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多样性

Search documents
守护北部湾“海洋活化石”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27 02:43
the g pro k /02 1 1 NEW i t p the first 201 - 2 8 8 7 the la t 1 1 1 1 1 1 1 67 the state STERN r - 2 caree the t 114 P 00 and the may A H A 1993 and the state of Y 2 11 11 the first 127 197 G p 15, 2017 unning may and / 1/2/20 F A 6月20日是国际鲎保育日。鲎是拥有4亿多年历史的"海洋活化石",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焦点之一。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四 所)连续多年开展北部湾鲎资源调查,为保护这一珍贵物种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北部湾鲎资源调查。海洋四所供图 依托科技部"北部湾资源环境综合调查"项目,海洋四所科研团队在北部湾沿岸的关键区域,如沙田、竹林等已知鲎栖息地,建立了长期、系统的监测网 络。通过持续的野外调查与数据积累,科研人员得以精准掌握鲎种群的数量动态、分布规律及栖息地变化,为科学评估其资源状况,制定针对性保护策略奠 定了不可替代的数据基石。 今年,海洋四所 ...
全球变暖竟让海洋缺氧 3亿年前气候状态警示危机
Yang Shi Xin Wen· 2025-06-24 04:54
△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质事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地球化学记录。 △基于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的碳-磷-铀模型结果及其与相关地化指标的对比。 尽管此时大气—海洋整体氧化水平很高,但间歇性的巨量碳排放也可以引起重复发生的气候变暖和海底缺氧,导致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4%—12%,甚 至可能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停滞或下降。 △石炭–二叠纪之交古地理与华南罗甸盆地纳庆剖面柱状图。 这项研究表明,在当前的冰室气候和高氧化状态下,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广泛的海洋缺氧。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气候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 机制,为预测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海洋环境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陈吉涛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联合南京大学、美国、新西兰、丹麦等国内外同行,近期开展 的一项关于高氧环境下全球变暖对海洋影响的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24日在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 △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大气成分与海洋氧化状态。 距今3.6–2.6亿年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自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室气候时期。这一时期,大气 ...
携手保护蓝色星球共同未来(国际视点)
Ren Min Ri Bao· 2025-06-15 21:51
6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举行,汇聚了来自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余 名代表。大会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发布《尼斯海洋行动计划》,呼吁各国采取紧急行动,携 手保护蓝色星球共同未来,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受到与会者积极评价。 海洋健康状况"亮红灯" 最新发布的全球首份年度海洋健康评估报告《海星晴雨表》,对海洋健康状况发出了全面警报:自1901 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约23厘米,2024年再创新高;同期,海洋热含量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 平,海面温度较此前纪录上升了0.25摄氏度,加剧极端天气的同时也加速了海水酸化。与此同时,海洋 生物多样性持续遭到破坏,目前已有1677种海洋物种濒临灭绝,44%的珊瑚礁物种濒危,活体珊瑚覆盖 率在过去150年内近乎减半。 这一切剧烈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2024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估达374亿吨,海运排放同比 增长2.7%;全球超过1/3的渔业资源正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且这一比例每年仍以约1个百分点速度上升; 2023年全球塑料产量高达4.1亿吨,塑料废弃物已占水体垃圾总量的八成以上。随着沿海人口增长,沿 ...
综述丨联合国海洋大会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
Xin Hua She· 2025-06-14 08:35
法国总统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使奥利维耶·普瓦夫尔·达沃尔在大会闭幕总结发言中说,预计到今年9 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前将有70份批准书,从而使"协定"生效,并可能将在2028年举行"协 定"缔约方第一次正式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表示,与十年前相比,现在海洋治理领域已经获得大量关注, 相信在这届海洋大会之后,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补贴协定》等方面都会取得进展。他强调了 到2030年实现对全球30%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目标。 新华社法国尼斯6月13日电 综述丨联合国海洋大会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 新华社记者邢建桥 乔本孝 罗毓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9日至13日在法国尼斯举行,大会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发布《尼斯海 洋行动计划》,为全球海洋治理提出方案。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 本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大会探讨了如何解决全球海洋面临的过度捕捞加 剧、气候变化影响,以及不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模式等问题。 在13日举行的会议闭幕式上,各方通过《尼斯海洋行动计划》。该计划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我们的 海洋,我们的未来:团结起来采取紧急行动 ...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闭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4 00:42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14个目标是"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宣言就此专门指 出,"可持续发展目标14"是获得资金最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加快全球海洋行动需要大量可用资 金,并履行相关政府间协定下的现有承诺和义务。 根据相关日程安排,大会主要活动除了开闭幕式、全体会议外,还包括十次海洋行动专题小组讨论会。 这十次海洋行动专题小组讨论会的讨论议题包括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增强与 海洋有关的科学合作、知识、能力建设、海洋技术和教育;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14"的海洋行动筹集 资金等。记者注意到,十次讨论会均形成相关文件,共计百余页,简明扼要阐述了讨论议题现状及解决 方案。 会议的亮点之一是推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 持续利用协定》正式生效的进程。条约需要获得60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法国总统 马克龙在会议期间透露,目前已有50国提交批准,另有15国作出批准承诺。 本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会期为6月9日至13日,共吸引1.5万名与会者。法 国官方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够使海洋成为全球优先事项之一 ...
新闻分析|在世界海洋日展望联合国海洋大会三大看点
Xin Hua She· 2025-06-08 11:15
新华社巴黎6月8日电 新闻分析|在世界海洋日展望联合国海洋大会三大看点 新华社记者罗毓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联合国呼吁"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本月9日至13日,第三届联合国海 洋大会将在法国尼斯举行,总主题是"加快行动,动员所有行动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这次大会将 从哪些方面推动保护海洋? 先来了解大会的基本情况。本次大会是2025年联合国支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 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别会议,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前两届大会分 别于2017年在美国纽约和2022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 大会将聚集来自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私营部门等的代表,共同评 估与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4相关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已采取的行动。大会期间将举行10场全体会议、10 场海洋行动专题论坛,还将在尼斯举行一系列边会。 《世界报》报道说,马克龙呼吁继续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我们许多人正 努力推动《渔业补贴协定》能在尼斯生效"。 最后一个看点是"3030"目标的推进。2022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 各国达成"昆明 ...
四十载劈波斩浪:以监测之力护航海洋强国梦——回望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发展40年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6 01:27
海上监测先锋队乘坐快艇开展海水监测。 四十载赓续初心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铁军展现忠诚担当 时间回溯到1985年。这一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在北海市海洋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广西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站,负责全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这是广西海洋站的前身,标志着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正式起步。 "40年来,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开荒拓土',强基础,建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能 力。"广西海洋站副总工程师何岩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深耕了37年,对广西海洋环境监测的故事如数家珍。 亿万年沧海桑田,形成北部湾的美丽与富饶;四十载栉风沐雨,展现广西海洋生态监测的使命与担当。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领导下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四十载锲而不舍坚 守,基础建设由"弱"到"强",人才队伍由"少"到"壮",忠诚守护着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域生态安全,支撑保障着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 续改善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广西已经初步建成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形成陆海统筹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