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需主导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方向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力度
Jing Ji Ri Bao· 2025-06-24 22:07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九项重点 工作任务,第一项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同时部署开展提振消费 专项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应加快转向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这既是我国经济增 长驱动力量发生变化后的必然选择,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 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当前金融支持消费增长的 方向和重点,全面构建支持提振消费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 服务,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当前,外部环境剧烈变化,高度不确定性持续压制全球需求,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业内人 士分析,我国经济正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 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 费潜力等6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 ...
因地制宜出台具体措施加快培育新动能新场景 各地提振消费政策持续加力
近日,广州、北京等地相继出台提振消费政策,不仅有提高工资性收入等"规定动作",还因地制宜出台 了各具特色的具体措施。尤其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不少地方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消费者权益 保护、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加大消费资金投入等,促进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专家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 与存量政策协同发力,"钱包不够鼓""没时间消费"等痛点得到了缓解。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一段时间,多地纷纷出台提振 消费相关方案,根据地方特点提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提振消费。 多地"放大招" 日前,广州发布《广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涉及"居民就业增收""大宗消费 升级""消费品质提升""限制措施清理""政策支持保障"等八大领域,共提出33项具体行动举措,以全方 位激活消费市场。作为居民大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消费被重点提及,包括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 造、收购存量房用作安置房、优化公积金政策等,同时提出取消限购、限价、限售等多种消费限制。 此外,广西近日发布的《广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统筹供需同向发力、优化消费环境和发 挥政策协同联动等方面 ...
多地发布提振消费行动方案 加快形成消费增长新动能新场景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09 16:26
为提升消费能力,多地从增加收入入手。比如,河北把"城镇居民增收减负行动"放在首位,提出稳定居民就业、促进居民 增收、解决拖欠账款、加强生育保障、强化教育支撑、加强救助帮扶等6条举措;河南提出保就业、增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 道、减轻消费负担等,明确"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增幅不低于5%";浙江提出稳定就业,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省外劳动力规模和省外脱贫劳动力规模分别保持在2300万人和240万人。 比如,《河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202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的核心目标,提出5大行 动24条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各层级、多样化消费需求;江苏以首发经济为发力点,印发《江苏省加快推动首发经济促进消 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 的基础性作用,进行一系列部署。 "消费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当前我国面临的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多地密集出台提振消费政策,通过提振内需来 稳固经济基本盘,是应对外部风险的战略选择。"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 ...
6月开门红,A股迎来新一轮“结构牛”行情!
Sou Hu Cai Jing· 2025-06-03 14:47
6月3日A 股市场低开高走,宽基指数普涨,6月录得开门红。 内需消费受益于政策托底与消费复苏,美容护理、母婴护理、IP经济、宠物用品等细分领域成为资金避 风港。 银行板块凭借 "高股息 + 低波动" 特性承接避险资金,叠加公募改革强化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和6月陆家 嘴会议政策预期,涨幅靠前。 贵金属则因地缘冲突(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军事基地、以色列针对伊朗核设施)和美债风险(美债占 GDP比重破峰值),成为对冲不确定性的核心工具。 创新药板块走的是基本面反转逻辑。 反观家电、钢铁等板块逆势下跌,直接受制于关税冲击,业绩确定性下降。 市场运行逻辑方面,呈现"内需主导、政策驱动"特征,金融、医药、新消费成为资金主攻方向。 消息面上,近期美国关税问题再生波澜,市场避险情绪升温,6月2日黄金大涨,港股全线收跌。就3日 表现看,港股收复昨日失地,A股也是低开高走,表明市场已对贸易摩擦的边际影响逐步脱敏 。 逻辑上,证监会此前明确表示,A 股上市公司近九成收入来自国内,且对美出口占比不足 10% 的企业 达 91%,叠加 "东升西落" 叙事下全球资本再平衡,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反而凸显中国资产的稳定性。 结构上,内需消费、银行、 ...
没有轴心的世界(2)广场协议后的日本
日经中文网· 2025-05-29 03:33
向中曾根首相提交报告书的经济构造调整研究会的主席前川(左)(1986年4月7日,首相官邸) 1985年至今日本依赖汽车的贸易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在货币政策的运营方面,有必要在确保内 外货币价值稳定的同时,为实现内需主导型经济而灵活地运营",1985年广场协议后,追求的改 革至今仍是日本面对的课题…… "1.扩大内需 为了从依赖外需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的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在日本被称为"前川报 告"的建议正是以此为开篇。 题? "经济开放" 在1985年9月广场协议达成一个月后,应日本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要求,"为实现国际协调的经 济构造调整研究会"成立。发布以研究会主席、日本央行前总裁前川春雄的姓氏称呼的报告是 1986年4月。 当时的日本正在探索战后复兴的社会模式。前川报告指出的道路是经济开放,即国际化。恰巧在 1985年4月,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简称电电公社)实现了民营化,NTT由此诞生。这是放宽管制 的象征。 从显示日本与海外的商品与服务交易的国际收支来看,2024年由于向以"GAFA"为代表的美国平 台提供商的支付,日本在数字领域的逆差超过6万亿日元。1985年日本出口的19%是汽车,2024 年仍然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