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医美行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根据艾尔建&德勤数据,2024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2650亿元,2017年—2024年CAGR(复合年均增 长率)为15%。中国医美人群持续提升,但人均诊疗次数仍低于美日韩等发达市场。2024年中国医美人 群数达3100万人,2022年—2024年CAGR为9%;人均医美诊疗次数仅为韩国的19%、美国的32%、日本 的59%,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中信证券表示,未来3年,医美行业有望保持高个位数的稳健增长,行业结构性机会突出:1)部分医美 材料仍存在赛道红利,如天然、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再生微球领域,以及尚未有首证落地的 PDRN/ECM/丝素蛋白/PHA等材料;2)上游具备平台化赋能能力的产品型公司;3)下游具备高美誉度、 整合上游资源、以综合解决方案保持差异性等能力的医美终端机构。 ...
民生健康(30150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10
2025-09-05 01:34
证券代码: 301507 证券简称:民生健康 杭州民生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10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 特定对象调研 □ |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 类别 | 媒体采访 □ □ |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 □ |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 | ☑ 其他 (上市两周年庆暨新品发布会) |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参与单位/人员详见附件 | | | 人员姓名 | | | | 时间 | 2025 年 9 月 4 日 (周四) | 14:00-17:00 | | 地点 | 杭州西溪 |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董事长 | 竺福江 | | 员姓名 | 董事 | 竺昱祺 | | | 董事兼总经理 | 张海军 | | | 董事会秘书 | 陈稳竹 | | | 财务负责人 | 朱文君 | | | 市场部总监 | 李瑞雪 | | | 品牌经理 | 缪芊如、符俊杰 | | | 民生中科总经理 | 司书锋 | | | 民生中科副总经理 | 叶金丽 | | | 民生中科应用研发经理 | 韩小龙 | | | 民 ...
中信证券:医美行业有望保持高个位数的稳健增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05 01:15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未来三年,医美行业有望保持高个位数的稳健增长,行业结构性机会突出:1)部 分医美材料仍存在赛道红利,如天然、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再生微球领域,以及尚未有首证落地的 PDRN/ECM/丝素蛋白/PHA等材料;2)上游具备平台化赋能能力的产品型公司;3)下游具备高美誉 度、整合上游资源、以综合解决方案保持差异性等能力的医美终端机构。 ...
中信证券:未来3年医美行业有望保持高个位数的稳健增长 行业结构性机会突出
人民财讯9月5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未来3年,医美行业有望保持高个位数的稳健增长,行业结构 性机会突出:1)部分医美材料仍存在赛道红利;2)上游具备平台化赋能能力的产品型公司;3)下游具备 高美誉度、整合上游资源、以综合解决方案保持差异性等能力的医美终端机构。 ...
四环医药(00460):医美爆发+创新药兑现,估值洼地正在被填平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01:02
南向资金汹涌而入,港股成为亚洲资本的"蓄水池"。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年内通过港股通南下的资金合计流入9359.9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 同),其中恒生医疗保健板块资金净买入1636.83亿元,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赛道。 在这轮港股医药的"黄金抢筹期"中,四环医药(00460)亦被港股通大幅买入,港股通持有股份由年初的 5.28亿股,占港股总股数比例的8.83%提升至9月3号的13.21亿股,占港股总股数比例的14.15%。 南向资金的持续买入,也带动了公司股价的大幅提升,年内四环医药累计涨幅超140%,表现亮眼。那 么市场为何用真金白银投票四环医药呢? 答案藏在公司最新发布的中报里:医美业务全面爆发,创新药进入收获期。更引人注目的是,四环医药 手握近39亿现金,而其当前估值甚至低于"医美+现金储备"的总和——这意味着市场几乎对其创新药业 务给出了"白送"的定价。 资本向来聪明,总是提前布局"业绩拐点"和"估值洼地"。如今随着风口渐起,四环医药正站在资金与业 绩共振的爆发临界点上。 医美+创新药双轮驱动,业绩扭亏进入拐点期 从业绩角度来看,四环医药已明确进入业绩拐点,2025年中报正式实现 ...
爱美客202509004
2025-09-04 14:36
爱美客 202509004 摘要 艾美克凭借 Hi-Tech 系列(尤其是颈纹针)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并通过不断推出新适应症产品(如熊猫针、泰国泡泡针)巩固了技术和 渠道优势,叠加医美市场整体向好趋势。 自 2023 年一季度起,艾美克业绩增速放缓,估值下降,主要原因是缺 乏重磅新品,消费需求疲软,以及玻尿酸等上游产品供给增加导致市场 竞争加剧,凝胶类和溶液类产品均出现 20%以上的下滑。 艾美克于今年 3 月收购 Regen,短期内提升产能并拓展国际渠道,中期 优化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Regen 2023 年营收 8,000 万人民币,利润 5,000 万人民币),长期增强在再生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收购 Regen 后,其原厂产能并表预计可使 S-FILM 产品产能扩大五倍, 推动产品端快速增长;爱美客正推进国内经销权收回,SFE 产品国内外 市场增长势头良好,Po Life 产品在国外有一定需求。 爱美客计划依托 Region 公司的国际产能和渠道,将嗨体、宝尼达等产 品推向全球市场,实现国际化。肉毒类产品预计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 度获批并销售。 Q&A 艾美克在过去几年中的表现如何? 收购 Reg ...
朗姿股份子公司补缴3年税款,合计2227万元!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9-04 12:50
9月4日晚间,朗姿股份(002612)公告,公司全子公司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简称"四川米兰")收到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稽查局发 来的《税务处理决定书》,四川米兰需补缴2021年~2023年所得税1653.14万元,增值税及附加税573.95万元,合计2227.09万元。 四川米兰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将计入2025年度当期损益,预计将减少公司2025年度归母净利润约3082.14万元。 朗姿股份表示,公司管理层对上述事项高度重视,将持续加强公司管理工作,组织和加强相关部门及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强化责任和税法意识,切实维 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今年上半年,朗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7.88亿元,同比下降4.30%;实现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64.09%;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2.70%。 另外,今年上半年,朗姿股份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若羽臣(003010)部分股票,累计成交金额21704.50万元,扣除成本和相关交易税费后确认投资净收益 16640.58万元,影响当期净利润14144.5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
三天涨超12%后微跌,金发拉比的“营收狂欢”难掩盈利困局
Guan Cha Zhe Wang· 2025-09-04 12:08
营收倍增与净利润亏损扩大的背离,叠加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超12%,金发拉比这一表 现令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2025年9月1日至9月3日,金发拉比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走高,三天收盘涨幅分别为5%、2.1%、3.74%。 由于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超12%,金发拉比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解释公司近期并未 任何重大变化。 声明一出,金发拉比结束了短期股价上涨行情。9月4日收盘,金发拉比收报7.08元/股,微跌0.84%。 谈及金发拉比股价异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与业绩增长预期强化有关。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金发拉比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01.99%,其中,母婴消费品实 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7.64%,同比增长62.34%;医美行业实现营业收入0.33亿元,占 总营业收入的21.03%,同比增长100%。 虽然金发拉比在2016年、2017年短暂改变了这一局面,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但在后续长达7年时 间里,金发拉比亦或是增收不增利,亦或是营收利润双降。这一状况在2024年达到了顶点,退市风险也 随之而来。 叠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2.52 ...
医美企业半年成绩单:巨子领跑、华熙敷尔佳求变,行业转型加速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9-04 05:22
随着行业调整的深入,医美企业的发展路径正在分化。近日,华熙生物、巨子生物、敷尔佳三家头部医美企业的半年报交出截然不同的答卷:巨子生物以 31.13亿元营收、22.5%的同比增速领跑;华熙生物受战略转型拖累,上半年营利指标下滑明显;敷尔佳则受困于渠道顽疾与库存压力,同样出现明显的业绩 下滑。这场半年考不仅勾勒出三家企业各自的战略得失,更折射出行业从"流量红利"向"技术壁垒"转型的清晰轨迹。当重组胶原蛋白与玻尿酸的赛道之争白 热化,当"械三证"成为新的入场券,三家企业的不同选择也成为未来业绩走向的关键变量。 营销策略调整阵痛,两大巨头业绩承压 华熙生物交出上市以来"最差中报"。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 亿元,同比下降3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45%。 |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 年目其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2,260,691,517.33 | 2, 810, 742 ...
策略 25年中报业绩分析
2025-09-03 14:46
策略 25 年中报业绩分析 20250903 摘要 A 股整体盈利在多年负增长后首次转正,一季度净利润增长 11%,但二 季度环比回落。科创板、金融、石油石化板块拖累整体盈利,创业板起 到拉动作用,中游利润占比提升,上游利润占比创 2023 年三季度以来 新低。 全 A 非金融石油石化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小幅改善,但绝对规模仍处于近 三年偏低水平,企业现金创造能力恢复尚不稳固。资本开支累计同比连 续第五个季度为负,但降幅收窄,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回落,反映终端需 求复苏力度及可持续性不足。 带息负债比股东权益比率缓慢提升至 2022 年以来新高,财务费用占营 业总收入比例创历史新低,表明货币宽松政策有效传导至企业端,但加 杠杆可持续性仍待验证。 全 A 非金融石油石化 ROE TTM 二季度为 6.44%,有底部企稳趋势,但 总资产周转率下降拖累 ROE,表明企业将资产转化为收入能力变弱。工 业产能利用率约 74%,同环比均负增,压制生产积极性。 Q&A 2025 年 A 股中报整体业绩表现如何? 2025 年 A 股中报整体业绩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但表现并不十分亮眼。具体来 看,营收和净利润同比转正,但环比有所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