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

Search documents
杭州高新区(滨江):“三链”融合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Ren Min Ri Bao· 2025-06-05 21:41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创新打造"先锋滨·链事 荟"党建品牌,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深度融 合,推动区域经济蓬勃发展。2025年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75.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202.4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为全市第一。 建强组织体系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织密建强组织体系。区级层面成立智能物联产业生 态圈综合党委,将经信、科技等12个职能部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8家科研、金融机 构紧密联系,通过季度协调机制,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协调重大事项;下设各产业链党委,吸纳链主企 业、中小企业等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代表,以每月例会形式研究链上企业需求,共商解决对策。 如今,产业链党委积极发挥"统上下、联四方"枢纽作用,按"定期、轮值、共享"原则,每季度围绕不同 主题,由链主企业或龙头企业承办开展全链活动,逐步实现由"政府引导"到"市场主导",推动企业间深 度合作。2024年,全区围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举办 产 ...
筑牢长三角“双链”融合发展的法治屏障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1:03
□ 杨宇琦 高质量推进政府立法项目,加强对"双链"融合发展所涉内容的立法研究与保护,为"双链"融合提供坚实 的法律保障。 开展协同立法,维护区域发展的共同利益。以立法形式明确长三角区域"双链"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 原则等,为"双链"深度融合筑牢法律屏障。具体立法层面,针对跨区域、跨地区、跨行政边界的综合治 理和协同管理,借鉴《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制定《长三角产业促 进法》《长三角产业促进条例》等跨省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法规,以系统集成、区域治理共同体的 面貌为优化企业运营环境、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供支持。同时,各地政府应加快完善管理政策,有效提 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科创融合积极性。如《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长三角科技创新 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等强化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衔接,确保法律法规落地生根。 在信息共享与规则互认中提升法律服务质量 长三角区域"双链"融合,还应强化信息共享,落实规则互认机制,以高效率、便捷式的法律服务,不断 提升立法质效,并增强各级各类主体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效率和执法自觉。 构建跨区域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强化协同保护。围绕长三角区域"双链"深度融合 ...
长三角区域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0:57
□ 葛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 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具有重 大战略意义,必须科学部署、精准施策。 长三角地区城乡发展布局须整体规划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整体规划其城乡发展布局 是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这不仅是空间重构的过程,更是制度革新与理念升级的过程,亟需通 过系统性、前瞻性的空间重构,构建起"城市群—都市圈—县域—乡村"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推动城乡 要素双向流动、功能互补共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体规划。 长三角地区城镇密集但分布不均,导致"大城市病"与"小城市萎缩"并存。整体规划需打破"一城独大"模 式,培育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特色小镇—乡村社区"多层次网络。可推动 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深度融合,促进近沪城市如苏州、无锡、南通与上海的同城化发 展,实现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针对小城 ...
让科技软服务创造发展硬实力
Jing Ji Ri Bao· 2025-05-31 22:02
近日,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强主体、优生态、提 能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目标,推出了一揽子支持举措。在制造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 迈进的关键阶段,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局面具有重要牵引 作用。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达成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目标,必然需要高水平的现 代服务业与之相配套,相关服务配套门类要做好对技术创新重点环节的支撑。科技服务业与技术研发、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孵化、成果转化等密切相关,其业态中的很多门类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领域。 科技服务业发展得好,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地进行融合,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推动力也会倍增。 相反,缺少高水平科技服务业支撑的制造业,也将卡在产业发展的"平台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 升的速度、效率都将大打折扣。 从产业竞争格局看,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当前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维度。科技创新日新月 异,背后是各类业态在技术推动下的加快融合、相互促进,谁抓住了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在 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实现产 ...
双链融合 锻造新型储能新质生产力
Yang Guang Wang· 2025-05-30 02:05
5月25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程——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文山州投产运行,实现了多种新 型构网储能技术的"一站运用"。 这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2024 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快速发展 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下,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的关键技术。 储能产业"崛起",湾区勇当"先锋"。置身能源新时代浪潮,锚定新型储能这一"制造业当家"战略性支柱 产业,大湾区如何通过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锻造新型储能新质生产力?从多技术引领到多场景 应用,从本质安全到数智化运营……一幅大湾区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深研技术 赋能产业发展 破解调峰难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充电宝"。近年来,随着氢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佛山用电 负荷不断攀升,且峰谷差较大,白天负荷高峰时用电紧张,夜间负荷低谷时却又存在盈余。如何才能既 保证电力的可靠供应,又能不造成电能浪费? 自建设至今,宝清储能站见证、承载 ...
顺义有了“飞机4S店”
Xin Jing Bao· 2025-05-27 11:45
此次获批的两家企业呈现"主链+配套"的互补格局。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作为罗尔斯·罗伊斯公 司中国内地首家、全球第四家遄达系列发动机大型维修服务商,将填补中国大陆地区在罗罗遄达系列航 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海德罗航空设备(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则作为航空地面支持设备领域 的龙头企业,为发动机维修企业提供特种工具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二者形成"核心维修+配套保障"的 协同模式,将大幅优化运营效率。 "我们将以试点开展为契机,持续聚焦核心产业,依托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试区、综合保税 区等开放平台叠加的优势,持续壮大航空保税维修业务规模,进一步推动形成广泛协同、互联互促的航 空服务创新链,汇聚全球优质发展资源。"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新获批的保税维修资质,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正加速推进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战略布局。 公司将以高效运营、数字引领和全球服务为核心目标,构建涵盖发动机检测、维修、翻新的全流程服务 体系,不断提升企业实力和品牌形象,打造综保区标杆企业。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首台遄达700发动机 进场维修。 新京报讯 据"北京顺义"微信公众号消息,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企业北 ...
重磅签约!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与SLD中检达成实验室项目合作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5-16 14:38
当前,实验室建设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概念验证、中试验 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并将实验室作为 "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的重要抓手。 近日,SLD中检和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达成了实验室项目设计合作,其设计方案结合CNAS实验室认可评审 要求和实验室相关设计规范,助力打造集科研、转化、验证于一体的高标准创新平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 新动能。 政策赋能与产业需求的双向驱动 概念验证平台实验室的建设,正是响应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概念验证项目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该方案明 确提出通过资金支持、基金对接等方式,加速前沿技术从 "实验室" 到 "产业化" 的转化。 企业关系: 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协同典范。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 SLD中检在实验室规划、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清华大 学及河北本地科研团队提供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支撑,推动更多 "硬科技" 成果在石家庄落地生 根。 智能绿色实验室赋能河北创新发展 在此背景下,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与 SLD中检的合作具有双重战略意义: 政策契合性: 项目响应国家 "十四五" 实验室建设规划 ...
巨亏下达安基因董事会再度大换血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2 06:53
智通财经记者 | 李科文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5月10日,达安基因发布第八届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会议以7票赞成,2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了达安基因第九届董事会换 届议案。 黄志征、韦典含、朱琬瑜、陈宏威、张为结、梁志坤成为达安基因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除韦典含外,第八届董事会其余成员全部被替换,其中 也包括现任董事长薛哲强。 薛哲强其实也来自达安基因大股东广州金控,因此,替换薛哲强也是大股东层面的决定,薛哲强对此并无反对意见。而黄志征、韦典含、朱琬瑜、陈宏威、 张为结都来自广州金控背景。梁志坤则来自达安基因内部,也是未来董事会唯一技术背景出身,是达安基因体外诊断研发平台总监。 但是,这次换届还是暴露出广州金控入主达安基因后,股东与旧管理层的不和谐。此次换届,两张反对票来自黄珞与张斌。这两人都已在达安基因管理层任 职超10年。 二人认为新一届董事会及经营团队"高度同质化,以纯金融背景为主",缺乏具有体外诊断(IVD)行业前瞻技术与商业战略能力的领导者。 在持续的产品降价和竞争压力中,和同类公司相比,达安基因却走了一条与行业众多企业都不相同的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实际上 ...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5-11 18:27
@@@@ @ @ @ @ o 曾凡银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 曾凡银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一是高铁"超级环线"经济。2024年6月,"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首条环线正式开通运营,串联起上海、 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沪苏浙皖首次借由环线列车产品连线成"圈",轨道 上的长三角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高铁"超级环线"以区域内人流带动物流、信息流、技术 流、资金流、项目流、商流、文旅流的畅通,促进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由地理上的"空间一体化"向跨 越时空的区域内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功能一体化"迈进,从"跨界"到"无界"的同城化协同发展,给区域 经济发展带来多重效益。同时,高铁"超级环线"还串联起沪宁、宁蓉、京港、宁安、池黄、杭昌、沪昆 等7条高铁线路,将促进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区域融合发展。 二是科创(产业)"超级环线"。它由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武)产业创新带由都市圈、产业创新 带、科创走廊演变构成。目前,上海市松江区与杭州、合肥等8市签约共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上 海市普陀区牵头的南京、泰州等"七市一区"打造沿沪宁 ...
上海国投总裁戴敏敏:坚持耐心资本定位,以“基金矩阵”助力全链条创新
Xin Hua Cai Jing· 2025-05-10 12:04
横向上,该基金矩阵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等产业链战略制 高点。"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我们关注工艺制造、芯片设计、核心配套升级,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保 障产业链自主可控等方向。此外,我们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空天计算等未来产 业,缩短从技术到资本的对接时间和路径。"戴敏敏说。 新华财经上海5月10日电 支持更多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中"挑大梁、当主角",10日,以"闯上海创巅峰 ——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的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上,上海国投公 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表示,上海国投公司作为上海市三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一,已经打造 了"上海国投系"基金矩阵,纵向贯穿"0-1、1-10、10-100"的创新链全生命周期,横向布局三大先导产 业,以全链条的科创策源体系,护航青年人才成长。 "上海国投公司主要功能是'基金投资+创新孵化'。聚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挥'投早投 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截至目前,公司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旗下基金管理机构 在管基金认缴总规模达280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超2800家,其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