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服务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事关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服务,中央十大举措进一步改善民生
具体包括: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行 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一老一 小"普惠服务、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促进包容共享发展等十条意 见。 《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 生财力保障,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 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保 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 惠、可及,现提出十条具体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灵活 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 参保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 ...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这份重磅文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Xin Jing Bao· 2025-06-09 13:25
据了解,新就业形态人员包括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伴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 产生的新工作模式。2023年,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过去几年,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 业形态人员的参保问题引发关注,《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人员将更快融入社保体 系,获得更加充分的保障。 《意见》特别强调"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将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制定低收 入人口认定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同时,合理确定调整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挂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意见》提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变化相协调,按照服务半径合 理、规模适度、功能适用、保障有力要求,优化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合理提 高最低工资标准、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支持各地统筹资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 ...
中办、国办印发!重磅民生文件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6-09 10:37
为 进 一 步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着 力 解 决 群 众 急 难 愁 盼,推 动 民 生 建 设 更 加 公 平 、 均 衡 、 普 惠 、 可 及,中 办 、 国 办 印 发 《 关 于 进 一 步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 着 力 解 决 群 众 急 难 愁 盼 的 意 见 》 。 意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 保险的户籍限制、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加 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等多项举措。 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 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 80% 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 托育覆盖 80% 以上社区 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4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行动 2 提高基本公共服 ...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磅民生文件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09:38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 盼的意见》今天(9日)对外公布。 《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新要求跟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来看↓↓ 如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哪些人将会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意见》聚焦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提出要"健全灵 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个体户、非全日 制就业人员、农民工、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群体。《意见》明确将这部分工作稳定性 低、容易出现断缴社保的人群,纳入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如何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老百姓如果遇到突发困难,社保会不会断缴?《意见》也作出了明确要求,要及时将符合条件 的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精准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确保社保不断 档、医疗有保障。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加强兜底帮扶,让困难群 众感受到民生温度。 如何推进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202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67%,而城镇户籍人口比重只有50%左右。 如果基本公共服务仅由户籍地提供,就意味着近3亿 ...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磅级民生文件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09 09:34
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2025年3月2日)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经党中 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 (一)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 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参保激励约束机 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优化城乡居 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推 动缴费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人员按规定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 付限额,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继续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对象放宽至领取失业保 险金人员。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加强社会保险与社会救 助、社会 ...
如何推进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news flash· 2025-06-09 09:29
金十数据6月9日讯,《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明确提出推行由 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采取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完善转移接续等方式,逐步将基本 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并进一步要求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 利,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社会服务方面,《意见》还提出一批新举措,包括 加大兼顾职住平衡的宿舍型、小户型青年公寓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适龄女孩接种人乳头瘤病毒 HPV疫苗等等。 (央视新闻) 如何推进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
中办、国办: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news flash· 2025-06-09 09:15
金十数据6月9日讯,《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推行由常住地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采取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完善转移接续等方式,逐步将基本公共服 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推动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办法,推 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 度。支持各地统筹资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中办、国办: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
中办 国办发布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全文)
Xin Hua She· 2025-06-09 09:05
(2025年3月2日)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经党 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 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参保激励约束 机制,完善转移接续机制,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优化城 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健全多缴多得激励 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 机制,推动缴费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人员按规定提高次年大病 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继续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对象放宽 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加强社 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衔接,精准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增强低收 入人口抗风险能力。 (二)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 ...
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磅民生文件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08:38AI Processing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 盼的意见》今天(9日)对外公布。 《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新要求跟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来看↓↓ 如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哪些人将会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意见》聚焦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提出要"健全灵 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个体户、非全日 制就业人员、农民工、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群体。《意见》明确将这部分工作稳定性 低、容易出现断缴社保的人群,纳入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如何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老百姓如果遇到突发困难,社保会不会断缴?《意见》也作出了明确要求,要及时将符合条件 的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精准落实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政策,确保社保不断 档、医疗有保障。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加强兜底帮扶,让困难群 众感受到民生温度。 如何推进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202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67%,而城镇户籍人口比重只有50%左右。 如果基本公共服务仅由户籍地提供,就意味着近3亿 ...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推广,将如何助力个人信息保护?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6 06:06
日前,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 法》),定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根据《管理办法》,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以自愿向网络身份 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体系带来的一大变化是,以往用户的身份信息,直接可被所有互联网平台收集,但现 在用户能选择经由国家背书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证明"你是你"——互联网平台仅得到一个验证"是"与"否"的 信息,这就减少了明文身份信息在多个平台暴露的风险。 需要重视的是,人们习以为常给出的公民身份号码,其实可从中解析出诸多个人信息。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究员于锐长期从事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研究。据他介绍,公民身份号码共有18位数字:前六 位是地址码,代表居民所在的省份城市;随后8个数字代表出生年月日;第15-16位可知所在地的派出所;第17位 表示性别;尾号为校验码。 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公民身份号码即可知道某某人户籍所在地、今年多大岁数、是男是女;如果再匹配上手机号 等个人信息,要锁定"你是谁"并非难事。而为了在网络空间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和识别,现在很多互联网服务均需 提供个人实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