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新规
icon
Search documents
A股“造假王”黯然落幕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05:25
文|新财域 *ST东方的退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败局,更是市场生态与监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当161亿元财务造假与流动性危机形成双重绞杀,多么光鲜的身 份,也无法阻止企业的快速崩塌。 这不仅是张宏伟个人的滑铁卢,更是中国民营企业野蛮生长后暴露的病灶缩影。 失控的资本游戏 回望**ST东方的资本历程,实际控制人张宏伟的扩张手段堪称"刀尖上的舞蹈"。 这位15岁辍学做泥瓦匠的东北商人,自2017年将主业转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后,逐渐陷入"做大规模-质押融资-继续扩张"的致命循环。 从"东北首家"到资本弃子 2025年4月30日。*ST东方这家曾头顶"东北首家民营上市公司"光环的企业,最后以0.36元/股的价格定格退市。没有退市整理期的缓冲,没有投资者说明 会的解答,近13万股东账户里的股票,直接变成了三板市场的"休眠资产",成为资本市场"退市新规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若将时间拨回五年前,*ST东方的故事曾是资本市场的"模范样本"。2018年借壳上市时,其"农业+高铁"的双主业模式被券商誉为"穿越周期的黄金组合", 股价三年暴涨420%。实际控制人张宏伟从泥瓦匠的出身到身价300亿的"东北首富"的故事,更成为经典的"草 ...
三家公司在退市新规下折戟沉沙
Huan Qiu Wang· 2025-05-08 02:24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7日晚,*ST中程、*ST人乐、*ST恒立三家上市公司同时宣布收到深交所下 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意味着它们将有可能告别A股市场。 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退市新规加大风险公司出清力度的体现,A股"不死鸟"时 代正加速终结。 财务造假, ST 中程难逃一劫 *ST中程的退市,与其长期以来的财务造假行为密不可分。经证监会调查,*ST中程在2017年至2022年 期间,多次虚增或虚减营业收入和利润,甚至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事项。其中,2017年虚增营业收入 高达14.03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92.18%。 最终,*ST中程不仅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更因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被深交 所拟终止上市。 新实控人 " 救场 " 失败, ST 恒立濒临退市 ST恒立的退市之路则更为戏剧性。2024年8月,新实控人石圣平入主ST恒立,原本寄希望于其能带领公 司走出困境。然而,不到一年后,*ST恒立便因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 市风险警示。 *ST恒立未能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最终也收到了深交所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年报 ...
锦州港财务造假屡犯不改 造假多年被审计机构大华无视?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07 10:00
令人震惊的是,锦州港在2024年11月首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处罚后,仍持续造假。值得注意的是,公 司18年至23年年报审计机构均为大华会计事务所,但造假似乎被其无视,多年出具无保留的审计意见类 型。 曾系统性财务造假被立案,虚增利润超1.7亿元 锦州港的财务造假行为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根据中国证监会2024年6月披露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 事先知书》,公司为"做大收入和利润、满足银行贷款需求",通过无商业实质的虚假贸易业务,系统性 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具体来看: 造假规模:2018年至2021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86.2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79亿元。其中,2018年虚增利 润2070.9万元,2019年3899.9万元,2020年4415.7万元,2021年7511.4万元。 造假手段:通过子公司锦国投(大连)发展有限公司控制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的资金流转,形成闭环资 金池。例如,采购资金经大连和境等五家供应商流入锦国投资金池,再通过上海盛辙、舟山丰聚益尚等 公司回流至锦州港,制造虚假贸易流水。 责任认定:时任董事长徐健、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辉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财务总监李挺等高 管为 ...
退市新规显威 首个年报季精准出清经营风险公司
Huan Qiu Wang· 2025-04-30 01:5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退市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年报季接近尾声。一批净利润亏损且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的主板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更有公 司直接面临退市。 数据显示,截至4月29日晚间,触及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的主板公司共有48家,涉及行业以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等为主。这些公司普遍存在亏损 年份较长、主营业务转型未见成效的问题,个别公司甚至面临财务类、规范类及重大违法强制类等多重退市风险。 有业内人士表示,退市新规通过组合指标精准识别"壳公司",加速市场"劣币"出清,推动资金流向盈利稳定、基本面良好的优质企业,同时倒逼上市公司提 升经营质量与可持续竞争力。 4月29日,艾艾精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扣非前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非核心业务收入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线。根据 新规,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艾艾"。 除艾艾精工外,威尔泰、星光股份(现"*ST星光")、四通股份、原尚股份等公司同样因"净利润亏损+营收不足3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退市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的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升至3亿元,加大"空壳僵尸"公司淘汰力度。*ST龙 ...
退市新规后首个年报季 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亮剑”显威
◎记者 祁豆豆 在退市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年报季,新修订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正式"亮剑",将一批净利润亏损且营收 不足3亿元的主板公司精准"圈出",充分揭示这些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羸弱的风险,部分公司因此被实施 退市风险警示(*ST),还有多家*ST公司将直接退市。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9日21时,触发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的主板公司共有48家。初步来 看,触发该指标的公司所属行业以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纺织服饰居多。从公司基本面看,多家公司亏 损年份超过3年,且主营业务多次转型仍效果不佳,个别公司甚至面临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强制 类等多重退市风险。 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凌昊向记者表示,针对主板公司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精准识别"壳公 司",将加速"劣币"出清,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盈利稳定、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同时,退市新规的威慑 力也会倒逼上市公司"提质增效",让更多上市公司专注于可持续性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收紧营业收入指标 多家主板公司"披星戴帽" 4月29日,艾艾精工发布2024年年报,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均为负 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 ...
吉药控股触发“1元退市” 行业六年沉疴集中爆发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4-29 10:45
近日,吉药控股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成为2025年第四家触发退市机制的A股药企。从"化工 +医药"双主业光环到六年累亏超40亿,吉药控股的坠落轨迹,映射出医药行业在政策、治理与市场三 重压力下的生存危机。 吉药控股:从跨界神话到退市样本 吉药控股的退市之路堪称"教科书式"风险暴露案例。2014年,公司通过收购金宝药业切入医药赛道, 但"化工+医药"的协同效应始终未能兑现。公司营收从2018年峰值9.4亿元骤降至2024年不足3.6亿元,六 年累计亏损超40亿元。 2022年,原董事长孙军因涉嫌职务侵占被捕,涉案金额达3.3亿元。管理层动荡直接导致融资渠道断 裂,2024年负债率飙升至161.77%,短期债务与可用资金缺口高达21亿元对480万元。伴随业绩连年暴 雷,公司市值从2015年巅峰期的80亿元缩水至退市前不足5亿元,投资者用脚投票最终触发"1元退市"红 线。 2025退市新规显威,医药板块成重灾区 吉药控股并非孤例。2025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医药行业已现四例退市/拟退市案例,包括大理药业、龙 津药业、普利制药、吉药控股。医药企业退市潮背后,直指三大结构性矛盾。首先是政策冲击未出清, 带量采购 ...
多家公司,“披星戴帽”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29 10:10
近百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密集出炉,A股"披星戴帽"风险集中暴露。 数据显示,4月28日晚,合计有41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4月29日停牌一 天,4月30日起股票简称将发生变更(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加"*ST"或"ST"),同时涨跌幅也将有所变 化。 新"国九条"及配套退市新规的实施,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对A股市场中的绩差公司形成了强有力的 出清压力。 4月28日晚间,超75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业绩,其中,有41家公司因财务未达标、内部控制存 在缺陷等问题将自4月30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2024年是A股退市新规的首个起算年度,退市风险警示(*ST)的触发条件涉及财务类、交易类、规范 类、重大违法类四个主要方向。 从近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来看,多家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因财务未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 示。 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 条"),其中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同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 自今年年初以来,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数量合计达到99家,其中,74家公 ...
年报披露季退市新规显威,20家公司因财务不达标面临风险警示
Di Yi Cai Jing· 2025-04-28 12:14
多数公司触及"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到3亿元"的情形 随着2024年报披露,退市新规威力大显。 据不完全统计,4月28日有6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9日还将有14家被披星戴帽,这20家公司 均触及财务类退市风险,多数公司触及"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到3亿元"的情形。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粗略统计,今年以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中,还有10余家触及"净利润为负且 营收不到3亿元"的情形。另有多家公司因为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还有些公司 预计触及上述情形,可能被*ST。 近年来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面临财务指标、重大违法等情形被强制退市的公司,最终率先被 投资者用脚投出市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财务指标趋严是退市新规核心,财务类退市将成为主流, 2025年预计有30~40家企业因此退市;同时,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同步强化,形成多元退市格局。 他称,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标志着A股从"重融资"向"重投资"转型,通过财务指标、交易规则、违法 惩处的多维约束,推动市场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多数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风险 4月28日,6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 ...
退市首日两度临停,普利制药暴跌73%、可转债跌超18%
Ge Long Hui· 2025-04-28 07:47
4月28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普利制药(股票代码:300630)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证券简称变更为"普利退"。 这家曾因业绩亮眼、股价突破百元的"明星药企",因连续两年财务造假被监管层"一剑封喉",正式成为A股市场又一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盘中暴跌77.51% 4月28日退市整理期首日,普利退便以暴跌77%开盘,盘中因涨幅偏离值触发两次临停。 有股民哀叹:"停牌一个月等来'死刑',复牌后连骨头渣都不剩!" 具体来看,普利退于09时30分因较开盘价涨超30%首次停牌,复牌后跌幅扩大至63%,随后再度因涨超60%二次停牌。截至收盘,股价跌幅近74%,报 0.65元/股,总市值缩水至3.65亿元,较巅峰时期蒸发逾200亿元。 与此同时,普利制药发行的可转债今天上午也出现暴跌,盘中跌幅一度达到33.72%,目前证券简称已变为"普利转退",最新跌幅为18.13%,报76.586元/ 张。 其中,2021年通过虚假销售多计营业收入5.14亿元(占当年披露营收的34.07%),虚增利润2.9亿元(占披露利润的62.06%);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15 亿元(占28.51%),虚增利润3.79亿元(占8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