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江西吉安构建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3 18:00
中新网南昌10月23日电(记者吴鹏泉)记者23日下午从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吉安市政府联合举行的新闻发 布会上获悉,江西吉安构建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当地工业起步较早,播种于"三线"建设时期,奠基于20世纪90年代。吉安市 委副书记、市长王亚联表示,新时代以来,该市提出"6410"总体目标(6就是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先 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6条重点产业链,4就是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汽车零部件和线缆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10就是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年均增长10%左右),深入实施千亿产 业集群攻坚,推动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他进一步介绍,吉安市六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预计今年电子信息可实现营收2400亿元,新材料可达 1100亿元,明年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有望迈入千亿量级,新能源、绿色食品稳步增长。 着眼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江西吉安推动产业加快向高端迈进、终端延伸、集群 发展。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该市"一产一策"推动补链延链 强链,构建分工协作、跨区合作的产业集群。 王亚联举例 ...
创新潮涌天门阔——湖北天门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综述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10-23 09:30
五年,是时间标尺上的一段刻度,也是创新动能从蓄势到迸发的关键一跃。 站在"十四五"即将收官的节点回望,天门这五年,科技创新浪潮奔涌不息——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 增长,到国家级创新平台实现零的突破;从技术合同成交额激增超三倍,到成功跻身省级创新型县 市……天门将"创新驱动"深深镌刻在城市发展的基因里,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 展的"最大增量"。 与此同时,中思微、骐一盛等一批企业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升级的基石。过去五年,该市全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 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的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让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茁壮成 长。 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成势",天门创新主体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 看数量,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十三五"末的不足百家,跃升至207家,增长162%,年底有望突破23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625家,增长超10倍,呈现"井喷式"增长;科创新物种企业从无到有,总量 达到23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科创主体的竞争力持续升级:通格微自主研发的双层导通玻璃基线路 ...
从“给政策”到“给机会”迭代升级 广东为“AI+制造业”精准配对
在此基础上,广东将联合促进中心,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场景的培育和对接全流程工作 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征集发布场景需求"能力清单"和产品服务"供给清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壁 垒,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迭代,为供需对接提供精准指引。 为帮助企业找准智能化改造方向,广东还将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咨询诊断和"建档立卡"服务,摸清企业在 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环节的痛点堵点,分行业梳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实施路径,推动编 制数智化改造指南,为企业部署工业模型和智能体提供科学参考。 在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具身智能训练场成为推动技术跃迁的关键基础设施。曲晓杰介绍,广东正构 建"1+1+N"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即建设1个主训练场和管理中心、1个具身智能示范区、N个细分领域 训练场,有序开放真实应用场景,促进数据流通与标准统一,为具身智能模型的研发与验证提供支撑, 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工程应用。 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和人工智能集聚区,广东如何发挥市场广阔、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 造业企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10月22日,《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 2027年)》新闻 ...
“十四五”期间 厦门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0-23 07:25
这5年,厦门全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3:36.6:63.1。数字经济规模超 50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达30%,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超2.1万亿 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7%。海辰储能、瑞幸咖啡已成长为全球独角 兽,"十四五"期间新培育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千亿元产业链群。 10月21日,福建省厦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厦门这五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介绍"十四 五"时期厦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就情况。 厦门是一座为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凭改革开放而强的城市。5年来,厦门始终牢记嘱托,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实施了《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推动"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 成。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困难考验,厦门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2020年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 从6384亿元增加到8589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人均GDP从12.4万元增加到16万元。厦门以全省 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9%的GDP、26.8%的财政收入、46.9% ...
厦门推动“两个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10-23 07:25
这5年,厦门聚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承接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促进更多科技 成果由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实施1775项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碱性电解水制氢、高性能浮 力材料等近百项产品或技术达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水平;今年6月国内首支九价宫颈癌疫苗获批上市,打 破国外产品十几年的市场垄断。仅今年前三季度就新增2个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此外,厦门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全社会各 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竞相迸发。5年来,厦门率先成立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深化教育 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颁布实施《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科技创新若干规定》等一批地方性法规;近3年每年 都出台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系列重磅政策措施,系统改革科技管理、科技投入、人才引育模式,有力 保障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一体推进、融合发展。同时动态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科技创新和产 业转型升级支持体系,整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创风投基金,新设科创增信子基金,市技术创新基金规 模扩大到500亿元,创新推出"厦研保"科技保险产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厦门是一座拥有"开放基因"的城市。"十四 ...
湖北恩施以绿兴业擦亮生态名片
Jing Ji Ri Bao· 2025-10-23 05:34
经济日报记者 董庆森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锚定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目标,彰显土苗文化、富硒 资源、优质茶叶、凉爽气候、绿色生态五大优势,着力推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 整体提升,以实干实绩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贡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恩施州地区生产总值769.91亿元,同比增长6.3%,1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项居全省前五位。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表示,恩施州要强化支点意识,准确把握 建成支点的战略定位,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 立足大生态 走进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沼气发电机组正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清 洁能源。这个曾经的传统养殖村,通过构建"生物质资源—沼气—电力—肥料"循环体系,实现年处理粪 污3850吨,发电200万千瓦时,成为湖北省首个实现100%清洁能源供应并能离网运行的"绿电村""零碳 村"。 土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灿算了一笔生态账:全村100%清洁能源供电,每年减少碳排放1.2万吨, 同时带动黑猪养殖、梨园种植等特色产业增收800万元。 恩施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人们习惯称其"八 ...
三券齐发!广东出台AI赋能制造业行动方案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23 00:03
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四部分 提出16条政策措施,将推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跃升,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 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一至第五条措施,聚焦强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供给。将以"千模赋能百行"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智 能家电、汽车、机器人等优势行业,建设一批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推动建设工业领域数 据集和工业知识语料库,加强工业数据开发利用。发挥省市合力,通过"算力券"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 算力使用成本。 将培育一批具有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的高价值工业智能体,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予以支 持。依托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先进装备攻关计划、工业互联网协同赋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 业软件、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 第六至第十条措施,聚焦推动工业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将健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诊断—改造—推 广"体系,注重"以诊促改、诊改联动",推动编制细分行业数智化改造指南和典型案例集,为不同细分 行业、不同规模体量的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提供清晰指引。 10月22日上午,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 ...
深圳发布并购重组重磅政策,剑指上市公司总市值超20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3:22
一位长期从事并购业务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并购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愈发注重市场 化运作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并购重组是产业深度、技术高度、生态广度的综合较量,不仅 为企业开辟了快速扩张和转型升级的渠道,助力企业获取技术、人才、市场渠道等关键资源, 也成为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聚焦新质生产力,锚定新兴产业 自去年9月"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主要以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 力并购为主导。 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提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 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 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 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上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实现关 键技术突破。 为何并购重组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10月22日,A股盘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门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的重磅政策。 《方案》制定十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发挥 ...
以创新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Xin Hua Ri Bao· 2025-10-22 23:11
江苏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但也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较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挑战。 ESG理念的系统性嵌入,将推动制造业从单一追求规模扩张,转向兼顾效率与质量、发展与安全的新范 式,将为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提供新视角和可行路径,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突破与跃 升。 绿色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实现根本性重塑 环境维度要求制造业摒弃高消耗、高排放的旧模式,迈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新路径。这不仅关乎合规减 排,更是一场涵盖能源结构、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以及商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 江苏应聚焦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借助ESG标准推动绿色技术创 新与扩散。一方面,攻克高效光伏、大容量储能、碳捕集等关键技术,以零碳目标引领产业变革;另一 方面,推动数智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促使生产能耗和物耗持续降低。 比如,南钢集团通过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绿色产品创新,连续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同时荣获 Wind ESG评级"AAA"及多项权威认证。这种以技术驱动、绿色引领的转型案例,不仅减轻了环境负 荷,更培育了绿色低碳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 喻 骅 社会责任构筑人才与 ...
西部外贸大省变局:渝桂陕前三季度跑出“加速度”
近日,多个省份发布前三季度外贸数据,西部不少省份的表现颇为亮眼。其中,陕西以进出口总值3780.8亿元、12%的同比增速,大幅跑赢全国8个百分 点;重庆、广西的进出口总值增速更是达到12.3%、12.7%。 此外,四川今年前三季度的货物贸易总值为7767.9亿元,增速3.6%,规模稳居全国第八。长期以来,四川凭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优势稳 居西部"外贸第一省"。 渝桂陕为何能在今年前三季度跑出外贸"加速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后发现,这些省份外贸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与东盟等区域经贸合作的持 续深化,另一方面则是新兴产业出口抢眼。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渝桂陕三地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政策与区位优势,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关效率,形 成"政策赋能+通道优化"的双重红利。 王鹏进一步指出,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深化与东盟、中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构建"产业转型+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格局,并通过技 术创新提升出口附加值,推动外贸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增效转变。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占比呈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