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满足新业态 回应新需求——新职业涌现助力高质量发展
Xin Hua She· 2025-05-21 01:24
当前,在数智技术引领下,在高品质生活带动下,创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竞相推出,各种岗位更替明 显加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这些新职业、新工种, 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射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同时也为劳动者就业开辟新赛道。 李友元是一名钢结构装配工,在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从事钢结构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拟新增的新职业中,钢结构装配工位列其中。在李友元工作的现场,记者 看到,钢结构装配就像"搭积木"一样,将工厂做好的钢结构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拼装。 "采用钢结构装配的方式,一是进度上面可控,提高了施工效率,第二个方面是方便建筑材料回收利 用,有利于环保。"李友元说。 在成为钢结构装配工前,李友元在工作中发现:楼层越建越高,对施工安全、效率和环保的要求也更 高。场馆空间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对钢结构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行业前景是越来越明朗,我就想办法转型成为钢结构装配工。"李友元说。 据李友元介绍,工作中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起重设备是否能满足钢结构安装需求。运输过程中,要实地 勘测整个交通路线。"勘测完毕后,得到一些障碍数 ...
中设咨询(833873)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4:05
证券代码:833873 证券简称:中设咨询 公告编号:2025-062 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一、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业绩说明会 活 动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报 · 中 国 证 券 网 路 演 中 心 (https://roadshow.cnstock.com/) □媒体采访 □现场参观 □新闻发布会 □分析师会议 □路演活动 □其他 二、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 16 日 参会单位及人员:通过网络方式参加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 资者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公司董事长:黄华华先生;公司董事、总裁:马微女士; 公司财务总监:余昌江先生;公司董事会秘书:聂世芳女士;公司保荐代表人: 郭玉良女士。 三、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问题 1:贵公司之前募集资金有一个中设智能云系统的项目,也就是现在 时下比较热门的 AI 智能体,贵公司作为建筑领域的 AI 智能体, ...
青岛:将AI技术应用课开在建筑工地
Ke Ji Ri Bao· 2025-05-15 01:09
原标题:青岛: 将AI技术应用课开在建筑工地 日前,在青岛南京路1号项目现场,一场主题为AI技术在建筑工地应用的讲座,吸引了不少建筑工 人的关注。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现场体验,让一线施工人员了解并熟练掌握智慧建造技术。 "目前AI技术已开始应用在安全施工、质量管控等各个场景。比如通过利用智能巡检机器狗代替人 工到施工现场危险区域进行工地巡检,通过AI分析危险源,实时监测现场的安全及质量隐患等。"现 场,中铁建工集团智能科技中心运维负责人张克磊进行了讲解。从原理到实际案例,他全方位地解读了 智能科技如何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 为了让工人更直观地感受智能科技,活动现场设置了体验环节。在VR安全教育区,工人们通过沉 浸式体验,感受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平时我们接触新技术的渠道有限,项目部举办的这次培训,让我们迅速熟悉智能建造的场景,掌 握新技术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施工意识。"一线建筑工人周金生说。 目前,新型智能科技与建筑施工一线应用仍存在脱节的情况。青岛南京路1号项目部在项目现场打 造了智慧展厅,在有限的施工空间内集中展示智能技术应用。项目团队还设置了工人服务站,定期开展 培训与实践活动,提升一线工人 ...
智能拼装,建设跨江巨“弓”
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团队突破无推力组合拱桥设计施工难点—— 智能拼装,建设跨江巨"弓" 这是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现场,眼前的巨"弓"便是简阳沱江特大桥的雏形。成渝中线高铁是长江沿江高铁 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长292公里,建成后,将使成渝通行时间缩短至50分钟。简阳沱江特大桥是其中 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主拱计算跨径320米,边拱计算跨径72米,是一座无推力组合拱桥。 无推力组合拱桥如何设计?建设中有何难点,如何突破?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创新设计 基于泥岩、砂岩地质条件和通航需求,确定无推力组合拱桥设计方案 "弓"臂湛蓝,"弓"弦平顺。水面岸边,两座巨型桥墩供巨"弓"安卧。在简阳沱江特大桥建设现场,数十 米高的桥面上,蓝色主拱缓缓向前延伸。工人手持焊枪,蓝光闪耀,焊花绽放。 "这座拱桥的主拱横跨320米,每幅拱肋由4根钢管构成,管内灌注混凝土。"走上大桥,负责桥梁设计的 中铁二院高级工程师彭福兵娓娓道来,"主拱所有的水平力都由钢箱系梁承担,主拱对基础不产生水平 推力,并且大桥由钢管混凝土主拱、钢箱—混凝土边拱、钢箱系梁等组合而成,所以叫无推力组合拱 桥。" 为何选择无推力组合拱桥,又如何设计?彭福兵坦言,"方案设计 ...
宁夏首个智能低碳产教融合基地正式启建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2 00:29
10日,在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筑领域智能建造和超低能耗技术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现场,装配式 围挡整齐划一,雾炮机与洒水车正在同步作业。 作为宁夏"揭榜挂帅"重点工程,该项目不仅注重技术突破,更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节能节水、年 减排180吨碳等实效,项目有望成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低碳样板,推动西北地区建筑业向智能 化、绿色化升级。 项目以"全周期低碳"为核心,集成12项前沿技术。据承建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外墙采用300毫米烧 结煤矸石保温砖与130毫米热固复合聚苯板,屋面铺设150毫米阻燃挤塑板,综合传热系数降低30%,性 能远超国家近零能耗标准。此外,项目创新应用"数字孪生""隔震减震"技术,地下设置2.2米隔震层, 抗震等级达一级,为西北高烈度地震区建筑安全树立标杆。 目前,项目土方开挖及支护进度达90%,主体施工即将全面展开。建成后,这一基地将成为西北地区智 能建造与低碳技术融合发展的新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能源利用方面,屋顶与立面集成太阳能光伏系统,年发电量达20万千瓦时,可满足建筑15%用电需 求;空气源热泵与雨水回收系统联动,年节水1200吨,减少碳排放180吨,直接 ...
铁建重工:千里外施工,“孪生”在眼前
Chang Sha Wan Bao· 2025-05-11 09:3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孙占锋)每台盾构机都配置了2000余个传感器,宛如为设备 装上"大脑""眼睛""耳朵"……在中国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的数字化智慧监控中心,一块巨大的屏 幕闪烁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工程数据。近年来,铁建重工通过云管理、云协同、云调度推动数字 孪生技术在施工中的深度应用,为长沙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联动发展提供了降本增效、构建本质安全的 范本。 "设备在线1台,设备编号DZ1008,直径10.23米,活跃指数50%……"这串数据并非来自园区附近,而是 1800公里外的川藏铁路某隧道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坐在长沙的监控中心,通过数字孪生 技术,就能清晰地对1800公里外的项目建设进行远程管控,仿佛拥有了"千里眼",可随时查看工程的装 备数量、运行状况和工程进度等详细数据,仿佛施工场景就在眼前。 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表示,铁建重工具象化地展示了"看得见的在工厂,看不见的在云 上",通过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远程管理生产、施工,是智能建造的"长沙模式"。长沙作为智能建造试 点城市,在全国示范引领,众多创新做法得以推广。 记者看到,车间一角的铁建重工数字化智 ...
孙志洋调研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 构建智能建造和模块化建筑产业集群 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广州模式”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0 22:21
孙志洋来到中国建筑系统展区、"机器人建造好房子"建筑机器人展区及相关企业展区,听取了智能建造 技术与装备应用、新型绿色建材研发、好房子设计建造、跨境业务服务提升等工作的介绍,详细询问了 企业技术创新、建造成本、订单等情况。孙志洋勉励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机遇,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加速形成智能建造全产业链 竞争优势。广州将坚持企业所需、广州所能,为企业"出海"营造良好生态、提供优质服务。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贾政、方晴)5月10日上午,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到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 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调研。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智能建造+工业化建筑"全产业链的国际展会,大会以"数 智建造产业领航"为主题,涵盖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工业化建筑与装配式技术、绿色建材与低碳技术 等领域,吸引90国共计约1300余名海外客商,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 孙志洋强调,要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模块化建筑、智能造楼机集成平台等领域实现新突 破,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要深化智能建造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集研发设 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运 ...
广州锚定“中国建造”新高地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09 21:19
场景优势:落地新技术打造新高地 广州发挥场景应用丰富的优势,建立在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危旧房屋原拆原建等场景应用工业化 建筑的项目储备清单,通过项目培育,使广州成为国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技术使用的热土和高地。 预制工厂智能生产线工序流水"一键启停",实现24小时无人化生产;建筑机器人"各司其职",成 为"危、繁、脏、重"作业工人的得力助手……5月8日到10日,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 博览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广州在智能建造探索实践中,涌现出丰富的应 用场景。近年来,广州市持续发力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未来将锚定"中国建造"新高地,到2027年, 进入国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第一梯队,到2030年,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国内领先,形成 5000亿级产业集群。 顶层设计:纳入全市产业发展战略 广州明确将"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作为4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纳入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进行布局, 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5000亿级的产业集群。这是国内第一次有城市把建筑业相关产业列为全市战略性发 展产业。 为了实现目标,广州印发纲领性文件《广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五年行动 ...
90国客商云集广州看“智造”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08 21:37
好房子"云端造" 机器人显身手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5月8日,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正式开 幕,为期三天,吸引了来自印度、乌干达、阿联酋等20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和代表们以及来 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巴西等90个国家的共1300余名海外客商,中建、中交、中 冶、中铁、中铁建、广州城投、越秀集团、珠江实业集团、广州机场建投集团等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 参展。 这是国内首个聚焦"智能建造+工业化建筑"全产业链的国际行业盛会,埃及新行政首都、马来西亚英诺 威等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标志性海外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额累计超820亿元。 本次大会以"数智建造产业领航"为主题,旨在乘着广交会的东风,打造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展示、工业化 建筑产业链协同创新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对接的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建造"向"中 国智造"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大会覆盖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装配式装修、智能家具五大产业赛道,搭建技术转化、标准 共建、海外输出的一站式平台,规划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围绕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工业化建筑与 装配式 ...
打造“佛山第一跨”!中交路建承建的顺德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5月8日,中交路建承建的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大桥项目建成通车,大良与容桂之间的车程由原绕行40分钟 缩短至5分钟。 顺德大桥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东部新城,路线全长2.62公里,其控制性工程顺德大桥横跨容桂水道, 总长2455.14米,主跨626米,为钢混组合结构的高低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被誉为"佛山第一跨"。项 目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顺德大桥索塔为罕见的钢混组合子母塔型式,其中容桂侧索塔高204米,大良侧索塔高151米。全桥共计 112个钢塔节段,最大节段重量达250吨,最大吊高达200米。单个索塔设计3道横梁,中、上横梁采用纯 钢结构,高塔横梁采用5米(宽)×5米(高)"回"字形设计,上横梁长33米,中横梁长36.14米。上横梁最大 吊装高度为196米,最大吊装重量达到482吨。由于高塔处于容桂水道百余米外的陆地上,无法采用大吨 位浮吊吊装方案,200米的吊高也让所有履带吊设备力不从心,而国内满足吊装条件的塔吊保有量少、 档期紧、租金高。此外,钢横梁吊装重量大,常规工艺需通过分节段吊装后高空散拼,安全风险大。颇 高难度的钢塔节段及横梁吊装,给全体建设者带来巨大挑战。 爬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