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

Search documents
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预算报告给出四点线索
互联网金融· 2025-03-10 10: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 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 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具体如何发力,财政预算报告给出了更详细的答案。根据界面新闻的梳理,积极的财政政策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广义财政显著扩张、非税收入大幅下降、支出结构优化以及中央支出 显著提升。 财政部在预算报告中称,综合判断,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向财政传导,2025年 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必须把困难挑战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政策举措准备得更周全一 些,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广义财政显著扩张 根据预算报告,2025年拟安排财政预算赤字率4%左右,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 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这里的赤字率是指狭义赤字率,即政府预算内的收支差 额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此外,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为4.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发行1.3万亿元超 长期特别国债,较上年增加3000亿元;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 本。新增地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发展态势在形成,稳住楼市股市有助于提振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04:26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作 者丨周潇枭 编 辑丨张星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 0 2 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 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 为的鲜明导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还 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包括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 重点领域风险等。 完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哪些支撑条件?如何看待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组合?如何大力提振消费?如何提高投资效益?有哪些重点产业赛道值得关注?当前应推动 哪些重点改革事项落地?带着这些问题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黄汉权。 黄汉权。资料图 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发展态势在逐步形成 《2 1世纪》 :2 0 2 4年我国G D P规模接近1 3 5万亿元,同比增长5 %。如何看待中 ...
今年预算案的“新鲜事”(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07 08:02
作者:钟渝梅 陶川 随着两会的召开,新一年预算案也逐渐浮出水面。 回顾过去几年, " 宽财政 " 的实际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今年的核心在于 " 更加积极的 财政政策 "还 有哪些实招落地 。透过 2025 年财政预算草案,我们可以发现不少 " 新鲜事 "—— 除了 "4% 左右 " 的赤字表述打破了刚性惯 例、为年中预留了调整余地 ,今年财政预算草案的噱头还体现在 名义 GDP 的修正、非税收入的规范、中央发债的强化 等等。随着财政 更加务实,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之间的偏差也将迎来修正。 4% 的赤字率可能并非是终点。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财政赤字率定为 "4% 左右 " ,而非精确的 "4%" ,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 自 2014 年以后,除了 2020 年在特殊情况下将赤字率目标设定为 "3.6% 以上 " 、随后两年赤字率目标以 " 左右 " 二字作为后缀之外,其余年 份均采用刚性数值目标。 2025 年 "4% 左右 " 的弹性表述,保留了财政年中加码的可能性, 对应了蓝部长昨日在记者会上所说的 " 中央 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 。 赤字规模扩大后,支出投向哪?科技、安全、民生是 ...
全国政协委员韩保江:经济增速定在5%左右有这些考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6 10:18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作 者丨周潇枭 编 辑丨陈洁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 0 2 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 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 为的鲜明导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目的在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 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对 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包括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 领域风险等。 如何看待今年5%左右目标的设定?为何强调推动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如何大力提振消费?当 前应推动哪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如何有效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带着这些问题,2 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 《2 1世纪》: 面对外部环境的较高不确定性,今年完成5 %左右的目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