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互鉴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际青年“牵手”山东 邂逅齐鲁文化宝藏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9 01:12
"淄博琉璃于雕琢中幻化为精巧绝伦的艺术品,令我心生欢喜;潍坊风筝在竹条与绢帛的交织间, 勾勒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来自俄罗斯的青年雪花5月28日向记者分享,她在山东学习生活 一年有余,在游历淄博、潍坊等城市的过程中,沉浸式触摸齐鲁文化丰富多元的纹理。 "行走在济南的老街巷,仿佛能触摸到齐鲁文化的肌理;淄博传统工艺与现代活力交织,让我看到 古老土地的新生力量。"白瑞禧感慨道,青年一代应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她想把山东的历史厚度与发 展温度,讲给世界听。 原标题:国际青年"牵手"山东 邂逅齐鲁文化宝藏 5月28日,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正在进行。图为外籍青年学习书法。李明芮 摄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正在进行,来自韩国、摩洛哥、罗马尼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齐聚山东 淄博展开对话,共叙与山东的缘分,在"孔孟之乡"邂逅跨越时空的人文浪漫。 曾到访青岛的韩国青年白瑞禧,此次深入探访济南与淄博,更发现山东的多元魅力,"这里既有开 放包容的时代气度,也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脉"。 在摩洛哥青年祝福看来,山东人善良热忱、乐于助人;一道道独具风味的美食,令人唇齿留 香。"回到家乡后,我会把在山东的点点滴滴,讲给 ...
“江西风景独好”推介走进摩洛哥
活动现场发布了"诗韵江西""人文江西"等5条经典入境旅游线路,多项针对摩洛哥游客的优惠政策以及 航空、酒店、旅行社等配套服务信息,受到与会旅游业界代表的关注。 产于江西的青花瓷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成就了"西料东渐"与"东器西渐"的双向对话。推介活动上 的"瓷上新韵"江西陶瓷文化展板块,精选江西昌南陶瓷的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四大名瓷系列多套展 品,以图文展板和影像方式追溯摩洛哥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脚步,重温中国与摩洛哥的陶瓷文化 交往历史,呈现江西陶瓷从传统烧造技艺到现代文创设计的传承脉络。 江西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青花兰韵·遇见江西"板块,中摩两国茶艺师同台展演,让观 众在观看、品茗、互动中感受"一片东方树叶"在不同文明土壤中孕育出的文化异趣,是中摩文明交流互 鉴的生动诠释。本次活动同时被纳入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品牌"茶和天下"·雅集全球联动活动。 本报电(李芳瑜)近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 的"茶和天下"·雅集暨"江西风景独好"摩洛哥"江西日"活动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叶建春在致辞中指出,江西的茶叶是自然的馈赠、 ...
携手美丽江苏 共创绿色未来大阪世博会掀起“江苏热”
Xin Hua Ri Bao· 2025-05-22 23:35
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以大阪世博会为平台,阅尽世界的"现在和未来"。热度之中,"水韵江 苏"一词强势出圈。 5月20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江苏周活动正式开幕。为期3天的活动以"携手美丽江苏, 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通过非遗展演、科技互动、经贸对话等多元形式,自信展示着别具魅力的江苏 形象。从昆曲快闪的沉浸式体验到"蛟龙号"数字深潜的未来想象,从经贸洽谈的务实合作到文明长廊的 历史回响,江苏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姿态,在世博舞台上,书写着中日民心相通、志同道合、文 明互鉴的当代篇章。 民心相通,向世界递出江苏名片 "不到江苏,怎知春色如许!"昆曲的婉转水磨调如一缕清风,拂开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的江南美学 帷幔。步入江苏非遗展区,茶艺师将茶汤注入杯盏,行云流水间流淌出千年茶香,演绎着无锡茶文化的 人间烟火气;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指尖流转,素绢上勾勒出两尾灵动秀丽的金鱼;苏州评弹以一曲《枫桥 夜泊》叩响中日文化共鸣,引得不少观众屏息聆听…… 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演传统技艺,南 京云锦、徐州香包、盐城瓷刻、泰州木雕等特色工艺品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现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 一面是千年传承,一面是未来密钥 ...
故宫百年邮票发布仪式及文创展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Xin Hua Wang· 2025-05-22 02:09
新华网纽约5月21日电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生生不息——故宫文创走进联合国"主题展暨 特别事件邮票发布仪式19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与联合国中国书会共同主办,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协办。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联合国副秘书长哈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纽约办事处主任明钦伯 格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的常驻联合国大使、国际组织代表等共120余位嘉宾出席。 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于"国际博物馆日"首次为单一博物馆发行特别事件版张 ——"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整版10枚邮票以故宫典藏花卉纹饰为题材,选取涵盖绘画、 陶瓷、建筑等门类的代表性文物,展现中华文明"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该举措被认为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次重要亮相。 同期揭幕的"生生不息"故宫文创展聚焦文物活化、绿色环保、非遗传承、乡村振兴、无障碍文化等领 域,体现故宫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展区设有先导影像、沉浸体验与互 动展示环节,展品包括绿色材料文创、非遗花丝工艺饰品、残疾人文创等,旨在通过创新表达连接传统 文化与当代社会。 ...
多措并举推动柬埔寨汉语教育发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6 08:03
成立于2009年的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是柬埔寨最早成立的孔子学院,为推动柬埔寨汉语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院中外方院长及各位教师也 是中柬人文交流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他们用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孔子学院作为"文明互鉴枢纽"的当代价值。"我们将秉承文明互鉴的原则,开展各类中柬 文化主题活动。"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牛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该院通过多层次的文化双向展示促进中柬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增强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牛力。受访者供图 对未来汉语教学的创新,牛力认为,应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开发更多的在线学习平台和中柬双语版移动端应用,利 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进程,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些科技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学习资源,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使学习 过程更加生动有趣。"牛力说。 牛力还表示,未来将继续开设"中文+"课程,结合柬埔寨当地的需求及其重点发展领域,设计相应的课程。这不仅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汉 语学习的相关性和吸引力,同时助力柬埔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其本地化人才需求。 ...
古蜀与古希腊文明互鉴交流活动在希腊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6 06:52
在活动的重头戏"古蜀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主题对话"中,中外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探讨,为加强中希文明比较研究、重要遗产保护和价值阐释等 贡献智慧,搭建中希文明对话的桥梁,共同探寻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现代答案。 人民网罗马5月14日电 (记者谢亚宏)古蜀与古希腊文明互鉴交流活动13日在在希腊雅典尼亚斯米尼市政博物馆举行,两大文明在此展开跨越时空的对 话。本次活动由中国驻希腊大使馆指导,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四川省文物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希时报执 行,并得到希腊文化部、新华社欧洲总分社、新华社研究院、希中友协等机构的支持。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特别推出"青铜之光——古蜀文明特展",通过精美的文物复制品、3D打印品结合展览文本,立体呈现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展 览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中非常重要的古蜀文明,富有趣味且组织缜密。"希腊文化部史前和古典文物局局长康斯坦蒂娜·贝尼西现场表示,今年7 月,"古希腊之旅"展览也将在四川举办。 活动现场,作为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三星堆博物馆共同发起的文化传播项目,"三星堆—金沙漂流瓶"希腊站也正式启动。在希腊文化部史前 ...
国内外奇石亮相“石头城” 南京矿博会再度开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6 05:50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15日电(张林艳)15日,2025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简称"南京矿博会") 开幕,聚集了一批国内外奇石异宝,向公众打开矿物宝库的大门。自2023年首次亮相以来,南京矿博会 每年举办一届,以"石"为媒,在素有"石头城"美誉的南京,搭建起连接科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的桥 梁。 宋叶 摄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希望以矿物宝石化石为主题的南京矿博会能够在长江 之畔的南京生根发芽,让长江文明与地质奇观在此交融,长三角的经济活力与学术底蕴在此汇聚。"未 来五天,这场汇聚全球智慧、融合多元文化的矿物盛会,会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科普教育开辟新 路径,为文明互鉴搭建新舞台。"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索文斌表示,南京矿博会这样的专业科普型展会,不仅是一场奇石异宝的视 觉盛宴,更是让高校矿物科学走出深闺、为更多民众了解的平台。 2025南京矿博会开幕。 "镇馆之宝"——紫晶"宝 船"。宋叶 摄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介绍,本次展览通过数字技术唤醒"石 头的记忆",跨越时空展现石头背后的故事。"观众可通过云端平台、AI技术等多维度互动,探索 ...
张晓:中西文明互鉴,共创人工智能治理新范式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6 00:03
再次,在实践路径上,需要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动态平衡。在数据治理领域,西方个人主义传统催生 了知情同意原则,GDPR规定的数据主体权利构筑起严密的隐私防线;东方集体主义智慧则发展出场景 化的数据利用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创设的"单独同意"制度,在保障个体选择权的 同时为技术创新保留空间。这种平衡艺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已经得到验证。 来源:环球时报 在算法治理层面,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推动着可解释AI的技术攻关,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要求高风险 系统必须提供决策解释;中国则倡导技术应用的场景化评估,通过持续迭代优化算法伦理。这种差异恰 似西医精准诊疗与中医辨证施治的结合,共同指向更可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 在人工智能重塑人类文明的进程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方哲学思想仿若江河汇流, 既保留各自特色,又交融滋养人类文明。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技术变革,既依赖西方理性主义洞察技术 本质,也离不开东方整体思维把握文明脉络。东西方思想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正谱写和合共生的新篇 章。 首先,形成整体性与分析性的认知互补。西方理性主义为人工智能治理奠定方法论基础。西方哲学自苏 格拉底开启的理性思辨传统,在人工智能 ...
“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多国举行
Xin Hua She· 2025-05-11 11:23
第24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罗马尼亚赛区决赛10日在罗西北部城市克卢日-纳波卡举行。 来自罗马尼亚5所孔子学院的22名大学生参赛。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汉语桥"中文比赛近日分别在罗马尼亚、保加利 亚、埃及、拉脱维亚和马耳他举行。 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敏说,"汉语桥"不仅是语言比赛,更是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越 来越多保加利亚青年通过"汉语桥"走近中文和中国文化,架起了中保人民友谊的桥梁。 第18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埃及赛区决赛10日在开罗举行。比赛设有主题演讲、知识问答 和才艺表演3个环节。最终,努尔·艾哈迈德与哈比芭·萨拉赫分别获得本次比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一等奖。 埃及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孔子学院埃方院长雷哈卜·马哈茂德在致辞中说,今年所有的试点中学 都参加了"汉语桥"比赛,"我看到的不仅是激烈的竞技,更是文明互鉴的火种"。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参卢春生在致辞中说,越来越多埃及青年对学习使用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产生 了浓厚兴趣,语言不仅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更是心灵相通的密码。 拉脱维亚第22届"汉语桥"中文比赛8日在位于里加的拉脱维亚大学举行。选手们完成了中文 ...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Ren Min Ri Bao· 2025-05-09 22:10
穿越历史,经典作品永不褪色 "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 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 记得很清楚。"习近平主席2014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 中俄两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源远流长,生动诠释文明互鉴理念。中俄加强人 文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赓续两国人民友谊,助力双边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 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带给我们的启迪永远映照现实、昭示未来。"习近平主席5月7日在 《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广泛共鸣。 中俄文学交流的长河中,19世纪诗人、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是重要源头之一。普希金的小说 《上尉的女儿》是第一部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中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在 中国译介和传播的起点。普希金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在一首诗中,他写道:"哪怕去遥远的中国的长 城脚下"。 全俄2023年年度最佳图书奖评选结果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