭一体化引擎加速运转,建设重心从物理联通转向功能互补、政策衔接、人心相通 的深层融合,在产业、交通、生态、民生等领域持续书写"融合新篇"。 产业协同聚动能 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勾勒出都市圈活力图景: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385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 献率达39.6%;长沙以3712.38亿元的体量稳居"主引擎"之位,带动三市齐头并进。 长沙向南发力,融城载体建设加速提质。作为湖南科创高地核心示范区,湘江科学城76个政府投资项目 挂图作战,湘江科学中心全面封顶(计划2026年建成),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今秋开学,白庭 路、科创大道等融城干道及湖南钢铁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同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中试基 地、概念验证中心构建环岳麓山创新生态圈,39个储备项目落地注入新 ...
北京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增加值创历史新高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2025上半年北京市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北京上半 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2%,创历史新 高,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 据了解,北京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均呈现快于一季度的加速增长态势。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35万亿 元,增加值同比增长7%,已连续16个月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1-5月信息软件业实现营收接近1.4 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增长28.8%,规模、增速均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北京聚焦整车及零部件、算力中心等重点领域攻坚突破,上半年工业重点产业完成投资463.3亿元,投 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信息软件业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同比增长1.6倍。 京津冀汽车生态港顺义园等重大项目如期开工,集成电路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工业、 信息软件业两个行业合计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100%,为全市投资升级注入强劲动 能。 此外,北京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也驶入"快车道"。一方面,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深度推进,在氢能通用航 空、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新 ...
GDP冲刺千亿 博罗惠东入选百强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24 23:09
全国千亿县已有62个 百强县是经济压舱石、增长领头雁、工业主战场、创新试验田、富民先锋队。研究报告指出,百强县以 仅占全国约2%的土地面积和7%的人口规模,创造了超10%的GDP总量;以5%的县域数量贡献了县域 26.5%的GDP;贡献县域约30%的二产增加值及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部 县域的40%;百强县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先突破50%大关。 2025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域分布不均。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7席,东部地区优势明显。整体呈现 出"强县强省"特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 前3位。广东百强县均分布在后50位,头部县域能级偏弱。 研究指出,县域经济规模持续增长GDP由2015年的31.6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48.3万亿元。千亿县持续扩 容,2024年千亿县数量增加到62个,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过 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接近150个,竞争不断加剧。 博罗排名6年上升了28位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域 ...
2025年数博会即将举行,数字经济ETF(560800)红盘上扬,近2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24 06:28
截至2025年7月24日 14:00,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82%,成分股财富趋势(688318)上涨 5.51%,指南针(300803)上涨4.13%,卓胜微(300782)上涨3.23%,中芯国际(688981)上涨2.17%,中控技 术(688777)上涨2.09%。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51%,最新价报0.79元。 流动性方面,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2.54%,成交1979.5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3日,数字经济 ETF近1年日均成交2371.86万元。 规模方面,Wind数据显示,数字经济ETF近2周规模增长2520.6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 比基金1/3。份额方面,数字经济ETF本月以来份额增长6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文中 可比基金指跟踪同一标的: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的同类产品。) 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 长11.1%,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1-5月,实现利润总额2162亿元,同比增长11.9%, 在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作用 ...
东莞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8%!外贸保持较快增长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23 15:34
7月23日,东莞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东莞市统计局方面表示,上半年,东莞按照市委、 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全市经济顶住外部压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农产品供给充足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19.22亿 元,同比增长3.5%;林业产值0.11亿元,同比下降17.4%;牧业产值0.58亿元,同比下降4.9%;渔业产 值5.41亿元,同比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90亿元,同比增长0.4%。从产量看,园 林水果产量同比增长33.0%,其中,荔枝产量同比增长283.7%;瓜果类产量同比增长4.5%;蔬菜及食用 菌产量同比增长0.3%。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新动能产业增势较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分行业看,主导产业较快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9.2%,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8%,化工制造业同比增长12.4%。新动能产业增 势较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9.1%,高于全市平均水 ...
著名学者李长亮老师说二线城市崛起大学生就业新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7-23 13:01
一线城市竞争加剧,二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随着一线城市人口趋于饱和、生活成本持续攀升以及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感受到一线城市 就业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二线城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毕 业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前往二线城市发展,以 期在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中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二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多元化 李长亮老师说在近年来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大学生就业的城市选择趋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一线城市 因其经济发达、就业机会丰富而备受毕业生青睐。然而,随着二线城市的快速崛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 毕业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些新兴城市,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新机遇。 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房价、交通、餐饮等方面的消费水平更为亲民,使得毕业 生能够在较低的经济压力下享受生活。同时,二线城市在生态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宜居性, 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品质。这种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有助于毕业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提高生活 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年来,二线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政策扶 ...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五周年 成都都市圈: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川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Si Chuan Ri Bao· 2025-07-23 06:45
2020年7月27日,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揭牌。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当下,成都都市圈正迸发澎湃活力。四川首条跨市域轨 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日均客流量3.04万人次,成都都市圈九大重点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2万亿元,成 德眉资4市近7000家企业跨区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一季度,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1亿元、同 比增长6.2%、占全省48.5%,成为驱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按照规划,成都都市圈要以"两环三射"为主骨架,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 通"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两环"即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成都外环铁路,"三射"则是以成都为 核心,分别向德阳、眉山、资阳放射出去的3条市域(郊)铁路线。 其中"一射"轨道交通资阳线已于去年9月开通,另外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正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成德市域铁 路S11线项目全线所需建设用地均已获批,体量最大的德阳北站较既定工期提前两个月实现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