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边主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专栏丨美国留下的三把“空椅子”
Xin Hua She· 2025-11-21 01:30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G20峰会上的"空椅子"则更加刺眼。首次在非洲举办的G20峰会,本是倾听全 球南方声音、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美国不仅缺席,甚至对东道国极尽打压,将意识形 态偏见凌驾于全球经济合作之上。尤其是,美国作为下一届G20轮值主席国,竟然缺席这次至关重要的 交接会议。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那句"象征性地把下一届主席国移交给一把空椅子"的戏谑背后,是对霸权 任性的无奈。美国的缺席,本质上是因为本次峰会中债务减免、能源公正转型、多边机构改革等议程, 不符合"美国优先"的盘算。这把"空椅子"也再次证明,美国无意融入一个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经济秩 序。 三把"空椅子"连点成线,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超级大国在面对多边主义潮流时的进退失据。在其眼 中,国际规则不再是维护和平发展的基石,而是束缚手脚的锁链;多边机构不再是合作的平台,而是要 被驯服的工具或要被抛弃的累赘。美国正试图通过"退群""毁约"和"缺席"来对抗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 界,用孤立主义的城墙来阻挡全球治理民主化的浪潮。 然而,世界不会因为几把椅子的空置而停摆。正如南非外长拉莫拉所强调的,无论有没有美国,全 球事务都将继续前行。 近期,美国在全球治理 ...
第十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行 与会人士吁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1-20 15:5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驻华代表海博认为,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等都在考验 着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这就需要更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开展合作,通过亚太经合组织(APEC) 等重要平台,达成共识、分享经验。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张焕迪)第十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 家的2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探讨完善全球治理等重要议题,呼吁各方协作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 力量。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充满深刻不确定性 的新时代。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重大调整,支撑国际秩序的长期共识正在被重新界定。 他指出,全球治理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关于共担责任、共同发展的事业。世界需要大国之间的合 作,同样也需要更多国家在全球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表示,面对挑战,回到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及高举多边主义的旗帜 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必须要超越零和博弈的心态,坚持通过共商来捍卫全球多边主义。 金旭进一步指出,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主要目的是实现共同发展,为全球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 解决方案 ...
美国留下的三把“空椅子”
Xin Hua She· 2025-11-20 14:46
视线转向日内瓦,万国宫内的镜头,聚焦的却是一处虚空。美国在国别人权审议中缺席,且创纪录 地既不提交报告也拒绝参会。这一被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称为"突然且史无前例"的举动,让审议流程 陷入僵局。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于充当人权"法官"与"教师爷",手握大棒对他国人权指手画脚。这 把"空椅子"直白地告诉世界:在美国眼中,多边人权体系只是用来惩治异己的工具,而非自我约束的准 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正在消解美国自我标榜的道义基础。 在南非约翰内斯堡,G20峰会上的"空椅子"则更加刺眼。首次在非洲举办的G20峰会,本是倾听全 球南方声音、推动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历史性机遇。美国不仅缺席,甚至对东道国极尽打压,将意识形 态偏见凌驾于全球经济合作之上。尤其是,美国作为下一届G20轮值主席国,竟然缺席这次至关重要的 交接会议。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那句"象征性地把下一届主席国移交给一把空椅子"的戏谑背后,是对霸权 任性的无奈。美国的缺席,本质上是因为本次峰会中债务减免、能源公正转型、多边机构改革等议程, 不符合"美国优先"的盘算。这把"空椅子"也再次证明,美国无意融入一个更加普惠包容的全球经济秩 序。 三把"空椅子"连点成线,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中俄印三国学者对话会代表团团长
孙卫东祝贺中俄印三国学者对话会成功举行,强调中俄印合作重要意义,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 了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中国发展擘画了蓝图。中俄印都是具 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和具有影响力大国,应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倡导合作共赢,践行多边主义,为国 际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应有贡献。希望三方按照三国领导人战略引领,发扬"开放、团结、信 任、合作"的中俄印精神,发挥好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的战略沟通作用,拓展地方、青年、学者等各领 域交往,推动中俄印合作机制稳步发展。希望三国学者为此提供智力支持。 人民财讯11月20日电,据外交部消息,11月20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出席第二十次中俄印三国学 者对话会代表团团长。 ...
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主题研讨会在维也纳举办
Xin Hua She· 2025-11-20 11:14
新华社维也纳11月20日电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19日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 球治理倡议主题研讨会,各国际组织和成员国代表围绕"在维也纳多边平台促进全球发展与治理"深入交 换意见。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 合国外空司、《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委会等主要国际机构负责人,各国常驻代表,媒体记者等 150余人参加。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大使主持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李松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 迎和积极响应。中方与各国际组织和成员国一道,发挥维也纳多边平台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和促进国际 发展合作,造福全球南方。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进一步加强全 球南方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带来更多正能量。 李松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 展绘就宏伟蓝图。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和共同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有力推动联合国各项事业。中方愿与各方携 ...
应对气变的全球战线仍坚强存在
Huan Qiu Shi Bao· 2025-11-20 08:28
王元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巴西贝伦召开。 这次会议本来具有历史意义,因为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而且,1992年《公约》开放签字的 地点也是巴西。然而,此次会议却是在双重危机下召开的。 人类的气候危机正在加剧。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首次突破《巴黎协定》所设的"1.5℃"温 控目标;根据《巴黎协定》,各缔约方应在2025年提交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报告(NDC),据统计, 目前只有约125个缔约方进行了提交。另一个重要挑战是,美国政府不仅不派代表参会,还在不久前国 际海事组织(IMO)的一次会议上反对全球航运碳定价机制,并施压他国跟随。作为全球累计排放量最 大的经济体,华盛顿的"空椅子"直接影响到部分国家的出资与减排意愿,这被一些观察人士视为对多边 气候机制的"规则性阻挠"。 阴霾虽在,但数字与事实同样告诉我们: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线仍然坚强存在。 美国"联邦空席"不等于"国家空场"。尽管美国联邦政府不参加,加州、新墨西哥州等通过"美国气候联 盟"联合组团出席COP30,并重申其2025年发布的共同目标——到2030年将成员州温室气 ...
中欧班列见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11-20 01:57
自2011年首列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从单一线路到织网结链,从基础联通到高效畅通,用十余年光阴发展 为横跨东西的物流通道与经济走廊。 《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 家232个城市,物流服务网络覆盖亚欧全境。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已扩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同 时,中欧班列也将欧洲的优质产品、技术和服务更便捷地引入中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这既有助 于中国产业链升级,也丰富了沿线国家市场供给,实现了"贸易畅通"向"产业共赢"的跨越。 这列奔驰的"钢铁驼队"不仅运送着商品,更传递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理念。它打破了地理隔阂,将中 国广阔的内陆市场与欧洲经济圈紧密连接,使不沿边、不靠海的中西部地区一跃成为开放前沿。重庆、 西安等内陆地区曾因物流周期过长让投资者望而却步,中欧班列开通后,全球资本、企业纷至沓来。同 时,中欧班列贯穿东西、联通内外,为亚欧内陆地区开辟新通道,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开放型 世界经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等内陆国家借助中欧班列开辟出海口,实现了从"陆锁 国"向"陆联国"转变。这种双向奔赴的开放姿态,不仅是 ...
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Ren Min Ri Bao· 2025-11-20 00:03
"中国的碳市场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瓦莱丽·希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时表示,中国的碳市场发展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既包含强制碳市场,也涵盖自愿碳市场,其经验很有 借鉴意义。 旧电路板、锂电池等材料回收后制成的桌椅结实美观,天然稻壳制作的水杯环保耐用,云南深山出产的 茶叶、咖啡等低碳农业产品绿色健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正在巴西贝伦举行。位于会场醒目位置的"中国角",处处展现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智慧与行动。 连日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等相关主题边 会相继在"中国角"举行。参与活动及接受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在能源转型和碳排放管理等方 面的成果值得借鉴,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 和确定性。 "离开中国,我们在气候领域无法取得任何进展"|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按照《巴黎协定》要求,各国应在今年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国家 自主贡献目标。中国代表团介绍,日前,中国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2035年国家 自主贡献目标,历史性 ...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Ren Min Ri Bao· 2025-11-19 22: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深刻演变,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我们要践行真正的 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当今 世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 全人类共同利益高度,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明确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全 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课题,为国际社会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领航定向,为推动 人类进步事业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 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引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丰富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 中全会精神,全面领会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深远影响,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 革和建设,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倡议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时代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人类发展进步的大 ...
安理会通过加沙关键决议!联合国副秘书长答一财
第一财经· 2025-11-19 08:25
2025.11. 19 本文字数:184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小岩 封图 | 联合国副秘书长徐浩良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第一财经记者吴军摄) 望着窗外的黄浦江,联合国副秘书长徐浩良回忆起2024年12月初到访加沙地带的场景,作为拥有土 木工程背景的联合国官员,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加沙废墟的规模难以想象,而在这废墟背后是多少 人的生计和生命。 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17日以1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由美国起草的第2803 号决议(以下称"决议"),核可美国此前提出的结束加沙冲突"20点计划"。决议欢迎成立和平理事会 作为加沙地区的过渡行政机构,授权组建加沙国际稳定部队,及确定了巴勒斯坦人最终建立独立国家 的原则。 徐浩良11月17日在上海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联合国成员国目前对加沙的讨论, 总体来说是比较正面的,希望决议能够为巴勒斯坦地区的未来提供法律依据,给予大家信心。 在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执行期间,联合国已经开展加沙地带的废墟清理工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 助巴勒斯坦人民方案特别代表西勒斯(Jaco Cilliers)表示,整个加沙地带需要清理的废墟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