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变暖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稿|北半球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全球变暖影响日趋凸显
Xin Hua She· 2025-06-30 06:13
6月以来,高温天气席卷北半球多国,各国气象和卫生部门呼吁民众注意防暑降温。多国专家接受 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加速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频繁、更强烈,且夏季高温来得越 来越早,多地同时经历极端高温也变得更为常见。因此,各国政府不仅应加强预警、帮助民众应对高温 天气,从长远看更需积极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特稿|北半球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全球变暖影响日趋凸显 新华社记者 多国遭遇高温"烤"验 虽然刚入夏不久,北半球多国已遭遇高温天气。意大利卫生部发布的27日至29日高温预警显示,该 国主要城市迎来大范围高温天气,罗马等多个城市为连续3日高温红色预警。高温红色预警表明天气状 况"紧急",可能对包括健康和活跃人群在内的一般民众造成负面影响。 法国公共卫生署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该国本土夏季高温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3700人, 占同期全因死亡人数的2%以上,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 赫研究所估计,仅2024年,德国就有约3000人因高温相关原因死亡。 因此,专家呼吁各国积极行动,应对越来越频繁的高温天气。德国气象局新闻发 ...
北半球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专家称全球变暖放大热穹顶效应
news flash· 2025-06-30 05:42
金十数据6月30日讯,6月以来,高温天气席卷北半球多国,各国气象和卫生部门呼吁民众注意防暑降 温。多国专家表示,随着全球加速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频繁、更强烈,且夏季高温来得越来越 早,多地同时经历极端高温也变得更为常见。因此,各国政府不仅应加强预警、帮助民众应对高温天 气,从长远看更需积极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新华社) 跟踪全球极端天气动态 +订阅 北半球多国遭遇高温天气 专家称全球变暖放大热穹顶效应 ...
希腊雅典附近野火得到控制 热浪仍将继续
Xin Hua She· 2025-06-28 11:25
当局下达的疏散令覆盖5个地区,警方已帮助40人撤离。连接雅典与旅游胜地苏尼翁的一条海滨公 路部分路段双向关闭。 这场野火起火点据信位于有人居住的区域,在强风助推下蔓延。消防部门27日说,火势已经得到控 制。当地官员季米特里斯·卢卡斯告诉媒体记者,野火导致多处房屋受损,具体损失尚待统计。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希腊首都雅典附近区域26日燃起野火,当地政府紧急疏散人员并关闭一条海 岸公路部分路段。截至27日,这场野火已得到控制。 希腊近日遭热浪侵袭,气温接近40摄氏度。消防部门发言人瓦西利斯·瓦斯拉科扬尼斯在26日举行 的记者会上说,野火在雅典以南一片海滨地区蔓延,12架消防飞机投入灭火,另有12架直升机为130名 消防员提供空中支持,海岸警卫队也出动一艘消防船协助灭火。 天气预报显示,本轮热浪预计持续至周末,整个雅典地区和多个爱琴海岛屿仍面临野火风险。爱琴 海东部的希俄斯岛22日出现野火。强风推高火势,造成停电,岛上多个区域下达疏散令。数百名消防员 耗时四天才控制住火势。一名女子因涉嫌丢弃烟头引发火灾而被捕。 希腊通常每年5月开始进入野火季。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高温、干旱、强风等天气更常见,推高 野火发生的频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中国2024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
Yang Shi Wang· 2025-06-27 05:49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于增多、增强,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1961~2024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 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1℃,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2024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 较常年值首次高出1.0℃,为1901年以来的最暖年份。1961~2024年,中国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 呈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 气候风险指数明显偏高。2024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1961年以来最高。 (二)水圈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消息,6月27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候变化蓝 皮书(2025)》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显 著加速。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增暖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极端天气气候 事件趋多、趋强。2024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损失量、中国沿海海平面 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 (一)大气圈 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最近10年 (2015~ ...
【中国新闻网】研究发现高氧环境下全球变暖仍可导致海洋缺氧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5 01:58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吉涛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发 现,正如晚古生代大冰期一样,人类在当前的冰室气候和高氧化状态下,全球变暖依然可能会导致广泛 的海洋缺氧。 相关研究成果于当天发表在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自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室气候时期。该 时期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跨越了从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到未来高碳排放情景预期的范围,而大气中的氧气 水平则达到整个地球历史的峰值。 这种异常高氧环境可能与海洋、陆地动物的巨型化现象息息相关,也可能是触发从石炭纪中期至二 叠纪早期海洋生物大辐射事件的一个原因。尽管地质记录、生物化石证据以及生物地球化学模型重建均 支持当时大气含氧量升高,但关于高氧大气与冰室气候下的海洋氧化还原环境是如何演化而来,仍然缺 乏直接证据。 该研究团队对贵州罗甸盆地3.1亿年至2.9亿年前的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开展研究,同时结合该研究时 段的碳同位素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以及火山活动、植被演化等地质事件,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 型等,综合研究了该时段的全球碳循环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 科研人员发现,在整个研究时段,海洋中 ...
全球变暖让2500万美国人更加难以入睡
财富FORTUNE· 2025-06-24 12:4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larming connection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crease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highlighting that rising temperatures can exacerbate this common sleep disorder, affecting both health and economic productivity [1][5][9]. Group 1: Health Implications -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ffects over 25 million adults in the U.S., characterized by repeated breathing interruptions during sleep due to relaxed throat muscles [1][2]. -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re linked to a 45% higher probability of experiencing OSA on certain nights [1][2]. - Untreated or severe OSA can lead to serious health issues, including dementia, Parkinson's disease, 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otentially shortening lifespan [5][6]. Group 2: Economic Impact - The study estimates that the rise in OSA prevalence due to global warming will result in a loss of 30 billion USD in productivity and 68 billion USD in health deterioration costs globally [1][7]. - In 2023, the increase in OSA cases led to an additional 25 million days of absenteeism across 29 countries, translating to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7][8]. Group 3: Research Findings - The research analyzed sleep data from 116,620 participants across 29 countries over three and a half years, using FDA-approved monitoring devices to establish the link between daily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nd OSA [2][3]. - The study warns that the sample may underestimate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burdens, as it primarily includes participan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air conditioning, leaving low-income groups underrepresented [8]. Group 4: Future Projections - With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expected to rise by 2.1°C to 3.4°C,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high temperatures on health are likely to worsen [9][10]. - Without effective policy measures to combat global warming, the burden of OSA could double by 2100 due to rising temperatures [10].
全球变暖竟让海洋缺氧 3亿年前气候状态警示危机
Yang Shi Xin Wen· 2025-06-24 04:54
△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质事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地球化学记录。 △基于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的碳-磷-铀模型结果及其与相关地化指标的对比。 尽管此时大气—海洋整体氧化水平很高,但间歇性的巨量碳排放也可以引起重复发生的气候变暖和海底缺氧,导致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4%—12%,甚 至可能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停滞或下降。 △石炭–二叠纪之交古地理与华南罗甸盆地纳庆剖面柱状图。 这项研究表明,在当前的冰室气候和高氧化状态下,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广泛的海洋缺氧。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气候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 机制,为预测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吉涛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联合南京大学、美国、新西兰、丹麦等国内外同行,近期开展 的一项关于高氧环境下全球变暖对海洋影响的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4日在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 △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大气成分与海洋氧化状态。 距今3.6–2.6亿年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自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室气候时期。这一时期,大气 ...
大国院士丨追沙院士——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
Xin Hua She· 2025-06-17 08:52
风和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沙尘暴,是很多北方人共同的记忆。 有一位院士,为了研究沙尘暴及其背后的大气科学原理,带着团队一次次"追着沙尘跑",在恶劣的环境 中取得了大量学术成果。 0:00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论文写在最艰苦的地方,成果一定是世界一流" 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或许还有印象。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他和团队奋战3个月,做出了世界上首 个"全球疫情预测系统",每十天更新预测结果,"准"到登上微博热搜。 1978年,黄建平考入南京气象学院(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投身大气科学研究。毕业后,黄建平先 后进入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兰州大学工作和学习,成为兰州 大学首位气象学博士。 博士毕业后,黄建平到国外继续深造。2002年,他收到导师丑纪范院士的一封长信,信中写道:"如果 可以,希望你能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为国工作。"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家黄建平。 他总说,"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往哪个方向去做科研。" 本期《大国院士》对话黄院士,一起听听他扎根西北,把学问写在西北大漠里的故事。 1 2003年,怀揣着"为国做科研"的报国激情,黄建平回到兰州大学,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温暖的春天。
news flash· 2025-06-09 15:3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温暖的春天。 跟踪全球极端天气动态 +订阅 ...
每日机构分析:5月21日
Xin Hua Cai Jing· 2025-05-21 13:39
摩根士丹利:上调美国股票和主权债券评级,美元走弱趋势持续 荷兰国际:英国4月份通胀数据高于预期,不排除英央行8月降息的可能性 星展银行:泰国第一季度外部需求增长加速,未来贸易政策对出口商至关重要 德国汉堡大学地球系统研究和可持续性中心指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高温与干旱同时发生的概 率将显著增加,这将导致世界主要粮食产区面临的气候风险进一步升级。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量气候模 型数据发现,如果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达到2摄氏度,相比升温1.5摄氏度的情况,全球主要玉 米种植区同时遭遇极端高温和干旱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表示,英国4月份的整体通胀年率从3月份的2.6%上升至3.5%,超出了经济学家普 遍预测的3.4%。尽管通胀数据高于预期,不应排除英国央行在8月份进行降息的可能性,考虑到与税收 相关的扭曲因素,当前的英国数据似乎不足以完全忽视8月份下调利率的可能性。潜在的服务业通胀趋 势仍在改善中,而服务业通胀的飙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是一次性因素的影响。 星展银行经济学家指出,由于美国关税前期的提前下单,泰国在第一季度经历了外部需求的增长加速。 这表明一些进口商为了规避未来可能增加的成本,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