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偿付能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东方资产旗下财寿险双面承压,中华保险正遇“中年危机”
3 6 Ke· 2025-05-16 01:17
大股东东方资管控股股东变更,导致中华保险集团旗下中华财险与中央汇金实际控制下的大地财险狭路 相逢,谁能技高一筹? 中华保险引以为傲的核心子公司中华财险自身经营现裂痕。既受外部负面因素惠誉评级被撤销,合规频 遭拷问影响。也有内部经营压力,净利波动大,综合成本率高企,投资收益指标处行业低水平;一边发 债,一边大手笔分红,还要兼顾给兄弟险企输血,自身核心偿付能力下滑。 中华人寿长期亏损,近2年保险业务收入规模缩水明显,偿付能力常见不足,资本补充压力大。何时扭 亏是摆在新任董事长邵晓怡面前的一道难题。 惠誉评级被撤销 4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刚确认中华财险"BBB+"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IFS)评级,展望稳定。5月 7日,惠誉就出于商业原因选择撤销中华财险评级行为,引发市场关注。 经了解,惠誉撤销评级的商业原因通常是出于商业决策、信息获取困难或其他商业考量。 惠誉评级等级分类一般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及B级6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代表了不同 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质量。BBB级属惠誉中级信用等级,表示发行人债务违约风险一般,需要发行人关注 财务状况,加强风险管理,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评级等级之一。 老牌险 ...
十年累亏10亿、偿付告急,国联人寿30亿增资能“解渴”么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5 09:56
近期,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联人寿")再度推出增资扩股计划,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据 公司公告,国联人寿本次增资涉及资金规模30亿元。 记者留意到,近两年来,国联人寿曾多次释放增资需求,其背后是濒临红线的偿付能力指标。截至2025 年一季度末,国联人寿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4.74%、103.97%,两项指标逐渐接近50%、 100%的监管"红线"。 除偿付能力"告急",国联人寿的业绩也不容乐观。自2014年底成立以来,国联人寿除了2015、2021和 2024年实现盈利外,其余年份均为亏损状态。此外,管理层的频频变动,也在考验着投资者的心态。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联人寿延续2024年盈利的好态势,实现净利润0.74亿元,这是否 意味着公司将摆脱经营困局?新任总经理赵雪军,将如何带领国联人寿新十年开新局? 到2025年该项指标继续下降。2025年一季度末,国联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3.97%,较上季度末 下降6.8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4.74%,较上季度末下降13.15%。而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可见,国联 ...
大摩周期论剑:交运、房地产、保险行业更新分析及投资建议
2025-05-15 02:01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5月14号星期三欢迎来到又一期的摩根士丹利周期论鉴我是中国基础材料行业的分析师David徐卓凡那么在开始之前我要例行先读一个disclaimer请注意本会议仅面向摩根士丹利的机构客户以及财务顾问本会议不对媒体开放如果您来自媒体尽请推出本次会议随后与我们联系了解进一步详情 请注意本次会议的内容和您的问题可能会被录音那在今天的webcast呢我们首先由交易行业的首席骞雷和大家分享一下上周非常火爆的ChinaFest会议的小节包括这个春秋顺丰和G2等公司 接下来我们由地产行业的首席Stefan和我们聊一下房地产取消预售制度可能对地产开发商以及物管的前瞻风险最后保险业的分析师Rick会做一些近况的更新以及对二季度保险的一个展望那么在会议过程中您可以随时在屏幕左方的提问消息框里向我们发送您的问题 不多做赘述现在我们把时间先交给倩蕾谢谢大家好我是倩蕾那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就是我们上周开China VICE会议包括之前也是一级报其实是在4月底集中的这个出完了给大家讲一下就是我们从这个 易记报和ChinaBank会议之后所了解到的一些行业的新的变化吧我觉得比较着重可以提醒大家的是航空因为我们觉得航空跟市场聊下来还 ...
超2000亿入市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持续扩围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200亿元鸿鹄基金二期、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近期保险资金的一系列重磅动作显示,第二批保险资 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速落地。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达 1620亿元。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 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 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那么此次风险因子的调整能够带来多少增量险资? 风险因子调整有望撬动千亿增量资金 李云泽在发布会上指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 市、稳市力度。前期,开展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上个 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 李云泽披露: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 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 监 ...
无锡国资组团注资30亿“解困” 国联人寿再战转型
近日,国联人寿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拟增资扩股约25.59亿股,新增的注册资本金由8家无锡地方国资公 司出资。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人寿")的增资事宜有了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联人寿本次增资涉及资金规模30亿元。其中,国联人寿第一大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国联集团")增资10亿元,其余20亿元由引进的7家新投资方出资。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国联人寿偿付能力持续下滑接近监管红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综合 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3.97%,较上季度末下降6.8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4.74%,较上季度末下降 13.15%。此外,开业超过10年的国联人寿,仅在2015年和2021年、2024年实现微利。 通过此次增资,无锡国资方面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强,其他8家老股东未参与此次增资,因此持股比例均 被不同程度稀释。不过,上述增资扩股事项尚待监管批准后才生效。 记者向无锡国联集团、国联人寿分别致函了解增资以及未来经营规划,国联人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 示,目前暂时不便回应。 引入7家新股东 无锡国资比例上升 公开资料显示,国联人寿 ...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提上日程
Core Viewpoint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ccelerating capital replenishment for large commercial banks and insurance groups to enhance their resilience against market shocks and improve their service capabilities in high-capital consumption areas like disaster protection and pensions [1][2]. Group 1: Capital Replenishment Mechanism - The capital replenishment work for large commercial banks is being expedited, and capital replenishment for large insurance groups is also on the agenda [1]. - Supporting capital replenishment is a common expectation with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s it helps to mitigate uncertainties arising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2]. - The core solvency adequacy ratio and comprehensive solvency adequacy ratio of China's reinsurance sector exceeded 300% as of the end of Q1 2025, indicating strong solvency [2]. Group 2: Benefit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 Central state-owned insurance groups are expected to be the first beneficiaries of the capital replenishment policies, as evidenced by the issuance of special government bonds to support major banks [3]. -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has previously increased capital for large insurance groups, such as a 2.5 billion yuan increase for China Taiping in 2023 [3]. Group 3: Diverse Capital Supplementation Methods - Capital replenishment for insurance companies is expected to adopt more diversified methods, moving beyond traditional debt issuance [4]. - Since 2020, listed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issued approximately 899 billion yuan in perpetual bonds and 1,590 billion yuan in capital replenishment bonds [4]. - Future capital replenishment may include methods such as equity financing, strategic investor introduction, and encouragement for issuing capital replenishment bonds [4][5].
175家险企相继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4家险企仍“亮红灯” 3家险企退出“差生”队列
Jin Rong Shi Bao· 2025-05-08 02:04
偿付能力是险企经营发展的生命线,亦是监管评估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2025年一季 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保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变化情况随之出炉。 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30日,已有175家险企相继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 有4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另有3家险企相关指标好转,退出"差生"序 列。 4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 按照监管要求,险企偿付能力达标需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指标: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 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从175家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险企相关指标数据来看,所有险企均满足前两大要求,即核心和综合偿 付能力充足率在合格线以上。然而,仍有4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 具体来看,在寿险公司方面,华汇人寿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财险公司方面, 华安保险、安华农险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类,亚太财险则为新增不达标公司,该 公司2024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四季度降至C类。 其中,华汇人寿已连续12个季度被评 ...
险资长钱“三箭齐发”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07 17:56
业内人士表示,风险因子降低,意味着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资本消耗降低,对应着偿付能力充足率提 高,这为后续进一步增持股票和投资操作提供了更多空间。 据中泰证券非银团队测算,仅以沪深300成份股为例,假设本次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 调10%,在50%沪深300成份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最低资本为364亿元,若全部 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达1349亿元。如果不增配股票,则改善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1.4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记者刘敬元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再迎实质利好。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充分发挥保 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的作用,加大入市稳市力度,下一步将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 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 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 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其中,关于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的调整备受业界关注。这一调整将惠及所有投资股票 ...
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长期投资再批600亿,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5-07 11:07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 长期投资再批 600 亿,股票风险因子下调 10% 事项: 2025 年 5 月 7 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 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 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评论: 行业研究 保险Ⅲ 2025 年 05 月 07 日 推荐(维持)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徐康 电话:021-20572556 邮箱:xukang@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18060005 联系人:陈海椰 邮箱:chenhaiye@hcyjs.com 行业基本数据 | | | 占比% | | --- | --- | --- | | 股票家数(只) | 6 | 0.00 | | 总市值(亿元) | 27,440.85 | 2.80 | | 流通市值(亿元) | 18,928.15 | 2.43 | 相对指数表现 | % | 1M | 6M | 12M | | --- | --- | --- | --- | | 绝对表现 | -2.1% | -12.2% | 26.2% | | 相对表现 | -0.7 ...
156家险企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3家成功“摘帽”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6 16:42
近日,保险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偿付能力情况也随之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 截至5月6日,已有156家保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情况。其中,5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均是由于风险 综合评级不达标。 对此,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 示,在风险综合评级较低的保险公司中,公司治理方面,"三会一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 层)的运作不规范、董监高的履职存在瑕疵、关联交易占比高或披露不全等问题较为普遍。风险综合评 级是监管机构基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公司治理和各类风险相关指标的表现得出的综合评判结 果,因此,保险公司除了要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安全水平之上外,还需要针对公司治理和各类风险的 具体指标和管理内容,落实监管要求,提高管理效果,才能获得较好的评级结果。 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是主因 根据监管规定,险企偿付能力达标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 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风险综合评级水平在B类及以上。其中,风险综合评级由监管部门 评定,险企在每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最近两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通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