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Search documents
差异化量子计算产业生态逐步构建(链接)
Ren Min Ri Bao· 2025-04-27 22:11
量子力学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的建立催生了第一次量子革命,带来了激光、 晶体管、核磁共振等重大技术突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进入21世纪,量子革命的第二次浪潮来临,基 于量子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催生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一批新兴技术,将极大地改变和提 高人类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 (责编:赵欣悦、袁勃)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本报记者韩俊杰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10 版) 如果把量子科技比作一架"飞机",那么量子计算就相当于飞机的"发动机",量子通信就相当于飞机 的"无线电",量子测量就相当于飞机的"雷达"。量子计算是指利用量子技术获取更强算力,量子通信是 指利用量子技术获得更安全通信,量子测量是指利用量子技术获得更精准的测量。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导下,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各地依托科研优势、政策支 持和产业基础,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的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安徽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优势,已集 聚量子科技企业超70家,正在建设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北京、上海等地依托科 ...
中国电信(601728):利润稳健增长,多点布局拓展新动能
HTSC· 2025-04-27 08:56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 rating for the company [6][4]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venue of RMB 134.51 billion in Q1 2025, a slight increase of 0.01% year-on-year, and a net profit of RMB 8.864 billion, up 3.11% year-on-year, which is slightly below the previous expectation of RMB 9.2 billion [1] - The company is well-positioned to benefit from the growth in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nd AI applications, with a strong focus on new productivity areas such as AI, quantum computing,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2][3] Summary by Sections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Q1 2025, the company reported a revenue of RMB 134.51 billion,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0.01% and a net profit of RMB 8.864 billion, reflecting a growth of 3.11% [1] - The company's mobile user base reached 429 million, with a net increase of 4.95 million, and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5G users rose to 62% [2] - The company’s gross margin and net margin improved by 0.06 and 0.14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to 29.47% and 6.56%, respectively [3] Growth Drivers -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expanding its digitalization efforts, with intelligent revenue growing by 151.6% year-on-year and IDC revenue increasing by 10.4% to RMB 9.5 billion [2] - New productivity areas such a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quantum computing saw revenue growth of 37.2% and 81.1% year-on-year, respectively [2] Profitability Forecast - The report maintains profit forecasts, expecting net profits of RMB 35.458 billion, RMB 37.751 billion, and RMB 39.904 billion for 2025, 2026, and 2027, respectively [4][12] - The projected revenue for 2025 is RMB 548.495 billion, with a growth rate of 4.76% [5] Valuation - The target price for the A-share is set at RMB 9.13, based on a 1.8x PB valuation for 2025, while the H-share target price is set at HKD 6.61, based on a 1.23x PB valuation [4][13]
研判2025!中国光通信系统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迭代加速及算力升级,驱动千亿市场新增长[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4-27 01:25
光通信系统是以光波为信息载体,通过光纤、大气或外层空间等传输媒质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其核心 原理基于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纤中)或空间传播特性(自由空间),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 最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按传输介质分类,光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光纤通信系统和自由空间光通信 系统,其中光纤通信系统还可以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光通信系统主要由发送机、光纤信道、光接收机三个基本单元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光互联与光信号 处理器件,如光纤跳线、光耦合器、光分束器、光放大器、再生中继器等。其中光发射机的作用是将电 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将光信号注入光纤中进行传输,一般由光源、调制器和信道耦合器组成。通信信 道是光纤,其基本特性参数是损耗与色散,为了实现高速长距离传输,要求光纤具有低损耗低色散特 性。光接收机的作用是将从光纤输出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一般由信道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和解调器 组成。 内容概况:中国光通信系统行业正呈现市场规模扩张、技术迭代加速、竞争格局多元和政策支持强化的 特征,整体发展稳中有进。2024年,中国光通信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为2154亿元,同比增长1.07%。从技 术方面来看,光通信系统行业技术向 ...
国盾量子(688027)每日收评(04-01)
He Xun Cai Jing· 2025-04-01 08:31
35.52分综合得分 偏弱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国盾量子688027 时间: 2025年4月1日星期二 260.94 元 当日主力成本 258.57 元 5日主力成本 278.27 元 20日主力成本 278.27 元 次 北向资金数据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0次 跌停 0 | 持股量77.07万股 | 占流通比0.95% | | --- | --- | | 昨日净买入-6.14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76% | | 5日增仓比0.103% | 20日增仓比0.059% | 技术面分析 260.89 短期压力位 254.66 短期支撑位 299.80 中期压力位 254.66 中期支撑位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 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 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 证和承诺。 股价突破短期压力位,短线有望走强; 目前中期趋势不慎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K线形态 暂无特殊形态 ...
西安光机所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半导体芯闻· 2025-02-28 10:03
在集成光学频率梳领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超快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张文富研究员团 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团队陈巍研究员与国防科技大学智 能科学学院杨俊教授团队三个团队合作,在集成微腔光学频率梳领域取得进展。该合作团队基于微波 注入、光频参考、热微扰频率调谐等技术,实现了两套独立泵浦的"全同"微腔孤子光学频率梳,基于 此,实验验证了满足ITU频率间隔标准(50GHz)的50通道梳齿对之间的高可见度Hong-Ou- Mandel(HOM)干涉,证明了利用经典波分复用光通信的复用思路实现大规模并行量子通信的可行 性,为基于集成光学构建更高效、可扩展的量子通信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 来自中国科学报 , 作者:张行勇, 谢谢。 "向光而行 科技报国",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强烈的创新责任在使命驱动的建制化 基础研究中持续彰显西光力量。其中,2024年就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性创新进展或 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