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盾构机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铁建大桥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助力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Jing Ji Ri Bao· 2025-07-11 22:02
走进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在由36块LED拼接屏构成的数字屏幕旁,技术人员只需用 指尖轻点智能交互终端,便可将地铁隧道盾构机的精准掘进轨迹、智慧车站施工管理的全流程数据、现 场安全文明的动态监测画面,以4K超高清画质实时投映到巨幕之上。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11年,驻天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加快打造城轨建设先锋 队,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从盾构穿越复杂地层到智慧建造重塑施工范式,通过技术突破与工程实践,推 动"轨道上的京津冀"从蓝图走向现实。 攻克技术 在北京地铁13号线建设现场,隧道深处传来盾构机的轰鸣声,随着刀盘转动,昌平区回龙观东大街站至 回龙观东站区间成功对接,为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中国铁建大桥局进入北京地铁市场的第7个项目,项目团队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风险管控,严 格把关每一道工序,实时监测盾构机姿态和地面沉降情况,加强管线及周边道路巡查,精细化控制盾构 掘进各项参数,最终实现了项目全线贯通。"中国铁建大桥局北京地铁13号线项目负责人胡旭东说。 北京地铁4号线是中国铁建大桥局在北京地区的首个项目。"项目包含一站一区间的施工任务,其中,中 关村站至北京大学东门站区 ...
打造新高地 链群攀高峰 | 扬帆要护航
Chang Sha Wan Bao· 2025-07-08 23:35
打冷新高地 链接豐高峰 Heal (迈) 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 G KID工信 04223 | LEGE "七七"这一天,总书记来到百团大 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 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 ]刃向内的决心勇气抓好整改整治 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沈群 聂凯 欧阳倩 尤其是营收规模在百亿元、50亿元以上的企业,既是长沙经济的"压舱石",也是读懂长沙经济发展趋势 和信心底气的重要窗口。 以长沙比亚迪为例,2009年,长沙引进比亚迪长沙项目。随后,比亚迪连续追加投资,相继建设望城经 开区电子项目、宁乡弗迪动力电池项目、长沙经开区IGBT项目。 者召开市委常委班子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 如果说制造业是大海,那长沙波澜壮阔的海面早已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这里既有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 旗舰航母,也有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艨艟轻舸,更不乏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代表的快艇游轮。 欲让企业扬帆,政府当以服务为帆,以机制为锚,为舰队护航,让每艘航船在时代浪潮中,既能 ...
壹探轨道|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工华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
Qi Lu Wan Bao· 2025-07-08 01:48
近日,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工业南路站(以下均为工程名)至华能路站(简称工华区间)右线隧道迎来关键进展,盾构机"春雷号"顺利始发,正式开启597米 的地下掘进之旅,标志着该区间建设驶入"快车道"。 直面多重"地下考验" "春雷号"此次掘进堪称一场高难度"地下闯关赛": • 急弯与陡坡挑战:线路包含两处最小半径360米的急弯,类似地下"发卡弯",对姿态控制精度要求极高;同时需应对25‰的单面坡,考验设备动力与推进稳 定性。 • 智慧掘进策略:依据地层变化和监测数据,动态优化掘进压力、速度等核心参数,确保设备平稳前行。 • 科技"智慧大脑":借助盾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精准轴线控制、沉降智能预测和施工可视化管理,提前预判风险、提升效率;同时配备严密应急预案并定 期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春雷号"的掘进不仅是泉城地下的奋进序曲,更彰显着新时代基建力量。下一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7号线项目管理部将持续以科技与匠心推进施工,助力 济南轨道交通网络完善,让城市出行更便捷,城市脉动更强劲。 • 精密沉降管控:盾构路径下方密集分布11种重要地下管线,包括大直径雨水管、高压热力管等,沉降控制必须达到毫米级精度。 全方位护航与科技赋能 ...
“甬舟号”盾构机开启穿海之旅
Ke Ji Ri Bao· 2025-07-08 00:54
原标题:"甬舟号"盾构机开启穿海之旅 中铁十四局"甬舟号"盾构机机长张嘎坐在金塘海底隧道地面智慧中心操控台前。他眼前是一块覆盖 整面墙的电子屏幕,上面清晰地展示着盾构机的三维模型,各项参数一目了然。当他按下控制台上的启 动键,位于地下64米处的"甬舟号"盾构机刀盘开始转动起来。 近日,在中铁十四局承建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地下64米深处,"甬舟号"盾构机成功穿越 海堤,由陆域段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全面进入穿海之旅。 金塘海底隧道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全长16.18公里,首次采用两台盾构机相向掘进、在海底完成 对接、在洞内完成盾构机拆解的施工方式。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项目建设人员创新研制多项技术成 果,助力"甬舟号"盾构机向深海掘进。 定制"战袍"武装盾构机全身 盾构机掘进靠一口镶嵌着"铜牙利齿"的刀盘,而软硬复合的地层极易磨损刀盘。"甬舟号"盾构机就 面临着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在穿越过程中,"甬舟号"需要挑战24次软硬地层变换,隧道区域软硬不均 及硬岩地层占比近七成,硬岩最高强度近200兆帕。 "针对复杂地层,项目团队为'甬舟号'盾构机配备了滚刀磨损智能监测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 ...
走进中国首座隧道博物馆
Ren Min Ri Bao· 2025-07-07 22:28
隧道博物馆的深邃,更在于它让那些"看不见"的奉献被"看见"。在"开路先锋"的旗帜旁,一份来自成昆 铁路沙马拉达隧道项目的慰问电,字迹模糊却传递着铁道兵在"修路禁区"用生命拓荒的忠诚与悲壮。这 份泛黄的纸张是家国情怀最朴素也最震撼的凭证。而在展柜的柔光下,静静陈列着另一套特殊的"铠 甲":防弹衣与钢盔,它们是秦岭输水隧洞建设者为抵御致命岩爆风险的生命屏障,建设者们至今仍要 穿上这类特种防护装备,才能深入作业面。 站在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立体沙盘前,19条断裂带的地质剖面和764米竖井的立体对比,诠释着"世界 最难铁路隧道"的攻坚传奇。针对代表性标杆工程,21处场景复现让观众身临其境。每一件展品都是一 个时空坐标,诠释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行业精神。 博物馆的叙事并未止步于历史的回望。"隧创未来"5D影院将观众带入洲际海底隧道的神秘幽深,送上 星际太空廊道的浩瀚征途,这是隧道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无畏探索精神的时空延展与浪漫表 达。以隧道元素和隧道人形象设计的"隧道侠"IP形象,将硬核工程转化为萌趣文创;还有盾构主题积 木、各式立体冰箱贴、"隧缘"主题茶具等文创,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深层文化浸润。 ...
【大佬持仓跟踪】风电+海工装备,子公司风电产品国内市占率超5成,机构预计该公司2025年净利同比增超6倍
财联社· 2025-07-03 03:41
前言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析 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值 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风电+海工装备,子公司风电产品国内市占率超5成,海工装备产品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机构预计2025年 净利同比增超6倍,盾构机产品实现多项重大突破,这家公司与全球知名风电厂商、大型国央企形成长期 稳定合作关系。 ...
运营商财经网康钊:中国不能再卖给印度盾构机了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1 03:29
运营商财经 康钊/文 传印度在藏南挖隧道使用了盾构机,这还不值得警惕 吗?2024年3月,莫迪参加了藏南边境的色拉隧道剪彩仪 式,当时大家就怀疑,印度是怎么打通这个隧道的?盾 构机又是从哪里来的? 按理印度的盾构机不可能来自中 国,很可能来自德国,但印度会把任何能搞到手的盾构 机用于藏南,中国一些企业还敢卖盾构机给印度吗? 中国应该严格封锁盾构机技术,也要严禁卖盾构机给印 度这样的国家。在高铁技术、盾构机技术、手机制造技 术、钢铁制造技术、汽车生产、家电生产等领域,中国 都应该完全对印度进行技术封锁,不能在印度进行任何 的投资建厂。2024年,印度强行要求vivo出售其印度工 厂一半股权给本国的塔塔集团,2012年,中国变压器龙 头保变电气带着全球顶尖的特高压技术进印度,13年 后,它被印度强迫交易,以1.37亿"骨折价"卖掉印度公司90%的股权,白白送给了印度特高压电力技 术。这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中国企业还想去印度赚钱吗? 近几年来,印度向中国偷师学艺太多了,而且学会了就抢掉中国的生意,如今,盾构机是一个印度千万 百计想搞到手的技术,千万要提防。 几年前中国一些企业毫无顾忌地向印度出售盾构机,毫无国家安全 ...
城西南排工程迎来关键节点 “先行号”盾构机成功始发
Hang Zhou Ri Bao· 2025-07-01 02:42
据悉,在盾构机组装调试阶段,市水务集团采用"双螺旋激光校准系统",将盾构机轴线偏差精准控 制在±5厘米内,并通过清单化管理和应急演练确保顺利始发。在后续施工中,市水务集团还将依托数 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的数据传输实现对掘进过程的"零距离"智能管控。 6月30日上午,杭州城西九曲洋港进水口施工现场传来捷报——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 (以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首台盾构机"先行号"在地下60米深处顺利始发,标志着这项重大水利工程 正式进入隧洞掘进阶段。 "先行号"盾构机全长约90米,整机总重量约2500吨,开挖直径达12.1米,最小转弯半径400米,承 担着九曲洋港进水口至顾家桥港进水口长约5公里地下隧洞的掘进任务。今年3月31日,"先行号"第一个 盾构机部件下井,6月27日盾构始发通过专家验收,市水务集团连续攻坚奋战88天,将12000多个零部件 组装成一条蓄势待发的"钢铁蛟龙",为隧道掘进提供强大动力。 城西南排工程是补齐杭州城西区域防洪排涝短板、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 施。该工程建成后,杭州城西区域防洪排涝标准将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目前,项目各标段建设 全面推进:南湖进水 ...
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杭州城西这一重要排涝工程迎来关键节点
Mei Ri Shang Bao· 2025-06-30 22:33
Group 1 - The project marks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underground tunnel excavation phase for the Hangjia Lake South Drainage West Channel Expansion Project, with the first shield machine "Xianxing" successfully starting its operation [1] - The shield machine is approximately 90 meters long, weighs about 2500 tons, and has a diameter of 12.1 meters, designed to excavate a 5-kilometer underground tunnel [1] - The assembly of the shield machine involved over 12,000 components and was completed in 88 days, showca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municipal water group [1] Group 2 - The project aims to enhance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tandard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Hangzhou from a 20-year to a 50-year occurrence level [2] - The construction includes multiple water inlets and a Y-shaped underground drainage channel, which is 29 kilometers long and buried 55 meters underground [2] - The drainage capacity is designed at 250 cubic meters per second, with a backup capacity of 300 cubic meters per second [2]
聚焦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五:智慧城市、低空经济与盾构巨龙共谱河南发展新篇
Huan Qiu Wang· 2025-06-27 10:20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当我们谈及河南,脑海中率先浮现的,是那广袤无垠、一望无际的麦田;是热气腾腾的胡辣汤、烩面、金黄酥脆的烧饼;是 洛阳的牡丹、嵩山的少林寺、开封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但是,不到河南走一走,又怎会想到在科技浪潮的澎湃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重塑河南发展格局,双万兆、5G-A、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低碳经济等相关 产业纷纷在河南落地生根,展现出蓬勃活力。日前,环球网深入走访了河南郑州和鹤壁两地,对比河南省新质生产力上的创新实践与成就又有了不一样的体 会。 智慧灯杆,感知城市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古称朝歌,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的美丽传说而得名。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鹤壁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之初,便 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从而以构建物联感知体系为切入点,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牛鼻子"。 鹤壁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赵丽洁带领我们步入城市运行中心,作为城市的"大脑",巨幅屏幕上,城市运行的各项关键数据实时跳动,交通流 量、空气质量、水位监测……一切尽在掌握。赵局长为我们介绍了这座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以城市全光网为"脉"、以智慧合杆为"锚",汇聚来自天域、空 域、地域的2.7万个各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