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文学科
icon
Search documents
对话《优秀的绵羊》作者:精英教育为什么变得更糟糕了 | Edu指南专访
3 6 Ke· 2025-05-26 00:33
我知道大多数精英教育下的学生都很痛苦。所以如果你感到痛苦,你需要选择做出改变。 我们时代面临着无意义、孤独、脱节的危机,还有高等教育的危机。 我永远不会告诉任何人,更有意义的生活没有代价的。你可能会放弃一定程度的地位或财富,但这是值得的。 《优秀的绵羊》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在上一个十年尖锐批判了精英教育的弊端:顶尖高校培养了一群聪明但没有灵魂的人。他们 就像一群温顺的绵羊,很优秀,但只知道满足外界期望,对自己想要什么毫无想法,害怕失败、不敢冒险。 该书出版后风靡美国教育界,其观点引发了与精英教育困境相关的社会对话与广泛辩论。其中文出版后也持续为国内读者带来启发。作者本人后选择辞去 耶鲁大学的终身教职,但他始终保持对高等教育关注与思考,尤其是名校教育的问题和变革。 此前我们就书中主题,和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今年是中信《优秀的绵羊》中文版十周年再版,我们邀请作者进行了以下对话,分享给大家: 出品:Edu指南 采访:何沛宽 作者:天宇 杨定一 所以现在人们更容易被阻止发展某种内在,一种内在的感觉,一种内在的自我。比如当所有这些评判的声音消失时,谁在那里,你甚至不知道。你 ...
苏大教授王尧:文科最大的危机是阐释世界的能力弱化
Yang Shi Wang· 2025-05-19 02:42
【编者按】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智通财经特推出"大学2025"专题,以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之变。 从我的角度来看,人文学科主要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第一,问题的并置与重叠。现在常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便是在无数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替和发展的。上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以五四运动为结束或开端,不仅塑造了现代中国,在相当程度上亦塑造了现代先贤和我们这一代。历史经验和现实经历现在重叠在一起,我们几乎是在 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叠中讨论问题的,而问题和问题的语境又比"重叠"更为复杂。当我们面对现实之变手足无措时,我们对历史和历史在当代的新 变同样缺少足够的认识。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尧。主办方供图 5月17日-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人文学科年度发展大会在苏州举办,大会以"人文学科与文化强国建设:新时代的使命与 责任"为主题,聚焦与人文学科发 ...
未来10年,文科会越来越重要|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德雷谢维奇
36氪· 2025-05-17 09:13
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研究所 ,作者许嘉婧、薇薇子 后浪研究所 . 优绩主义的尽头没有绝对的胜利者,那些名校最为优秀的毕业⽣,却可能是最焦虑的⼀群⼈⸺他们时常觉得, 世 界好像⼀个巨⼤的仓⿏轮,⾃⼰被逼着不停奔跑,却总感觉还在原地踏步,找不到⾏动的意义。 图源《⽆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早在2015年,《优秀的绵⽺》就曾预⽰过这种未来⸺这本书出⾃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 彼时在美国引起了巨⼤反响。在常⻘藤盟校待了20多年后,他辞去了⾃⼰的耶鲁⼤学的终⾝教职,他写到,我们的 精英教育体系只培养出了⼀群"优秀的绵⽺",这些学⽣们顺从地、⽼⽼实实向同⼀个⽅向前进, "他们懂得如 何做⼀名学⽣,却不知道如何思考。他们虽聪明、富有天分,却也充满焦虑、胆⼩怕事,对未来⼀⽚茫然,缺乏好 奇⼼和⽬标感。" 德雷谢维奇的洞察全部源于对精英教育体系的观察和亲⾝经历⸺他⼀共辗转过⾄少3个不同的专业。出⾝于⼀个 聚集"知识分⼦"的犹太家庭,本科他循规蹈矩选择了⽣物学和⼼理学的双学位项⽬,⼤学毕业后,他随⼤流申请 了法学院,⼜在最后节点放弃律师、去了新闻学院……但直到最后他才意识到真正能让⾃⼰快乐的是学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