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杭召开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5 01:31
24日上午,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出席会议 并致辞,市长姚高员讲话。 会上,介绍了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有关情况,汇报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情 况,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审议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情况(2024 年6月-2025年5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评估工作方案》,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佟 桂莉、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讲话。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赵明,嘉兴市市长李军,金华市市长张健,苏州市市长吴庆文,湖州市市长连坤 明,宣城市市长邓继敢,芜湖市市长徐志,合肥市市长罗云峰,杭州市领导章登峰、陈如根,长三角区 域合作办公室和上海市、江苏省科技部门有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当天上午,还举行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后续,还将举行低空经济对接 会、"创赢未来"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杭州赛区比赛、长三角G60巾帼创业创 新交流活动等。 刘非在致辞中说,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 家战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成为服务长三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大会首落临平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13:16
杭州临平区,长三角圆心地,名副其实的融长接沪"第一站"。 G60,本是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的名字。如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构筑了独树一帜的"创新廊道"经 济,蹚出了一条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连接着上海松江、嘉兴、杭州、 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今年,九城市联席会议首次以轮值承办形式召开,杭州 成为首个轮值承办城市,举办地就在杭州最年轻的行政区临平。 临平城景。本文图片均由会议主办方提供 6月24日,与联席会议同步举行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上,来自长三角区域合作 办公室、沪苏浙皖科技部门以及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主要领导,共同见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三大联盟 成立、三项重要成果发布、三大战略合作签约以及中试基地授牌。 三大联盟激活协同发展新动能 发源于上海松江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历经8年多时间,带动松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苏 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座城市,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矩阵,走出了一条由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 发展的新路径。 G60科创走廊是长三角区域加快"两个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打造全 ...
文化引领江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
Xin Hua Ri Bao· 2025-06-24 06:40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江苏将从省内纵向文化传承、长效赋能、持续 发展,转向内外兼顾的横向文化互鉴、融合创新、共同发展。在服务上海、联动浙皖中,协同保护文化 生态、达成文化理念共识,协同发展创意经济、推进文化产业共振,协同推进文化互鉴、实现人文精神 共鸣,以文化为引领携手推进长三角文化认同、文化经济融合、文化生态共生,以走在前的主动担当落 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高质量。 心往一处想,协同推进文化互鉴大融合,促进长三角区域的文化认同。立足江苏与沪浙皖地缘相近、人 文相亲、山水相连等有利条件,统筹做好江苏寺墩、浙江良渚、上海福泉山、安徽凌家滩等考古遗址发 掘和保护利用工作,合力推进长三角地域文明探源协作,以历史根脉整合区域文化;以苏州、扬州、淮 安等城市为重点,梳理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江南文化文脉,以流域文化融通楚汉、淮扬、 吴越、海派等地域文化。由苏州牵头,协同浙江嘉兴、湖州两市,统筹谋划江南水乡古镇建设,联合申 报世界文化遗产;联动沪浙皖,高水平推进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善快捷旅游网络,以文 旅发展促进文化交融、经济畅通。 江苏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
构建长三角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机制
Xin Hua Ri Bao· 2025-06-24 06:40
□ 沈正平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存在若干个省际交界地区,亦称"省际毗邻地区"或"省际边缘地区""省际 接壤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处在省级行政版图的"边缘末梢",长期以来深受"行政经济区"的束缚,成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凹陷之地"。在长三角一市三省中,以设区市为单元的省际交界地区陆域面 积约占长三角地区总面积1/2,但大多数市的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所在省平均水平, 与长三角整体发展形成了巨大落差。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纵深推进,省际交界地区所蕴藏的特色优势日 益凸显,逐渐从相对封闭的"地理边缘"跃升为跨省协同的"前沿阵地",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潜力之 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 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为协同推进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指 明了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长三角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自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一市三省的交界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生态环境、公 共服务、文化旅游等合作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果,特别是长三角 ...
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Xin Hua Ri Bao· 2025-06-23 21:00
□ 陈伟博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市三 省自身一体化是基础。江苏要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1+3"重点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等战略放到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去考量,进行"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以省内全域一体 化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江苏更大的担当,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 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江苏省内全域一体化成就斐然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做好区域互补、 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坚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分类指导,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从201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打破了传 统地理分界、行政区划壁垒,有效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发展,对全省经 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沿海经济带构筑"蓝色板块"新优 ...
浙江交科专注主业中标18.97亿大单 背靠浙江交通集团总资产突破738亿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23 00:52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浙江交科(002061.SZ)再中大单。 6月20日晚间公告,下属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建投交通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成为638国道景宁红星至庆元县界段改建工程设计施工总承 包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拟中标价为18.97亿元。公示时间为2025年6月19日至6月23日。 根据公告,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施工任务,占总工程量的60%;浙江省建投交通基础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项目施工任务,占总工程量的40%;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全 部的勘察设计任务。总工期42个月。 浙江交科称,拟中标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战略布局,能够巩固公司在长三角地区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 有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浙江交科大单不断。 4月9日午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标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婺 城至浙赣界土建第TJ02标段、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婺城至浙赣界土建第TJ03标段、甬金衢上高速公路 金华婺城至浙赣界土建第TJ05标段项目,中标金额约15.11亿元。 3月5日晚间,浙江交科发布重 ...
沪宁沿江高铁开通600余天发送旅客超1900万人次串珠成链,“黄金通道”添动能
Xin Hua Ri Bao· 2025-06-22 23:23
驰骋江南,品味水韵。日前,"发现最美铁路·寻梦江南水乡"活动正式启动,由长三角网信主管部 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等组成的采访报道团深入沪宁沿江高铁沿线寻访。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交 通干线串联起8个车站,开通以来至今年5月,600余天累计发送旅客超1900万人次,让人流、物流、资 金流、信息流在1.5万公里的长三角铁路网中奔涌。 "1小时交通圈"联通"国网" 沪宁沿江高铁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线路全长279公里,起自南京南站,贯穿南京、 镇江、常州、无锡、苏州5市,在太仓站与沪苏通铁路交会后共线接入上海枢纽。全线共设8座车站,其 中句容、金坛、武进、江阴为新建车站。 沪宁沿江高铁持续应对大客流,轨道基础设施巡检作业尤为重要。 高铁的开通,让美景有了"钱景"。截至目前,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已为茅山风景区引流12万人次。 江苏茅山福地旅游有限公司经理赵厚春介绍,景区正以"高铁票根享折扣"的形式联动周边民宿、农庄, 打造"高铁微度假圈",促进游客从"过境游"向"过夜游"的转变,带动餐饮、住宿、文创消费增长。2024 年,句容市共接待游客1754.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8.8 ...
聚力产创融合扛起主城担当 用好国家战略释放多赢效应同耕“一亩田”的崇川实践
Xin Hua Ri Bao· 2025-06-22 23:16
南通市区北翼有一块沪通合作的"试验田"——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15年开发建设, 昔日城郊接合部"蝶变"主城崇川的科创集聚区、产业新高地。 怎样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 导座谈会的核心议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有着生动实践和收获景象。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又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之初,修实生物与上海高校合作,实 现国内复杂结构短肽药物规模化生物合成生产技术"零的突破"。产业化好态势又引来多家机构投资,目 前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用于技术平台建设和多样化管线研发,进而扩大多肽药物产线。 越是"敢打头阵",越能"拔节生长"。近三年,市北高新区培育独角兽企业占南通市总量的2/3,去 年园区经济总量历史性跃居崇川首位,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在全省省级高新区列第4位,崇川主城"动 力源"作用愈发彰显。 走在前,深植战略协同之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至改革"深水区",市北高新区是最早"摸石头过河"的探路者之一。 宝月湖畔的上海市北科创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市北高新区的地标所在。大楼地下停车场,"沪"字 打头的车牌号随处可见。这里是上海最 ...
标准先行打造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高速通道
news flash· 2025-06-20 06:10
记者今天从国家标准委了解到,全国首个政务服务领域"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 范》发布实施以来,政务服务业务互认、数据互通、技术相容加速推进,以"软联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进一步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规定了长三角区域电子证照跨省共享的流程、范 围、接口,以及应用场景等技术要求,确保电子证照跨省共享过程安全可控、应用场景合法合规,提高 证照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截至目前,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累计调用上海证照超过264万 次,上海调用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证照超过397万次,有力提升政府为民服务、为企服务能力。(央视 新闻) ...
“轨道上的长三角”又有新动态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9 11:31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全线长约280公里,是连接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与浙江省湖州市的城际铁路。 建成后,该项目将对助力构建长三角地区1到1.5小时城际交通圈,提升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另据上海铁路局消息,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长三角铁路旅客 列车开行总数达1407.5对,货运列车开行总数达1357.5对。 调图后,长三角至中西部多地旅时明显压缩。沪昆高铁杭长段安排开行停站少、速度快、旅时短的 标杆列车46列,较现图增加36列,每日7时至18时间的整点时段,安排上海地区始发1至3列标杆列车, 满足不同时段旅客高品质出行需求,沿线主要城市间旅行时间明显压缩,进一步密切了长三角与中西部 地区的联系。此次调图,长三角铁路部门还通过增加通勤列车、优化列车开点等措施,完善列车开行结 构,努力方便旅客通勤出行。 通苏嘉甬高铁工程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城际通道,全线新建长度300.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 里,设南通西、张家港、慈溪、庄桥等10座车站。建成后将与盐通、京沪、沪昆、甬台温、沪宁沿江等 多条高铁线路相连,将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同日,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