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数字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以文惠民、交流互鉴彰显文明的力量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9:07
央视网消息: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这是近期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青铜器修复体验课,有修复专家讲解铜镜的打 磨工序,参与者还可以亲自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 在2025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前,上海博物馆发挥文物修复领域的专业优势,举办了包括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书画装裱修 复技艺等在内的多项非遗技艺体验活动。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魅力,2024年,上海博物馆新建成开放的东馆打破了传统的文物展示模式,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 下,设置了"裸展"。部分雕塑文物没有放进封闭的玻璃展柜,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无障碍的观察文物细节。 此外,博物馆还为参观者们提供了特别的"上手"机会。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釉下彩青花瓷瓶,经过专业评估、特殊保护处理 后,可以让参观者触摸,开创了国内同类展览的先河。 新开放的古代文明探索宫通过"文明传承塔"联通三四两层,让小朋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修复师""研究员"等,近距离接触博物馆工作 人员的日常工作。小朋友可以在田野中挖掘考古碎片,亲手体验文物修复,参与策划、搭建主题展览,更直观地学习知识。 对话世界,交流互鉴。2024年7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也亮相上海博物馆,共展 ...
11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居江苏第一
Nan Jing Ri Bao· 2025-06-06 02:23
文化贸易的繁荣,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领。江苏2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 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南京市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南京也相继出台《南京市促进 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促进南京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 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南京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 案》等专项政策的制定,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了企业"出海"的成本与风险。 在政策的推动下,南京积极培育壮大本地经营主体,宣传、文旅、商务、科技、金融、海关等多部 门加强部门协同,共同推进对外文化贸易工作,打造"一站式"、专业化服务平台,极大激发了企业文 化"出海"的热情。 近日,商务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共同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 业和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其中,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南京艾迪亚动漫艺术有 限公司、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唯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网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11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占全省的31.4 ...
警惕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橡皮擦”现象
3 6 Ke· 2025-06-06 02:08
"数字橡皮擦"现象指的是,在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形态并进行利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应用选择、算法的内在偏见、人为的操作失误 或有意干预、商业逻辑的驱动、乃至数字化标准的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原始文化信息发生丢失,或篡改,或模糊,或过度简 化,或标准化,或在数字语境下被错误解读和替代,从而对文化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独特性造成损害的现象。"数字橡皮擦"就像一块无形的橡 皮擦,在不经意间擦去了文化的某些重要部分,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我们以为数字化是在"备份文明",实际上可能是在"格式化文 明"。 "数字橡皮擦"就像一块无形的橡皮擦,在不经意间擦去了文化的某些重要部分,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我们以为数字化是在"备份文明",实际上 可能是在"格式化文明"。 一、"数字橡皮擦"现象的表现形式与影响 文化数字化本应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与力量,但如果沦为"形式复刻",就会导致创新失去根基,变成一场失去"原力"的数字狂欢。 在文化数字化的进程中,一种被称为"数字橡皮擦"的现象正悄然浮现,给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数字橡皮擦"现象指的是,在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形态并进行利用、传播的 ...
卓易文化将藏品转化为数字资产
Jiang Nan Shi Bao· 2025-05-28 14:15
据了解,今年是卓易文化连续第四次参加深圳文博会。在5月25日举办的"数聚湾区 文链未来"峰会上, 卓易文化与华南版权服务大厅、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签约,共建华南"数版易"版权和IP创意孵化平 台。这标志着由卓易文化创新引领的"电商+(数据)版权+拍卖+交易"融合发展的全链路模式正式落地 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 据了解,自2024年深圳文博会首秀以来,卓易文化创新的全链路模式已引发行业共振,吸引超200家文 化机构和科技企业洽谈合作入驻,先后接待近二十批次省或地方文化产业部门领导的专程考察,并为浙 江龙泉青瓷、云南茶叶、广东非遗及动漫游戏等多地地标产业提供了落地方案与服务。 江南时报讯 拿出手机扫一下就能查到紫砂壶的"出生档案",在深圳文博会现场,"文化数字化先 锋"——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易文化")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的"紫砂·易"平台正式 发布。 此外,由卓易文化打造的"遇见东坡""龙耀丰登""龙德传人"三大全新IP项目也于5月23日正式启动。卓 易文化还携手江苏省文交所、江苏交易场所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及交通银行,联合发布了"国文数字文创 资产交易平台"。 "卓易文化以紫砂产业为模板打造的版权 ...
深化改革推动文化繁荣 创新开放激发文化活力——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综述
Xin Hua She· 2025-05-28 10:44
新华社深圳5月28日电 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本届论坛主 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会人士围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 体系""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繁荣文艺创作"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发出文化 强音,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扎实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凝聚共识力量。 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通 过改革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说,如何构建一支政治坚定、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 胜仗的全媒体人才队伍,已成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命题之一。要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力、科研机 构的技术创新力、媒体的实践检验力深度耦合,形成"需求共研—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的生 态闭环。 以先进技术为驱动,新质生产力正在赋能更多文化内容生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表示,在艺术创作 过程中,恰当使用AI ...
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推出前沿技术成果 聚焦数字化保存 激发消费新活力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27 07:03
除了前沿技术成果外,雅昌还不遗余力地将创新延伸到数字文化产品领域。活动现场集中展示的雅昌艺 数盒子、雅昌百灵等产品,以多元内容与交互设计为载体,将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入数字生活场景, 让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触达大众。而在沉浸式艺术体验领域,雅昌同样不断突破边 界,打造出一系列妙趣横生的互动项目。例如《红楼梦生成式粒子系统》,把画中人物变成百万级的动 态粒子流,开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呈现的新方式,等等。 在本届文博会上,雅昌与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宁波博洋控股 集团、茑屋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平安臻颐年(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画然美育文化创意 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左印视觉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树华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出版集团有 限公司、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知名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围绕文化 全产业链展开,包括文化数字化与数据资产入表和交易、艺术科技与智能应用、文化教育与美育服务、 艺术产业与空间运营等多个方面。雅昌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艺术数据标准化建设,深化技术协同研发 与跨界资源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聚焦 ...
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下)
Jing Ji Ri Bao· 2025-05-26 22:23
通过战略引领、技术突破、生态赋能,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的业绩增长、传播效能、创新能力 和社会责任均展现出显著成长性。近两年,公司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营收从9.17亿 元提升至13.21亿元(增幅达44%);利润总额由569万元跃升至2757万元(增幅达385%)。 大象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超1.62亿次。在中宣部"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榜单中,5 次入围全国省级前十,2024年9月位居第一。 海看网络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海看网络科技(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突出主业、梯次推进、建设生态"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海看 IPTV、海看数字应用、海看产发、海看版权、海看科技、海看投资6大产业板块,形成主业突出、多业 并举、生态健康的发展格局。公司2024年净资产37.0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4亿元,净利润4亿元,利 润率43%。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实现IPO上市发行,截至2024年底,海看股份市值达到102.2亿元。 公司积极打造人工智能AIGC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大系等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齐鲁高清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收官 220万人次参与 文博会再拓“朋友圈”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26 19:28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阮元元)昨日,为期五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 题,紧紧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不断提升国际化、市场化、 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量、国际参与程度等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充分展现了 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本届文博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办展模式,设置8大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共有 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较上届增加265家。主场馆、52个分会场和各相关活动点共吸 引220多万人次参与,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现场展示交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过4000项,交 易功能显著增强。 展会期间,广东省发布多项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礼包,并推出文商旅系列活动,延伸会展经 济链条,释放文博经济的长尾效应。 数说文博会 本届文博会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 主场馆、52个分会场和各相关活动点共吸引220多万人次参与,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 ...
“国家声音资产全产权生态链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举办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5-26 12:29
本报讯 (记者李昱丞)近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深圳文 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国家声音资产全产权生态 链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举办。 目前十家示范基地包括:北京鱼果声景港、陕西西安易俗社声景港、上海音乐疗愈声景港、海南国际声 景港、四川乐山声景港、内蒙古马头琴声景港、山西声景港、河北磁县声景港、广东上品神韵声景港、 广东佛山声景港。 首批示范单位将通过"非遗数字化采集—科技创意转化—交易场景落地"的闭环路径,形成声音资产全产 权生态链的建设与文化数字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在线下,该平台打造区域国别声景文化地标,孵化区域文化声音资产,推动声景资源在公共服务、新文 旅体验、国际传播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进而实现声音资产交易场景替代产品生产。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塞夫表示,"国家声音资产全产权生态链建 设"项目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开启了中国声音资产保护、开发与交易的新篇章,意味着声音资产领域 即将迎来蓬勃发展,也将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另外,在活动上,区域国别声音资产研究院正式成立。该机构以声音资 ...
海看股份入选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海看股份是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广电传媒集团下属骨干企业,是行业领先的互联网科研和视听新媒体 运营机构,先后6次入围中国互联网100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文化科技融合领军企业、山 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领军企业、山东省重点文化企业等。2023年海看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注册制 下首家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广播电视新媒体公司。 深耕IPTV市场,行业首推智能电视一体机。海看股份是山东IPTV集成播控平台独家市场运营主体,用 户数近1700万,集成央视、卫视等高标清信号270余路,点播内容超过40万小时,其中4K超高清视频1.2 万小时,自制原创节目6000余期,是山东省最大的广播电视和大屏网络视听平台。海看股份坚持人民为 中心发展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治理"工作有关要求,为解决目前看电视存在的机顶盒多、遥控器 多、线缆多造成的"操作复杂、看电视难"等问题,海看股份利用"全内置式一体化"技术,在全国同行业 首发推出山东IPTV智能电视一体机,没有机顶盒外观更美观,一个遥控器操作更简单,开机看直播体 验更方便。 5月26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光明日报 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