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

Search documents
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
news flash· 2025-07-08 22:25
大脑一旦"提前变老",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将大幅增加。大脑处于"极度衰老"状态的群体,未来十年 内的患病概率是"大脑年轻"群体的12倍。同时,他们在15年内的死亡风险也高出182%。而"大脑最年 轻"的那一群,死亡风险则下降了40%。可见,大脑是决定健康与寿命的重要"守门人"。(科技日报) ...
新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4种不同发展路径
news flash· 2025-07-08 11:4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E生物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 借助动态时间规整、机器学习的聚类算法等先进算法,分析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健康数据库中近2.5万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结果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一定的疾病发 展轨迹。(智通财经) ...
我科学家揭示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病理机制
Ke Ji Ri Bao· 2025-07-01 00:51
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显示,脉络丛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6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姚永 刚、张登峰带领团队,解析了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脉络丛在发病早期的细胞和分子病理变化特征,为阿尔 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有望推动该疾病的早期干预策略研发。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 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神经退行性疾病》上。 作为脑脊液的分泌组织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包裹着整个神经系统,不仅发挥机械缓冲与支持作用, 还参与神经系统的功能调控以及代谢废物清除过程。 研究还发现,脉络丛中包含多种髓系和淋巴系免疫细胞亚群,且部分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 细胞亚群同时表达增殖信号,表明脉络丛具有"淋巴结样"免疫细胞原位增殖的特性。阿尔茨海默病病理 早期的小鼠脉络丛上皮细胞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表达下调,导致免疫细胞通讯紊乱,引起巨噬细胞 激活。 此外,此项研究发现脉络丛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为后续基于阿尔茨海默病性别差异 的病理机制研究和疾病干预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构建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脉络丛单细胞转录图谱。基于转录组 ...
显著降尿酸!华南农业大学杜冰教授揭秘星油藤的多元功效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6-28 08:34
显著降尿酸!华 南农业大学杜冰 教授揭秘星油藤 的多元功效_南 方+_南方plus "星油藤、美藤 果对降血脂、降 血压、改善干眼 症和阿尔茨海默 病十分显著,陈 皮+叶黄素酯+美 藤果油更 有'1+1+1>3'的 功效。"6月28 日,宁明星油藤 粤港澳大湾区产 业推介暨新品发 布系列活动在广 州举行。活动现 场,国家中药材 产业技术体系岗 位科学家、华南 农业大学教授杜 冰作了《陈皮星 油藤食药价值与 现代康养意义》 专题报告。 星油藤作为药用 植物中的珍稀品 种,其各个部位 都蕴含着独特的 应用潜力。杜冰 介绍,美藤果的 果仁是重要的价 值来源,其富含 高不饱和脂肪酸 与优质蛋白质, 其中不饱和脂肪 酸展现出强大的 健康功效,不仅 能够有效降低血 脂,还对干眼 症、皮炎具有改 善作用,甚至在 阿尔茨海默病的 缓解方面也初显 成效。"美藤果 蛋白中清蛋白含 量颇高,含硫氨 基酸丰富,可广 泛应用于运动饮 料、蛋白补充 剂,在提升人体 免疫力方面效果 显著。"他说。 在所有植物来源 蛋白中,美藤果 的清蛋白含量位 居前列,氨基酸 种类十分齐全, 硫氨基酸和支链 氨基酸的含量也 十分可观。基于 此发现,杜冰教 ...
与认知衰退赛跑,腾讯数字疗法能否破局商业化落地难?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24 07:50
日前,腾讯云官微发布消息称,腾讯自主研发的认知功能训练软件"腾讯脑力锻炼",获批广东省药监局 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即将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帮助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有效改善认知能力。据悉,这 是腾讯的首款数字疗法软件,而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也意味着该款软件被正式认定可用于严肃医疗场 景。 事实上,在认知障碍领域,除了包括认知数字疗法在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外,庞大的患者群体也催生出 巨大的用药市场需求,不过也有头部药企频繁下调新药销售预期。如此看来,当前认知障碍领域的发展 图景更显复杂:一面是千万级患者群体形成的刚性需求,另一面却是商业化路径探索的持续遇阻,种种 现实困境让行业前行之路充满变量。 认知数字疗法赛道扩容与挑战并存 "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信号会提前15-20年出现,根据来自柳叶刀的权威研究有多达40%以上的阿尔茨海 默病是可以在MCI(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临床前阶段等干预的黄金窗口期被逆转及延缓的。"有资深 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目前数字疗法在领域里面,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前期 的"场景搭建"阶段。 "主要的挑战还是在于如何让支付方买单(如保险、C 端、医院等),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商业模 ...
36氪精选:你的大脑里,藏着一个塑料勺?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07:27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 ,作者李承烨 36氪 . 36氪是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提供新锐深度的商业报道,强调趋势和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 人先看到未来。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与36氪开展内容交换合作。将精选36氪的精彩独家财经、科技、企业资讯,与读者分享。 nature发表惊人事实 我们的大脑里可能有个勺子 文 | 李承烨 封面来源 | 日经中文网 在2月份发表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团队,对一批人类尸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 果大吃一惊: 所有样本的 大脑组织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研究团队也比较了2016年与2024年两个年份的样本,发现这8年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上涨了50%。 而塑料的产量每10到15年 翻一番,这一增长趋势与脑内微塑料浓度上涨的趋势完全一致。 这么多的微塑料,是怎么进入到我们大脑中的呢? 第一种显而易见就是吃喝了。海鲜、水产、盐、你吃下的每一口,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夹带私货。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浓度最高的样本中,塑料含量高达7克,相当于一只塑料勺的重量。而且,这些 ...
你的大脑里,藏着一个塑料勺?
36氪· 2025-06-15 02:02
nature发表惊人事实 我们的大脑里可能有个勺子 文 | 李承烨 封面来源 | Pexels 在2月份发表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团队,对一批人类尸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大吃一惊: 所有样本的 大脑组织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第一种显而易见就是吃喝了。海鲜、水产、盐、你吃下的每一口,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夹带私货。 微塑料已经渗透进海洋食物链,哪怕你只是吃一口看起来无害的生蚝,它体内可能也有一个自己的塑料勺了。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浓度最高的样本中,塑料含量高达7克,相当于一只塑料勺的重量。而且,这些微塑料已经深入到了脑组织、血管壁,甚至免疫细胞内部。 研究还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样本中,大脑里的微塑料浓度比普通人高出3到5倍。 虽然研究尚未证明"塑料导致痴呆",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塑料干扰了大脑代谢;二是患病的大脑更容易让这些微塑料趁虚而入。 无论哪种,都应该引起我们警觉。 研究团队也比较了2016年与2024年两个年份的样本,发现这8年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上涨了5 ...
你的大脑里,藏着一个塑料勺?
36氪· 2025-06-14 13:57
nature发表惊人事实 我们的大脑里可能有个勺子 虽然研究尚未证明"塑料导致痴呆",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塑料干扰了大脑代谢;二是患病的大脑更容易让这些微塑料趁虚而入。 无论哪种,都应该引起我们警觉。 研究团队也比较了2016年与2024年两个年份的样本,发现这8年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上涨了50%。 而塑料的产量每10到15年翻一番,这一增长趋势与脑 内微塑料浓度上涨的趋势完全一致。 文 | 李承烨 封面来源 | Pexels 在2月份发表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团队,对一批人类尸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大吃一惊: 所有样本的 大脑组织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浓度最高的样本中,塑料含量高达7克,相当于一只塑料勺的重量。而且,这些微塑料已经深入到了脑组织、血管壁,甚至免疫细胞内部。 研究还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样本中,大脑里的微塑料浓度比普通人高出3到5倍。 很多人没意识到, 微塑料不止存在于食物中,连我们吸的空气也不干净。 研究发现,空气中飘浮的合 ...
探访 | 这款国产“老年痴呆”知名药停产 投资12亿元的新厂也空置了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2 15:11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张益铭 在中国创新药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之际,一款曾因"国人自主研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而名噪一时的明星产品甘露特钠胶囊("九期一"),正陷入停产风 波。 6月12日,"九期一"研发生产企业绿谷(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谷制药")副总经理王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回应,公司已于2025 年5月30日发布内部通知,"九期一"相关岗位已停工停产。停产原因主要是"九期一"的药品注册证已于2024年11月2日到期,且未能如期完成续期审批。目前 监管机构尚未给出明确答复,但企业一直在积极沟通。 此外,绿谷制药方面也书面回应记者,本次临时性调整方案仅限于"九期一"产品线相关岗位。停工员工实发工资将按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社保公积金 正常缴纳。待再审批通过及恢复生产经营后,公司将第一时间恢复原薪酬标准。 绿谷制药公司总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许立波 摄 监管机构尚未给出明确答复,企业一直在积极沟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九期一"早在2024年10月25日就提交了注册证续期申请,但截至目前仍处于"排队待审评"状态。为 何"九期一"迟迟未能完成续期?是 ...
阿尔茨海默病“传奇”药物突遭停产,药企公开回应资金链危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2 12: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有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停产的消息不断。 而实际上甘露特钠货源紧张从半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只是供货量减少,最近半个月则完全断货。在网络 销售平台上,药品价格也因供给问题暴涨,原价为每盒(150mg*42粒)296元的甘露特钠胶囊已经涨到 了每盒830元-1033元,且商品大多显示"已卖光"。 该药附条件获批于2019年,目前应正处于换证阶段,此次"断货"或与换证有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 绿谷制药求证甘露特钠胶囊目前的供货情况,是正常换证导致还是未来直接关闭停产,对方表示暂时不 予回复。 根据绿谷制药近期统计,目前,公司400热线电话及在线平台已收到超过9300名患者的求药需求。此 外,公司也连续收到超过1200位医生给绿谷的建议:尽快保障甘露特钠胶囊的供应,保证患者用药连续 性。目前公司正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审评审批已进入最终阶段,相信患者需求不久后将得到满足。 还有报道称,绿谷制药因现金流极度紧张,已通知全体员工从6月起放假三个月,每月工资降至2600 元。 201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