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遗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运河碧波漾万里 苏韵欧风共婵娟——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
Xin Hua Ri Bao· 2025-06-16 23:16
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也是流动的文明现场。汩汩流淌的中国大运河水,携千年文脉, 在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的比利时漾起波澜。 6月9日下午,一场快闪活动奏响了"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序曲。在布鲁塞尔艺术山 上,江苏民乐《好一朵茉莉花》和惊艳的锡剧戏服起舞,引得当地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在布鲁塞尔标 志性大广场上,来自江苏大运河畔的精美苏绣,让欧洲民众沉浸式体验了江苏非遗的独特魅力。 当地时间6月10日,"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正式在比利时运河畔的布鲁塞尔邮政广场 启幕。当日,适逢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活动选址布鲁塞尔,也颇具象征意义——作为欧盟总部所在 地,这里本身就是多国文明对话的现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的符号,既是流动的文化遗 产,也是连接中外文明的重要纽带。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6月9日至13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 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比利时、克罗地亚成功举办。作为外 交部"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江苏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向世界阐 ...
与时间赛跑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十年纪录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6 05:04
照片墙和名单墙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记者注意到,一进展厅,就看到一面巨大的照片墙,田苗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这面照片墙是所有已经完成记录的1279位 传承人的照片,按照开展工作的时间顺序,由远至近从右至左排列。"你会发现,右边的照片黑白的多,左边的照片彩色的多。这就证明我们在记录工作开 展之后,有些传承人已经不幸离世了。同时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这个工作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田苗动情地说。 和这1279位传承人照片墙相对应的是一个10米长大名单,这是十年来全国参加记录工作的4470位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名单。"他们有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的 工作人员,有来自各个专业、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他们担任访问学术专员,负责给传承人提问,指导摄录人员进行拍摄。还有两千多位记录工作者, 他们是摄像师、录音师、导演、剪辑师。还有几百位验收评审专家,他们做好守门员的工作,保证记录工作的成果是有价值的,是规范的,是有意义 的。"田苗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 "记录的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 截至到2025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传承人)3997人,目前健在的传承人3107人,十年,已开展 ...
“鱼与熊掌”怎么抉择?江苏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走出双赢之路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03:35
真正拍板落地并不容易。当时,有的领导认为"搬是要搬的,但速度不能太快,要等条件成熟"。什么时 候搬,如何开展与央企的协商谈判以及解决数额庞大的搬迁资金问题,都成为摆在地方党委、政府面前 的现实难题。为此,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2014年,扬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壮士断腕的决 心,坚决摒弃"有味道"的GDP,果断启动三湾沿线居民和企业搬迁工作。市属国资平台城控集团与央企 中船九院合作,投资30多亿元,有序对671户居民实施搬迁,对区域内"小散乱"企业全面实施关停。按 照当初的合作协议,居民、企业搬迁后的三湾片区3000亩核心区域,除了1500亩用于建湿地公园外,其 余1500亩规划建设商品住宅,土地出让收入除了平衡居民、企业搬迁和公园建设的投入,还略有盈余。 但这是否就是最优的选择呢?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扬州市委、市政府打开三湾 片区更新改造的思路,毅然改变原先计划。一方面,把原计划开发商品房的1500亩土地转换功能,主要 用于运河文化的展示和体验;另一方面,提高湿地公园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集生态涵养、环境美化、 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体 ...
荟聚在昆明
依据当代城区道路,可将现存与西南联大相关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相 关的纪念馆、陈列馆等,串联为城市记忆遗产景观体验线路。 (本版图片由《西南联大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系统性阐释与呈现研究》课题 组提供) 制图:康雨帆 修缮前(左图)后(右图)的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旧址。 回望往昔峥嵘岁月 20世纪30年代强寇来犯之际,中国高校陆续迁徙到西南、西北"大后方"继续办学。内迁高校保存了教育 火种,仍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在此期间培养的大批人才,在后 续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内迁高校还因地制宜,参加开发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地民众也竭尽所能提供帮 助,形成了"校地互动"特色。其中,又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的名望最高,社会 影响力最大。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与北碚老城隔江相望。1938年 复旦大学西迁至此,至1946年返沪。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3年6月,位于夏坝的"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校园现为 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制图:赫永皓 在云南8年间,西南联大共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黄昆、叶笃正、吴征镒等5 ...
天天学习丨总书记赞许这项非遗“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Yang Shi Wang· 2025-06-15 12:01
总书记赞许 = > 这项 "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t - 天天学习"总书记一进门就注意到这幅画,感叹这么大一幅画,很像《清明上河图》,问我描绘的是哪里。我告诉他,画的是沈从文笔下的大 美湘西。" 听闻如此宏愿,总书记肯定道:"非遗传承之路非常艰辛,你们做得很好。" 总书记的这番勉励让潘能辉深受感动、倍感振奋。他说:"创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总书记是懂我们的。" 作为传统雕刻工艺中的重要门类,我国共有23项木雕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多年来,这项被喻为"以刀笔生花,让枯木逢春"的非遗技艺,一直备受总书记关注。 2017年初秋,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陪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厦门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在非遗展现场,曾于福建工作过的习主席亲自担任"讲解员",在一件名为《事事如意》的红木雕琢作品前向普京总统作介绍。普京总统则拿起 放大镜,仔细欣赏作品细节。 "这个叫莆田木雕",只见山林层峦叠嶂间,56只相貌威严却又形态各异的狮子正在嬉戏。这样一个栩栩如生、层次丰富、景深高远的微观世 界,正是运用了莆田木雕闻名于世的"精微透雕"技法雕刻而成。 回忆起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 ...
热干面、木偶戏都是非遗 武汉这场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15 03:52
"武汉居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非遗项目,长知识了!"6月14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武昌区斗级营 街区举行。活动现场,40余个非遗主题展位汇聚布艺堆绣、武汉杂技、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热干面制作技艺等传统项目,吸引众多 市民游客驻足体验。不少游客流连忘返,直呼"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武汉杖头木偶戏展位 本次活动通过非遗展演、展销、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琳琅满目的非遗展位,湖北小曲、汉 剧、杖头木偶戏、古琴艺术等非遗节目也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 游客张梦莹原本计划打卡长江大桥,却被汉阳门花园内的非遗活动吸引。她兴致勃勃地逛了近两小时,不仅品尝了非遗美食热干面和 酸梅汤,还收获了中药香囊、京剧变脸玩具、楚剧钥匙扣等文创周边。"没想到热干面和酸梅汤也是非遗技艺,味道确实不一样!"她笑着 说。 最令张梦莹惊喜的是,活动还发布了十条非遗旅游线路,涵盖"知音江城"传说之旅、"烟火江湖"美食之旅、"非遗有戏"戏曲之旅等五 大主题,串联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等50个非遗打卡点。作为首次来武汉的游客,她决定按照"路线1"游览,从黄鹤楼出发,探访晴川 阁、古琴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Yang Guang Wang· 2025-06-15 02:19
央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 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内,文物保护工作者正埋头作业。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微波水分仪、超声波 无损检测等技术……坚持保护第一,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保护水平,让有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风采永驻。 龙门石窟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杰:利用现代的技术、工艺和手段,推进我们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 更新。同时,把龙门石窟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挖掘出来,进一步加大保护、研究和传播的力度,让龙门石 窟这个千年石窟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龙门石窟考察时强 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如今,一系列新科技、新方法正应用于文化遗产 的保护工作中。 在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遍布城墙全域3000多个监测点位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启动
Shan Xi Ri Bao· 2025-06-15 00:40
西安城墙(西南区域)预防性保护项目通过全面病害排查、构建巡查体系、结合传统工艺与科技手 段等措施,形成独特预防性保护模式,为城垣类建筑保护提供范例。 鱼河堡北城墙保护加固项目直面夯土建筑难题,经科学分析后采用针对性加固技术,消除隐患。 富平藏书楼修缮项目还原建筑历史风貌,结合文化展示与活动,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 延安县委、县政府旧址保护修缮项目尊重革命文物历史,以传统工艺再现历史场景,保持其原貌。 瓦房店会馆群——北五省会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项目秉持保护与研究并重的理念,为研究清代会 馆文化与装饰风格提供珍贵样本。 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在商洛市秦岭博物馆启动。 本次活动由省文物局、商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商洛学院与秦岭博物 馆协办,以丰富的形式展示陕西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显著成就。全省将开展480余场系列活动, 包括文物保护成果展示、文化遗产体验、学术研讨等。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活动现场为陕西考古博物 馆、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院馆校"合作共建中学历史学习实践基地授牌;3所中学被授予第二批"陕西省 ...
关注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非遗展风采 生活韵更浓
He Nan Ri Bao· 2025-06-14 23:58
非遗是解锁乡愁的钥匙,更是现代人找寻精神原乡的温暖寄托。喝一碗热乎乎的胡辣汤,品一杯香气四 溢的信阳毛尖,当乡愁以具象形态融入生活,便是非遗对一方水土最深情的告白。 "香的本源是自然,自然中的植物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线香制作技艺郑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 彦妍点起一根香,为游客讲解。李彦妍团队将典籍中的香方和地域符号结合,制作出贴近当代审美的产 品。"比如这款以香为主体制作的冰箱贴,是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联名的特制款,特别选用了河南的 土、小麦,加入太行崖柏、南阳玉兰等多种河南香料,调配出'老家河南'的味道,卖得格外火爆。"李 彦妍介绍。 一城启幕,多地同燃。除了主会场的精彩活动,河南各地的分会场也亮点纷呈,以多元形式展现非遗魅 力。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是"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围绕 这一主题,我省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全新活力。 6月13日晚,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鹤壁浚县古城启动。作为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当天晚上的浚县古城成了"非遗大观园",以"一街一景、一步一韵"的设计理念,精心策划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中华文化瑰宝“向新记”
Xin Hua She· 2025-06-14 15:56
Group 1 -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as been emphasized by Xi Jinping, highlighting its role in carrying the genes and bloodli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belongs to both curr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1][3] -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re being utilized in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equipment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Yungang Grottoes [2][3] - Digital restor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AI, are being employed to recreate artifac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store physically, as demonstrated by the Sanxingdui Museum's digital reconstruction of bronze relics [3] Group 2 -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o engage students with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hands-on experiences in bronze casting at the Baoji Bronze Museum, which has attracted over 150,000 students this year [5] -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odern technology is evident in the immersive experiences offered at cultural sites like the Longmen Grottoes, enhancing visitor engagement [6][7] -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being promoted as a pilla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efforts to create high-quality cultural experiences in cities like Luoyang [7] Group 3 - The ceramics industry in Jingdezhen is experiencing a revival through innovative designs and modern marketing strategies, attracting young entrepreneurs and increasing public interest [8][9] - The global recognition of Dunhuang studies has been enhance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showca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global dialogu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