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胶原蛋白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成分之争”舆论战升级,巨子生物深夜回应,华熙生物力挺美妆博主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6-02 04:12
重组胶原蛋白成分之争的舆论战再度升级。 美妆博主 "大嘴博士" (郝宇)近日连续发文质疑,巨子生物(02367.HK)旗下品牌可复美的核心产品 "胶原棒" 中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低于宣传的 "≥0.1%"。 6月1日深夜,巨子生物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份声明,标题为《巨子接受"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检测 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巨子生物方面称,有关"可复美"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议,5月30日公司收到了来自"大嘴博士"(郝 宇)所用检测机构的道歉声明,并贴出了检验机构的原文。 巨子生物在声明中表示,已将相关产品送至多家检测机构,对多个样品从多个维度进行合法合规检 测。"鉴于相关检测工作极为复杂,需要足够的时间,截至目前,我们还在回收相关报告。" 6月2日开盘,巨子生物股价一度跌超5%,截至记者截稿,报67.25港元。 "成分争议"风波持续发酵 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发布博文、视频称,护肤品牌可复美的一款名为重组胶原蛋白精华的明 星产品涉嫌造假。相关话题在上周末一度冲上热搜。 公开信息显示,"大嘴博士"原名郝宇,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平台共计拥有超280万粉丝,是美妆领域 知名的专业KOL。 ...
巨子生物称接受郝宇所用检测机构道歉,对方声明撤销《测试报告》
Cai Jing Wang· 2025-06-01 15:10
6月1日,巨子生物发布声明,表示接受"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检测机构道歉,但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声明介绍,有关"可复美"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的争议,5月30日我司收到了来自"大嘴博士"(郝宇)所用检测机构的道 歉声明,该机构明确表示"我司对此做法不仅不予认同,更从未做出任何形式的授权",并严令要求"大嘴博士"(郝 宇)"⽴即停⽌使⽤及转发该《测试报告》的⾏为,以避免对社会公众产⽣更严重的误导 "。 根据上海东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声明,近期,名为"大嘴博士"的网络博主在各大网络平台,针对"可复美"品牌 某款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的成分含量提出质疑,并发布相关视频及博文,其中可能引用了我司出具的《测试报 告》作为依据,此举引发了广泛争议。针对该《测试报告》相关情况,我司特作如下澄清说明: 1.报告用途与授权说明:我司出具的该《测试报告》,其明确用途限定为科研、教学以及内部质量控制与研究的目的, 并不具备对社会公众进行证明的法律效力。在受托进行测试时,委托人并未向我司告知其真实用途是为利用该《测试 报告》向社会公众宣传并证明博主观点。我司对此做法不仅不予认同,更从未作出任何形式的授权。 2.测试结果的科学性 ...
10天蒸发百亿,陕西“最强夫妻店”深陷造假漩涡
凤凰网财经· 2025-06-01 14:27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李晓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来源丨中国企业家杂志 对巨子生物来说,这个 5月有点"苦涩"。 今年 4月刚上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的范代娣一时成为焦点,"大学副校长成首富"被热炒。 然而没过几天,巨子生物就接连陷入舆论风波。 先是医美巨头华熙生物在 5月17日发文,斥责多家券商机构研报在提出其当家成分"透明质酸"过时 的同时,"鼓吹"巨子生物当家成分"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华熙生物写到"不 应通过少数人的结盟,以误导性信息来引导多数人的认知并以此牟利。" 5月24日,自称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的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郝宇又 通过多平台发声,称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下称胶原棒)涉 嫌成分造假,该产品中并未检测到重组胶原成分。 可复美官方微博连夜发文称已将自家相关产品送交多家权威检测机构,待检测结果出炉会第一时间 公布。 并提到从 4月中旬至今,可复美及巨子生物经历了多轮有组织的"黑公关"攻击。已经收集并 固定了相关证据,会尽快启动法律程序。 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26日巨子生物开 ...
可复美遭“打假”,巨子生物7天市值蒸发180亿港元,护肤品卖出白酒毛利率
Xin Hua Cai Jing· 2025-05-30 12:21
Core Viewpoint - The stock price of Giant Bio has dropped 19.80% over 7 trading days, resulting in a market value loss of nearly 18 billion HKD due to allegations regarding the collagen content in its skincare products [2] Company Overview - Giant Bio operates in the professional skincare industry based on bioactive ingredients, with its brand "Kefumei" accounting for 87.04% of total revenue in 2024 [2] - The company reported a revenue of 5.539 billion CNY and a net profit of 2.062 billion CNY in its 2024 annual report, with a gross margin of 82.09% [4] Controversy and Response - On May 24, a beauty blogger, "Dr. Big Mouth," questioned the collagen content in Kefumei's core product, claiming it was only 0.0177% and lacked glycine, a key component [2] - Giant Bio responded by stating the allegations were "seriously inaccurate" and provided self-test results showing collagen content exceeding 0.1% [2] - The company has not yet released third-party test results despite claims of having engaged multiple authoritative testing agencies [2] Testing Methods - The blogger's team use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ombined with amino acid quantification, while Giant Bio employed methods from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and industry standards [3] - The blogger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testing methods used by Giant Bio, suggesting they may lead to inflated resul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olyglutamic acid [3] Market Impact - Marke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which could negatively affect consumer senti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Kefumei during the upcoming 618 promotional event [4]
「618」在即,700亿重组胶原巨头被指「成分造假」|焦点分析
36氪· 2025-05-30 10:55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Pro ,作者胡香赟 36氪Pro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市场担忧, 如果争议持续发酵,或冲击公司的业绩。 文 | 胡香赟 来源| 36氪Pro(ID:krkrpro) 封面来源 | Pexels 临近年中电商大促,"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却陷入巨大争议。 近日,一位自称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的社交媒体博主"大嘴博士"连续发文称,经检测,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的核心产 品"胶原棒(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低于宣传口径。 作为巨子生物的收入王牌,可复美系列在2024年大赚45亿元、同比增长62.9%,占公司总收入的80%。其中,以"胶原棒"为核心的功效型护肤品品类又为 可复美贡献了近八成的收入。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不少质疑声因此认为,如果连头部企业都可能存在"造假"现象,作为普通消费者,还能不能何信任和选择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行业内其实从未回避这些问题。相反,正是这份稀缺性,支撑起了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高昂售价,以及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概念公司的数百亿市值。 那么,所谓 ...
玻尿酸龙头炮轰胶原神话!医美三巨头“成分大战”背后:业绩集体失速,概念炒作退潮
Hua Xia Shi Bao· 2025-05-30 09:0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期,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重组胶原蛋白新贵巨子生物、北交所胶原蛋白股锦波生物——三家医美生物科技领 域的明星企业,因"玻尿酸过时论"争议、产品成分质疑及股价剧烈波动,集体站上舆论风口。 华熙生物公开"炮轰"券商研报"不科学对比",暗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过度炒作;巨子生物则因产品成分检测不 达标再陷舆情;锦波生物虽未直接卷入,却因行业舆情牵连股价暴跌。一场围绕技术路线的"成分之争",揭开了 医美科技赛道的深层博弈。 除舆论风波外,三家企业的业绩表现同样引发关注。华熙生物遭遇上市以来最差业绩,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 降,更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巨子生物虽保持增长,但核心产品"可复美"增速连续四年下滑,功效性护肤品业务 增速放缓;锦波生物虽维持高增长,却难掩增速显著回落的趋势。从玻尿酸到重组胶原蛋白,不同技术路线的企 业均面临"成长天花板",行业竞争加剧下的业绩压力已成为共性挑战。 "成分之争"引爆舆论战,三家企业均受波及 5月17日及21日,华熙生物在官方公众号连续发布《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眼前之巅与群山之险——答 媒体 ...
“追着捶巨子生物”的大嘴博士与华熙生物持股同一公司?个人账号多次测评推荐华熙旗下产品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30 07:08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2025年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郝宇)发布检测报告,称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的"重组胶原 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非微量成分标注下限 0.1%。此外,检测未检出胶原蛋白的核心氨基酸"甘氨酸",质疑产品涉嫌虚假标注与夸大宣传。 当日晚间,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发布《严正声明》,否认指控,称多批次自检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 量均大于0.1%,与网传数据严重不符。可复美强调,其检测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行业 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并已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检。 在此之后,大嘴博士连发多条微博接喊话巨子生物,其中5月26日发帖回应巨子生物的声明,称巨子生 物一边否认一边撤掉涉事产品;5月27日再次发帖质疑巨子生物成分自测方法认为其是一场教科书级别 的自我爆锤。 (资料来源:微博) 大嘴博士多条微博发出,或已对巨子生物股价产生了较大影响,爆料后,巨子生物股价连续4天下跌。 (资料来源:微博)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步入5月,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的日子并不 ...
“618”在即,700亿重组胶原巨头被指“成分造假”|焦点分析
3 6 Ke· 2025-05-30 02:25
临近年中电商大促,"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巨子生物却陷入巨大争议。 近日,一位自称为香港大学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的社交媒体博主"大嘴博士"连续发 文称,经检测,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的核心产品"胶原棒(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 精华)"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实际含量低于宣传口径。 作为巨子生物的收入王牌,可复美系列在2024年大赚45亿元、同比增长62.9%,占公司总收入的80%。 其中,以"胶原棒"为核心的功效型护肤品品类又为可复美贡献了近八成的收入。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不少质疑声因此认为,如果连头部企业都可能存在"造假"现象,作为普通消费 者,还能不能何信任和选择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重组胶原用得少,是"产量跟不上"? 最初的争议源于一组数字。 按照"大嘴博士"选择的高精度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检测法,"胶原棒"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实际 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产品中标注的"成分"添加(≥0.1%),或构成配方表造假。对此,可复美则 表示,按照国内重组胶原蛋白辅料"YY/T 1947-2025"行业标准,多批次产品检测结果的胶原蛋白含量均 大于0.1%。 双方随后的 ...
巨子生物胶原蛋白“缺量罗生门”追踪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29 14:50
Core Viewpoint -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collagen content in the product "Human-Like Recombinant Collagen" from the brand Kefu Mei, owned by the company Giant Bio, has raised significant concerns regarding product integrity and testing methods [1][2][3]. Group 1: Controversy Details - KOL "Dr. Big Mouth" (Hao Yu) claimed that tests showed the collagen content in Kefu Mei's product was only 0.0177% using HPLC amino acid quantification [1]. - Giant Bio responded by stating their tests indicated collagen content greater than 0.1%, contradicting the claims made by Hao Yu, but third-party test results are still pending [2]. - Hao Yu further questioned Giant Bio's testing methods, suggesting that the use of the biuret method could lead to inflated resul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odium polyglutamate in the product [3]. Group 2: Previous Issues and Impact - This is not the first controversy for Kefu Mei in 2023, as the brand was previously accused of illegally ad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which led to a public trust crisis [4][5]. - The Shaanxi Provincial Drug Administration investigated the previous claims and found no violations after sampling [6]. - The outcome of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is crucial for Giant Bio's future performance, as Kefu Mei is projected to generate revenue of 4.542 billion yuan in 2024, contributing over 80% to the company's total revenue [6]. Group 3: Market Reaction - Despite the unresolved testing results, the controversy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Giant Bio's stock price [7]. - As of May 29, Giant Bio's market capitalization was 72.9 billion HKD, having lost 12.8 billion HKD since early May [8].
华熙生物“大战”巨子生物,这场公关战到底有多惨烈?
以下文章来源于万能的大叔 ,作者万能的大叔 万能的大叔 . 《刷屏》作者,30万品牌公关人关注的自媒体。爆料找资源招人进社群,请加wannengdedashu009 作者 | 万能的大叔 来源 | 万能的大叔 导语 :华熙生物发文后短短10天,巨子生物市值蒸发174亿。 华熙生物向巨子生物发起的公关战,还不如枕头大战…… 这句点评,是我在10天前说的…… 现在,我正式收回! 618前,国牌护肤行业的首场公关战,相当惨烈。 5月17日,上上周六深夜,华熙生物发文,痛斥资本市场"捧胶原、踩玻尿酸"的行为!直接点名巨子生物和多家券商。 以5月16日(上上周五)的市值计算, 短短10天,巨子生物的市值从909亿跌到735亿,跌去了174亿…… 花旗研报称,尽管巨子生物迅速否认指控,但此类负面宣传仍可能影响消费者情绪,进而损害可复美在即将到来的618促销活动中的表 现。 双方到底经历了什么?公关战有哪些看点呢?我做个阶段性复盘,重点谈3个问题。 争议的检测方法 这是目前最大的争议点。 海参炒面里,到底有没有海参? 宋小宝在小品里的经典台词,又重现了。 美妆护肤圈,上一次闹这么大的类似事件,还是油橄榄事件。 港大化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