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制度

Search documents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进一步放宽限制民营企业直接获益
Sou Hu Cai Jing· 2025-04-24 13:39
Core Viewpoint - The 2025 version of the Market Access Negative List has reduced the number of restricted items from 117 in 2022 to 106, further relaxing market access restrictions, which is expected to benefit private enterprises significantly [1][2][3]. Group 1: Market Access Negative List Changes - The number of items in the Market Access Negative List has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30% from 151 in 2018 to 106 in 2025, indicating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market entry barriers [2]. - The 2025 version has optimized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national unifie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nection with other access regulations [2]. - N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have been reduced from 486 to 469, and local management measures have decreased from 36 to 20, reflecting a significant simplification of market access procedures [2]. Group 2: Benefits to Private Enterprises - The continuous reduction of items in the negative list and the simplification of access procedures are expected to release policy dividends, directly benefiting private enterprises [3]. - The reforms aim to lower market entry thresholds, enhance market transparency, and create a fairer market environment,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3]. Group 3: Future Actions and Clean-up Initiatives -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will continue to enhance reform efforts, focusing on improving regulatory models and strengthening pilot projects [4]. - A market access barrier cleanup initiative will be launched to eliminate unreasonable regulations and practices that violate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5][6]. - The cleanup will involve comprehensive reviews of local regulations and practices, with a focus on correcting any vio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long-term mechanisms fo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6][7].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重磅发布!解读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3:19
作 者丨周潇枭 编 辑丨周上祺 4月2 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外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 0 2 5 年版)》(以下简称《2 0 2 5年版清单》)。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以清单的形式将我国境内"禁止"和经政府"许可"才能够投资经营的 行业、领域、业务汇总列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2 0 2 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 由2 0 2 2年版的11 7项缩减至1 0 6项, 市场准入限制进 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 核心要求是"全国统一" ,我国境 内各类依法设定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全部列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地区、各部 门不得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即实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做到"一单尽 列、单外无单"。另一大核心要求是"非禁即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无论是国有企 业、民营企业,还是大企业、中小企业,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负面清单事项缩减至1 0 6项 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 市场准入 ...
市场准入再放宽!这些新业态被纳入
券商中国· 2025-04-24 04:25
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与2022年 版清单相比,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 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经过2019、2020、2022、2025年四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项,压减比例 约30%。 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 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来看,新版清单直接删除了8条全国性措施。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 销售业务改革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 同时,删除了17条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货运信息服务、森林资源损失鉴定、车辆租赁服务等。 此外,部分放开了8条全国性措施,如取消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 息服务、医疗机构使用放射性药品(一、二类)、试办新型电信业 ...
再放宽!新版重要清单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02:52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4月24日消息,近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 版)》。 "我国从2018年起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明确列出禁止和经政府许可方可投资的行业、领域及业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 丽岩介绍, 全国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于2019年、2020年、2022年、2025年进行了四次修订,事项数量由2018年版的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总体 上不断放宽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环节的交易成本。 取消了一批地方性措施。 如推动各地放开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车辆租赁服务、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等管理措施,打通区域间市场壁垒;取消有关地方 设立的船舶设计修造、酒类生产经营、权益类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 另一方面,依法规范重点领域准入,兜牢安全底线。 依据已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等,对部分领域市场准入作了进一步规范。 纳入新业态新领域管理措施。 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管理条例》,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纳入清 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 ...
探索设立民营企业政策观察员制度,加快落实“负面清单”制度
Sou Hu Cai Jing· 2025-04-20 03:31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 变"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只要构建"政策预期稳 定、市场竞争公平、法治保障有力、创新生态完善、舆论环境友善"的立体化支撑体系,必能激活民营 企业"敢投、愿投、能投、善投"的良性循环。 稳定政策预期,持续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制度环境确定性是重塑信心的基础,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直 接受政策稳定性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78%的民营企业家将"政策连续性"列为投资决策 的首要考量因素。有必要建立政策稳定性评估机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设置合理过渡期,通过"政策沙 盒"试点、企业意见征询等方式增强政企互信。推广"政策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建立从政策制定、执行 到评估的全流程规范,探索设立民营企业政策观察员制度,切实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政府还 应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权保护等制度改革,持续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成本和经营风险,释放民营企 业长期投资动能,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 制约民企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民营资本作为市场活力的核心载体,其投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