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

Search documents
融中回顾 | 保时捷重组董事会 52TOYS获万达电影等新一轮投资
Sou Hu Cai Jing· 2025-05-13 10:48
在智能清洁领域,成立于2017年的追觅科技,正以颠覆性创新改写全球市场格局,凭借"高速数字马达"与"智能算法"两大核心技术,仅用八年时间便从初创 团队蜕变为行业"超级巨头"。其自主研发的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量产的企业,并以此为基石构建起涵盖扫地 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吹风机等品类的智能清洁生态帝国。追觅的旗舰单品屡次刷新行业纪录:例如拥有19500Pa超强吸力和仿生机械足越障技术的追 觅扫地机器人X50系列,搭载灵捕智能升降机械臂和100℃火山湖浸泡洗两项首创技术的洗地机T40 Ultra,一经推出便成为高端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根据奥 维云网数据,2024年追觅以16.2%的零售额份额登顶中国清洁电器市场榜首。2024年双十一,其全渠道GMV突破32亿元,横扫天猫、京东等六大平台品类榜 单TOP1。 【要闻回顾】 1.保时捷重组董事会 保时捷董事会正在经历一轮有计划、快节奏的重大人事调整。这家德国跑车制造商不仅在积极布局未来的产品战略,也在公司治理层面全面实施代际更替, 以建立一支更年轻、更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欧洲并购与投资) 2.52TOYS获万达电影等新一轮投资 ...
英矽智能:百亿估值,AI制药“独角兽”再冲港交所,毛利达90%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13 04:02
英矽智能,曾于2023年6月及2024年3月两度提交上市申请,此番是三度冲刺港交所,能否成功上市,不仅关乎英矽智能的未来发展,亦关乎AI制药赛道 能否获得市场合理估值与青睐。 业务模式 英矽智能的业务包括三大板块: 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及与非制药领域相关的其他发现 。 管线药物开发方面, 包括自研管线获得上市许可后的商业化、对外授权候选药物所产生的权益和药物发现合作所获得的收入。公司目前无已商业化的候 选药物,主要收入来自三种候选药物的对外授权所产生的收益。公司有权就该等管线药物开发业务收取授权费,形式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特许权 使用费等。 药物发现方面 ,公司利用Pharma.AI发现与疾病相关的靶点,识别并进一步研发其与第三方合作而因此并不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独家所有权的具前景的候 选药物。 软件解决方案方面 ,公司授权客户使用其Pharma.AI平台,并就平台的访问权限收取预付订阅费。为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亦授予客户使用安装 于其私有云基础设施上的Chemistry42及PandaOmics软件的权利。根据招股书显示,Pharma.AI的订阅协议一般为期一年,并收取预付费用。订购费取决 ...
96亿,沙特投的AI制药独角兽要去港股IPO了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3 03:50
文 | 融中财经 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新药研发堪称一个极具风险性、高度复杂且耗时极为漫长的技术领域。 如今,随着AI技术的崛起,特别是包括大模型在内的生成式AI技术逐渐融入到药物开发流程的各个环 节,如靶点识别、药物发现、临床研究等,有望打破传统药物研发的固有模式,显著提升药物研发的效 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全球已有3800家企业以及4900家投资机构纷纷入局AI生物领域。据麦肯锡 全球研究院预测,生成式AI技术将会为制药和医疗技术公司每年带来600亿 - 11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就在近日,一家AI制药独角兽企业正全力冲刺IPO。 据相关消息,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已经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书。此前,该公司曾在2023年6月和2024年 3月两次申报交表,但均因故失效。此次为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其IPO之路已经持续了近2年。 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公司作为英矽智能IPO的联席保荐人,公司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 方面:为处于关键临床阶段的管线候选药物提供进一步临床研发的资金支持;开展新的生成式AI模型 开发及相关验证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发和拓展自动化实验室;为早期药物发现以及开发提供研发资金, 并作 ...
三度递表港交所,英矽智能能否打破AI制药盈利困局?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12 03:14
历经两次折戟,英矽智能三度冲击港股上市。5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港交所披露英矽智能更新后的招股书,这已是其第三次递表申请港 股上市。此前,英矽智能分别于2023年6月、2024年3月两次递表,但均因未在6个月有效期内通过聆讯而失效。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美元 | 美元 | 美元 | | | | (以千計) | | | 收入 | 30.147 | 51.180 | 85.834 | | 營業成本 | (11,037) | (12.611) | (8.257) | | 毛利 | 19.110 | 38,569 | 77.577 | | 銷售及營銷開支 | (5.375) | (7.774) | (5.532) | | 研發開支 | (78.175) | (97,341) | (91,895) | | 行政開支 | (15,442) | (17.344) | (17.487) | | [編纂] | [编纂] | [编纂] | [编纂] | | 其他收入 | 275 | ...
赛托生物(300583)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02:14
证券代码:300583 证券简称:赛托生物 山东赛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DY2025-001 投资者关系活 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 及人员姓名 参与公司 2024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活动的投资者 时间 2025 年 5 月 9 日 15:00-17:00 地点 "价值在线"平台(www.ir-online.cn)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 董事长米奇先生 财务总监李福文先生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璐女士 独立董事康立女士 保荐代表人刘彦先生 投资者关系活 动主要内容介 绍 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9 日 15:00-17:00 在"价值在线"(www.ir- online.cn)举办 2024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本次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 程的方式举行,问答环节主要内容如下: 1、问:过去一年,公司的经营策略是什么?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过去一年,公司董事会管理层确定的经 营策略主要可以用"稳份额、保现金、推注册、剥资产"十二字概括,在 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在生产端严 ...
晶泰控股(02228)收购源自上海交大的盈利AI医疗公司90%股权,打造中国版 Tempus AI ——AI医疗与AI制药双轮驱动,构建“远程医疗-智能诊断-AI制药”闭环生态
智通财经网· 2025-05-12 00:31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AI展现出了巨大的待挖掘潜力。尤其是在诊 断环节,从辅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到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AI正在重塑远程医疗行业的格局。而作 为国内人工智能+医药领域的领头羊,晶泰控股也在通过并购整合发展深入远程医疗这一增长蓝海。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5月11日,晶泰控股(02228)宣布以总计2.5亿元对价收购国内最大规模的远程心电 图(ECG)诊断服务解决方案企业——上海四维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四维医学)90%的股权,上海交通大学 拥有剩余10%股权。收购后,四维医学作为晶泰控股的子公司,将支撑晶泰科技在 AI医疗领域的重要 业务板块,并赋能其新药研发业务。 届时,晶泰科技将充分发挥其技术平台在AI+生命科学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打造人工智能(AI)疾病专 有算法模型和 AI远程诊断平台并推进其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而晶泰科技也将通过这一收购,实现临床、分子、影像等多维度数据的整合,以支持其心血管类创新药 及功能性健康产品的研发进程,并为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加精确、高效、个性化的远程诊断工具,从而进 一步扩大四维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与全病程管理、智慧化医疗服务方面的技术 ...
英矽智能重启港股IPO 新一轮融资获投1.1亿美元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09 10:39
经济观察网讯 5月8日,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英矽智能曾在 2023年6月、2024年3月两次申报交表后失效,此次是第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其IPO之路已延宕近2年。 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601995)为英矽智能IPO的联席保荐人,公司IPO募资投向包括:为关键临床 阶段管线候选药物的进一步临床研发提供资金;开发新的生成式AI模型及相关的验证研究工作;进一 步开发及扩展自动化实验室;为早期药物发现及开发的研发提供资金及用作运营资金等。 2022-2024年度,英硅智能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015万美元、5118万美元、8583万美元。2022-2024年 度,公司的亏损净额分别约为2.22亿美元、2.12亿美元及0.17亿美元。 三大业务板块 新药尚未商业化 英矽智能的业务包括三大板块: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及与非制药领域相关的其他发现。 在药物发现方面,公司利用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新型靶点,识别并进一步研发公 司与第三方合作具有前景的候选药物,尽管公司生成式AI平台以制药行业为重点,但也具备广泛的潜 在应用,包括先进材 ...
对话百图生科张晓明:未来5-10年,AI制药产业有望迎来爆发期|钛媒体AGI
Tai Mei Ti A P P· 2025-05-09 09:59
百图生科技术副总裁张晓明(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新药研发是人类发展中极具风险和复杂度、耗时最漫长的技术研究领域之ー。 今年1月,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平均而言, 新药的研发投入约26亿美元,可能需要耗时12-15年,但不幸的是,即使在临床试验阶段,新药的成功 率也低于10%。 上述论文认为,新药研发复杂的原因在于,传统药物研发依赖于药物开发人员的经验和反复试验,尤其 寻找潜在候选药物需要探索的化学空间之大,而且监管要求非常严格,满足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标准 可能是一项耗时且成本高昂的工作。因此,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科学家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方 法,以改进药物开发流程。 如今,AI 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大模型在内的生成式AI技术,融入药物开发流程——靶点识别、药物发 现、临床研究等,有望重塑传统药物研发模式,从而有效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3800家企业、4900家投资机构入局AI生物领域,相比四年前笔者发表 的《AI何以成"药神"》深度文章中提到入局的300家企业、880家投资机构,分别增长了1166.7%、 456. ...
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三度递表港交所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9 07:25
智通财经记者 | 唐卓雅 智通财经编辑 | 谢欣 5月8日晚间,英矽智能更新招股书,这已经是其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2023年6月、2024年3月,英矽智能曾两次递表,但均因未能在半年内通过聆讯而失效。另外,英矽智能2023年11月10日 曾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7089.05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截至目前备案通知书也已失 效。 英矽智能是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早起步于美国,并于2019年在中国香港设立 总部。 在最新一版的招股书中,英矽智能称其借助开发平台Pharma.AI生成超20项临床或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阶段资 产,其中3项授权给国际药企,合约价值超20亿美元。 其中,英矽智能的核心产品ISM001-055是TNIK的强效选择性抑制剂,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潜在治疗方案,目 前已进入临床二期阶段。2023年2月,ISM001-055已获得FDA(美国食药监局)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英矽智能预期 2025年上半年就肾纤维化治疗提交IND申请,并于2025年下半年就吸入型ISM001-055用于IPF治疗提交另一项IND申 请。 目 ...
英矽智能再冲港交所:AI制药光环下的长跑者,能否跨越“死亡之谷”?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09 04: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继先前的挫败之后,顶着AI制药"第一股"的光环,英矽智能再次宣布递表港交所,赴港上市。 5月8日,港交所官网显示,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中金公 司、GFSHK为联席保荐人。这并非英矽智能首次冲刺港股IPO。早在2023年6月27日,英矽智能递表港 交所,2024年3月27日,英矽智能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根据招股书,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2019年落地上海浦东,凭借生成式AI技术快速崛起。其核心业 务涵盖自研管线开发、AI平台授权以及跨领域合作三大核心领域,并成功构建了从靶点发现直至临床 验证的完整产业链条。 2018年至今,英矽智能进行了8轮融资,2025年2月完成超1亿美元E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3.31亿美元。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英矽智能的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约3010万美元、5120 万美元、8580万,2022年至2024年收入增长率为185%。毛利率分别为63.4%、75.4%、90.4%。经过调 整,亏损额持续减少,分别为7080万元、6740万元、227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