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机器人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近两千家企业参展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8 22:25
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展示的云端建造工厂。中新网记者郭军摄 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建博会")8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本届展会展览面 积达3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近2000家,预计吸引逾20万海内外专业观众到会,堪称大家居建筑装饰行业 全球第一展。 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8日在广交会展馆开幕。中新网记者郭军摄 本届博览会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 司承办,旨在依托全产业链资源聚合优势,打造由展览平台升级为全年度、全链路、全渠道的行业赋能 服务平台。展会整合了室内空间、门窗户外、材艺智造"三大生态",重点赋能建筑装饰企业、外贸 等"六大渠道",实施全年度赋能服务计划,促进展会商贸对接,吸引众多企业集中展示行业最新成果。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以下简称"中建四局")在本届博览会中集中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索驱建筑机器人、云 端建造工厂等20余项最新智能建造成果。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建筑旗下唯一总部驻粤工程局,中建四 局持续推动建筑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工业化转型升级,在超高层建造、绿色施工技术、人工智能机 器 ...
中国住博会将于11月举办,重点展示“好房子”建设样板
Xin Jing Bao· 2025-07-02 10:28
7月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信息发布会召开。记者了解到, 本届中国住博会主题是"科技赋能建好房产业升级促发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601668)文化中心共同举 办。 本次展会将有200余家国内外单位参展,重点展示国内外最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和产品,以及各具 特色的"好房子"建设样板,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文林峰表示,要充分发挥好住博会的平台作用,推动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好房子"建设和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尚少 岩表示,在本届住博会上,重点参展企业将聚焦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主题,展示"好房子"设计理念在住 宅全产业链建造与产业化集成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 据介绍,中国住博会创办至今,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已成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极具影响力和权威 性的专业展会。未来,中国住博会将持续提升展会的品质与规模,全面展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最新 成就。 本届中国住博会将从"好房子"建设样板、绿色低碳建筑 ...
浙建智造亮相2025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周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02 10:11
现场展览展示。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2日电(奚金燕 楼晓燕 陈芷琳)近日,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发展推进会暨创新周活 动在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来自产业、高校、科技等领域的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智能建造促进高质 量发展的新路径,助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 活动现场。主办方 供图 据悉,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建委、杭州市建筑业协会主办,浙建集团新组建的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有限 公司等为主承办,浙建集团所属工程研究总院(浙建科技)、浙江建机、浙建数字、浙建云采,浙江建 工、浙江一建、浙江二建、浙江三建等以不同形式参与。 浙建集团作为浙江省建筑企业的领头雁,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创新浙江建设和大力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要求,把智能建造作为重点打造的新赛道新产业,依托浙江建工等成员单位新组建 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浙建智造作为浙江省首家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专业化智能建造企业,全力助推杭州城乡建设领 域"新质生产力"跃升。在展会现场,浙建集团所属工程研究总院、浙建智造、浙江建机、浙建数字、浙 建云采等协同发力,携众多前沿技术与成果亮相,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了浙建集团智能 ...
满满含新量!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周有花头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7 03:16
智能建造创新周技术交流会 杭州亚运三馆 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 当"传统"与"数字"碰撞,建筑行业正经历一场"变革"——从设计到施工、从生产到运维,"智能建造"如 同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几天,由杭州市建筑业协会主办的"2025杭州 市智能建造创新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众多建设领域的"黑科技"集中亮相,展现杭州智能建造全产 业链实力。 此次创新周专门设置了科普观摩、现场观摩及技术交流等环节,邀请产业界、高校界、科技界的专家分 享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共商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为杭州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 色化"转型升级注入满满"科技含量"。 人机协同 "机器人"大显身手 观摩现场的"机器人展示区"是此次创新周最"热闹"的地方,几十个建筑机器人排列成方阵,尽显杭州智 能建造的"十八般武艺"—— 智能建造创新周科普观摩现场机器人展示区 智能线机器臂自动焊接 智能线自动组立机 只需通过手柄或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就能指挥整平机器人自主完成大面积混凝土整平作业,激光系统能 实时控制标高,振动板高频振捣提浆,确保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收面抹光 的机器人,收到远程 ...
河南:到2027年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建筑机器人等在施工现场深度大量应用
news flash· 2025-06-11 15:17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hree-year action plan for urban renewal in Henan Provinc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1] - By 2025, the plan aims to cultivate 20 smart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nd establish 50 smart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scenarios [1] - By 2027, there will b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robots, and smart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t construction sites [1] Group 2 - The government supports the establishment of smart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parks to create industrial clusters [1] - The plan includes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art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base in Zhengzhou [1]
7500吨“华严里”日“行”10米 本周整体归位后 张园将启动地下三层空间深度开发
Jie Fang Ri Bao· 2025-06-04 01:54
走进张园东区,最醒目的连片石库门就是"华严里"。它始建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由三栋立帖式砖木结构建筑组成,总建 筑面积4030平方米,共计约7500吨。与众不同的是,整组建筑被抬了起来,并装上机械装置,好像"长了许多脚"。 "这些脚其实是432个小型步履式移位机器人,能让建筑走起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谊表 示,从5月19日启动归位以来,"华严里"以日均10米的速度"行走"。 石库门如此"辗转",就是为了腾出施工空间去进行地下空间的建设。上海静安置业集团副总经理陈汝俭表示,张园地下空 间将综合设置商业、文化、地下停车及相关配套用房等使用空间及设施。同时,这里还承担轨交2、12、13号线三线实体换乘地 下联通的任务,实现南京西路地铁站站内换乘。 记者 戚颖璞 曾有"海上第一名园"之称的上海张园,迎来开发新进展。施工方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昨天介绍,石库门建筑群"华严里"将于 本周六整体归位。待"华严里"回到原址之后,张园地下三层空间深度开发将正式启动。 俯瞰正在归位中的"华严里"。受访者供图 张园最难的施工区域之一是"张园大客堂",始建于1928年。上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向许多有志青年传 ...
研判2025!中国智慧建造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智慧建造推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政策技术双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29 01:27
Core Insights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smart construction industr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the dual carbon goals, highlighting its role in enhancing efficiency,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1][15]. Industry Overview - Smart construction refers to the use of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intelligent, precise, and efficient construction processes, incorporating key components such as BIM technology, IoT, AI, big data analysis, robotics, VR/AR, and blockchain [3][5]. - The smart construction market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grow from 4 trillion yuan in 2020 to 12 trillion yuan by 2024,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31.61% [1][15]. Market Dynamics - The demand for smart construction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growing, with projections indicating a market size of 15 trillion yuan by 2025, fueled by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5G, big data,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1][15]. - In 2024, the smart construction market's segmentation shows that smart construction services will account for 480 billion yuan (40% of the market), while BIM software and services will reach 360 billion yuan, and the construction robotics market will grow to 180 billion yuan with an 80% growth rate [16]. Regional Analysis - The smart construction industry exhibits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leading the market at 35%, followed by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at 30%, and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t 20% [19]. Policy Environment -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inclusion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in the 2024 Green Low-Carbon Transition Industry Guidance Directory, which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design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8][10]. Key Players - Major companies in the smart construction sector includ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hina Railway Group, and Glodon Company Limited, which leverage their scale, technology, and brand advantages to lead the market [21][23]. - Emerging technology firms are also entering the smart construction space, focusing on areas such as BIM software and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solutions [21][23]. Future Trends - The smart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increasingly integrate AI-driven decision optimization and automated operations across the entire value chain, transitioning from experience-driven to data-driven approaches [29]. - Digital construction will focus on seamless data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on, utilizing technologies like BIM and GIS for lifecycle management, while blockchain will enhance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30][31].
2025版智慧建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全景评估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3:09
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精准的数据分析与深入的行业研究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市场拓展以及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指南针。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经 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智慧建造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份高质量、专业化的行 业分析。 本研究报告基于智研团队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把握,通过采集全球范围内的智慧建造行业数据,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模型,对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深入挖掘了各个细分市场的运行规律,对市场容量、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以及盈利模式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尽的量化分析与质性 解读。 报告内容不仅涵盖了宏观经济的走势分析、产业政策的深度解读,还包括了买方行为的细致刻画、技术创新的趋势预测。我们综合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访 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在确保数据精确性的同时,也能捕捉到市场动态中的微妙变化。 此外,我们还特别关注了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经营策略、市场布局以及创新能力,为业界读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与经营启 示。 作为业内知名的研究机构,智研研究团队深知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因此, ...
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电池成功量产交付
DT新材料· 2025-05-27 16:07
【DT新材料】 获悉 ,5月27日, 合源锂创 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式向建筑机器 人企业金皇冠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简称" 金皇冠智能科技 ")交付了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动力电池包。 合源锂创介绍,建筑行业面临用工短缺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推动了混凝土整平机器人、混凝土抹光机器人、建筑室内清洁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的发 展。然而,建筑机器人在应用中存在电池能量密度不足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例如,传统4KWh液态电池包的重量约为22kg,可能增加能耗并影响换 电操作。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存在高温、碰撞、震动等风险,以及电池频繁充放电和快速更换的需求,都对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轩高科 也在年初披露,公司正加快拓展机器人、航空等新兴市场,基于其半固态与全固态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和产能布局。 2025年3月, 孚能科技 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对接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固态电池需求,并进行了定制化开发,预计年内将完成样品送交。 说明 : 本文 部分素材来自于合源锂创等各大公司官网及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 联系我们:dtma ...
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电池成功量产交付
鑫椤锂电· 2025-05-27 08:23
本文来源:企业公告 在固态电池行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同时,机器人市场作为另一重要终端方向,也正快 速发展。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5月27日,合源锂创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式向建筑机器人企业金皇冠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 下称:"金皇冠智能科技")交付了首批建筑机器人固态动力电池包。这是固态电池在建筑机器人领域 的首次批量应用,也标志着合源锂创在AI应用场景又拿下一城。 合源锂创介绍,建筑行业面临用工短缺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推动了混凝土整平机器人、混凝土抹光机器 人、建筑室内清洁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的发展。 然而,建筑机器人在应用中存在电池能量密度不足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例如,传统4KWh液态电池包 的重量约为22kg,可能增加能耗并影响换电操作。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存在高温、碰撞、震动等风 险,以及电池频繁充放电和快速更换的需求,都对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合源锂创针对建筑机器人的需求,开发了350Wh/kg系列固态电池解决方案。该方案旨在提供更高的 能量密度,相较于传统锂电池,电池包重量可减轻约40%。同时,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