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一体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同心共富,长三角牵手“谋幸福”——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综述(下)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3:36
23799.26万人,这是截至2024年末长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9%。 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长三角人",且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 的常住人口总量每年保持增长。这表明,长三角持续释放强大吸引力。 深入长三角,你会发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际差距、三省一市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20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长三角"一卡通用"…… 借长三角"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长三角"口袋底"渐渐有了新变化。 "区域差、城乡差、收入差怎么减,'试验田'何以率先垂范?"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内,示范区执委会与两区一县连年碰头、面对面讨论,这一长三角之问,愈发强烈。 置身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思考,打破共同富裕的省市边界,沪苏浙皖以更高站位画好最大"共富同 心圆"。 跨域协同缩小差距 行走江淮大地,常听到有人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经济薄弱的皖北地区,是"短中之短"。 的确,皖北地区国土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占长三角总面积的14.8%,而经济产出占比不足5%。 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要让欠发达地区快步跟上 ...
六五特刊 | 寻回长三角的生态之“光”
图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俞汇村盛家湾。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供图 在嘉善县姚庄镇俞汇村盛家湾,清澈的河水缓缓流过,隐约可见的水下森林与岸上的景观交相辉映。草丛中,隐隐闪现数个光点,正是萤火虫在翩翩起舞。 "盛家湾是国控断面俞汇塘的一条支流,沿线分布着几千亩花卉大棚和农田。由于周边企业、养殖场的废水排放,这条河流多年前也曾面临严重污染。通过 嘉善东部水生态修复,为萤火虫营造了适宜的生境。"俞汇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欢说。 嘉善东部水生态修复项目是嘉兴市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水下森林构建以 及生态缓冲带、湿地工程、农村污水管网铺设等工程,实现了"水质净化、农业利用、还清入河"的良性循环,建成了碧水绕村、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美景, 也为包括萤火虫在内的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夏夜如墨,熠熠流萤,忽闪成线,最是江南。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魏塘街道长秀村,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田间飞舞,犹如漫天星斗。许多人沿着小桥流水、窄巷石路寻找萤火虫的身影,其中不乏专门 从外地赶来的游客。 嘉善地处两省一市交界处,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 ...
以双创教育塑造“曲水善湾”人文品牌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3:25
□ 汤恒亮 运河读不尽,"史诗"润江南。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遗产资源最多的省份,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占 全线1/3以上。作为超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地挖掘好、梳理 好这些资源,显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近年来,苏州大学大国筑记团队基于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 探索,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将位于大运河江苏段沿岸村镇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了全方位地整合、提 炼,以"水韵江南"人文品牌塑造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生"融合,打造"曲水善湾"品牌项目 善湾村位于苏州吴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三好村东南角,西靠周芦线,北临周湖线,南靠钟家荡,村 里百姓临水而居,世代以农耕为生。该村区域面积约47.68公顷,村庄共设3个村民小组,共71户村民, 在籍村民196人。2020年,善湾自然村被纳入了环鼋荡美丽乡村群的建设项目中。"曲水善湾"项目作为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项目,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围绕生 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成功打造了大地、自然、人与村落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业态。建设中, 村企共同成立"醉美善湾"行动支部,整合党员干部、年轻骨干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1:0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等不断变革,生产领域的各产业主体、经营主体对 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切口,应将服务国家发 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优化调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合理利用长三角创新 创业生态资源,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 胡骁 思创融合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创新创业观念、品质、意义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决策深意、实 践价值等融入思政理论课,不断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教化。挖掘杰出校友、行业典型、经典案 例等素材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将自身创新创业梦想自觉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个人价值 与国家发展的紧密结合。 科创融合、产教融合中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与跨越。依托各类科研项目攻关、专业实习见习、科创 比赛、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锻炼形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例如,东华大学为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策划开展了长三角全球创意设计大赛、"乡村振兴 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行动",集中展现了其在服务长三角发展中的高校担当;与长三角地区的行业龙头企 业共建技术中心、共 ...
长三角区域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战略进路
Xin Hua Ri Bao· 2025-06-04 20:57
□ 葛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 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具有重 大战略意义,必须科学部署、精准施策。 长三角地区城乡发展布局须整体规划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整体规划其城乡发展布局 是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这不仅是空间重构的过程,更是制度革新与理念升级的过程,亟需通 过系统性、前瞻性的空间重构,构建起"城市群—都市圈—县域—乡村"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推动城乡 要素双向流动、功能互补共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体规划。 长三角地区城镇密集但分布不均,导致"大城市病"与"小城市萎缩"并存。整体规划需打破"一城独大"模 式,培育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核心城市—节点城市—特色小镇—乡村社区"多层次网络。可推动 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深度融合,促进近沪城市如苏州、无锡、南通与上海的同城化发 展,实现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针对小城 ...
5分钟穿越长江,安徽省首条长江隧道预计7月建成通车
Xin Jing Bao· 2025-06-03 00:10
从江北入口进入隧道内部可以看到,右线隧道装饰装修、机电安装、逃生通道、沥青摊铺等已全部完 成,正在施划交通标线,三车道清晰可见,基本和通车时的轮廓无异。左线隧道内,沥青摊铺已完成 50%以上,工人们正在安装最后几块装饰板,预计6月10日前,沥青摊铺、交通标线等全部完成。 "可以说,隧道建设已进入最后的通车冲刺关键阶段。"据芜湖长江隧道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成介绍,目 前,左右双线、江南江北工作井、明挖段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已经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联调 联试;接线道路主体基本完成,只剩余部分路面摊铺;形似"小蛮腰"的江南风塔施工及调试已经完成, 江北风塔剩余部分装饰装修及机电安装将于6月中旬完成;收费大棚已经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 试。 新京报讯 据"安徽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设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左右线隧 道基本建成,整个隧道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计划7月建成通车。 作为安徽省首条长江隧道,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北接江北新区龙湾路,穿越长江后南至弋江区大工山路, 设计为双线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千米,全长约6000米。其中采用超大直径盾构机掘进 的右线隧道长3967米,左线隧道长 ...
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四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Xin Hua Ri Bao· 2025-06-01 02:55
与长三角一样,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强与这两个地区的对接合作,是 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决定》围绕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领域对接合作作出部署,各地各 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落地一批新的合作事项,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 链。要深度链接京津冀大院大所"创新源"和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全球高端人才等资源,吸引一批创新 成果在江苏转化落地。鼓励科研院所、实验室跨区域互设基地和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互相备份,共建 一批高等级科创平台、产业飞地和离岸人才港,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京 津冀、粤港澳金融资本市场对接,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区域投资并购、双向发债、上市融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不仅指经济块头大,更意味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大,在落实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有更大的担当。"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就是要努力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 走在前,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作为长三角重要一翼和长江经济带重点省份,落实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首先就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省委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协同创 ...
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在城市更新中塑造新功能打开新局面,龚正调研普陀区
Di Yi Cai Jing· 2025-05-30 11:50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龚正指出,普陀经济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因时因势施 策,统筹好补短板与拉长板、稳存量与扩增量、保当前和利长远等关系,以实实在在的措施激发内生发 展动力。 龚正指出,要围绕发挥二八效应,强化重点行业调度和重点企业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围绕发 挥集聚效应,提高重点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打响主导产业品牌,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交易等优势赛道,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图谱,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打响重点地区品牌,加 大对重点地区的资源倾斜,打造普陀产业发展地标。围绕发挥引领效应,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 国际中央商务区空间扩容等战略机遇,积极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加快布局一批高能级产业项 目、平台项目。围绕发挥协同效应,在促进商品消费的基础上推进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形成供给与需求 的良性循环,发挥"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切实把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目前,上半年只剩下最后一个 月,要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咬住目标、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上海化工研究院与华谊集团联合重组以来,持续在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新环保等领域开拓攻关。 上午,龚 ...
沪苏“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以重大项目牵引产业链升级
Di Yi Cai Jing· 2025-05-30 10:19
以"飞地经济"为导向,沪苏合作产业园区正在从产业链提升角度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5月30日,在2025年度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举办前夕,第一财经走访了沪苏合作共建的多个产业园 区。据沪苏大丰公司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总监李力巍的介绍,作为上海与江苏共建的省际合作园区,沪 苏大丰产业联动聚集区(下称"聚集区")现已开发4平方公里,跨域交通是该聚集区的一大核心优势, 由于聚集区位于大丰城区与港区之间,东连大丰港区、西通城区,距大丰高铁站车程25分,已全面融入 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比如,顶层规划上,沪苏两地根据《大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等文件来开展产业、交通、民生等20多 个专项领域的协同工作;基础设施上,大丰采取相关板块与市、区级投融资平台协同共建的模式,统筹 推进其他领域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再如,项目引领上,沪苏两地会共同招引一些重大项目,去年签约落户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就有118 个,"以康养产业为例,大丰作为上海的后花园,不但有'米袋子''菜篮子''奶罐子'的功能,也能够承担 起上海域外农场康养基地的功能,近期针对这一类型的康养基地,我们做了重点规划。"此外,在科技 创新上,与南京大学共建的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