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联合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解码河南科技“新名词”
He Nan Ri Bao· 2025-06-29 23:11
"揭榜挂帅""PI制""赛马制""科技服务综合体""创新联合体""科技副总"……近年来,一批具有时代特征 的科技新名词如繁星闪耀,勾勒出河南向创新型经济强省跃迁的轨迹。 新名词折射新观念,新观念引导新探索。在这些名词的背后,揭示了河南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机 制改革、产学研融合等诸多领域的突破性实践,展现着中原科技创新的"方法论革命"。 揭榜挂帅PI制赛马制 集中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密码 盛夏的炽热,抵不过龙门实验室里迸发的创新激情。 "这个月我们刚拿下两个大项目。"龙门实验室副主任马明星的介绍中难掩兴奋,在6月15日发布的2025 年河南省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中,龙门实验室成功揭榜2个,实现了省实验室牵头参 与"揭榜挂帅"项目"零的突破"。 其中,"煤矿综采核心装备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由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 榜,龙门实验室牵头揭榜。 "当前在我国煤矿'两巷起底''末采清煤'等关键环节,仍存在大量高风险、强体力作业,成为导致行业尚 未实现本质安全的'痛点'。我们发榜,就是要邀请有能力的科研单位出马,帮助我们系统攻关'多工况煤 矿机器人研发'等关键技术,助力国家能 ...
广东省国资委:目前省属国企共组建45个创新联合体
news flash· 2025-06-17 06:49
金十数据6月17日讯,6月17日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二次专题推进会上,记者从广 东省国资委获悉,目前,广东省属国企共组建了45个创新联合体,建设了1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73个省 级创新平台,共参与131个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产出一批原创技术成果。 广东省国资委:目前省属国企共组建45个创新联合体 ...
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科技镇长团跑出产学研融合“加速度”
Xin Hua Ri Bao· 2025-06-09 21:35
近年来,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利用好科技镇长团架起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对接桥梁。这支由 沙广林、刘霖、吴日铭、倪中新等6名"双一流"高校专家组成的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通过创新"人才 +项目+产业"三维联动机制,累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余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0多名,推动区域产业高 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科技镇长团团长沙广林介绍,团队深度参与国网双创科技园、数据产业园等五大专班建设,形成"技术 攻关—中试转化—产业落地"全链条服务机制。"我们既要当好技术参谋,更要做好创新枢纽,让高校 的'科技种子'在新城长成'产业森林'。"随着智能电网、低空经济等领域创新成果持续转化,新城已形 成"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的创新联合体,正加速构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良性生态。统计 显示,科技镇长团入驻以来,带动园区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新组宣刘 璐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电子科技大学刘霖教授牵头的专家团队为扬州未来产业联合研究院注入新 动能,双方围绕低空经济领域达成深度合作。该校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皮亦鸣在调研后指出:"我们计 划共建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优先转化无人机导航系统等专 ...
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发布,三家安徽企业牵头!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9 04:37
转自:安徽省科技厅 6月7日上午,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第二批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正式发布。其中, 三家安徽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 图 片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这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联合体名称分别为: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抗微生物感染药物研究创新联合体"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低轨卫星通信集成技术创新联合体" 中电金信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人工智能源网协同能管创新联合体"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同位素技术创新联合体" 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电测设备创新联合体"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集成电路大硅片抛光技术创新联合体"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智能机器人创新联合体"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绿色智能动力总成创新联合体"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机器人高速高精技术创新联合体"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无线微创手术系统创新联合体"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汽车低碳与智能技 ...
第二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名单发布!涉及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第一财经网· 2025-06-07 03:01
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的构建背景,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是面向地方主导产业方向以加大协 同建设力度。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集成电路大硅片抛光技术创新联合体",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牵头"长三角智能机器人创新联合体",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绿色智能 动力总成创新联合体","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高速高精技术创新联合体",安徽皖仪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三角无线微创手术系统创新联合体",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长 三角汽车低碳与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 上述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的构建背景,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是面向地方主导产业方向以加 大协同建设力度;构建目标则是围绕创新链来布局产业链,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联合体集聚。 下一步,各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将对照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充分发 挥牵头单位行业影响力和带动性,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创新力量,积极开展前瞻性协同研究、关键 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着力提升长三角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今日(7日)上午举办的以"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 ...
江苏将建设新一批省创新联合体鼓励概念验证、科技金融等机构参与
Xin Hua Ri Bao· 2025-06-01 23:28
今年,江苏创新联合体建设将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产业技术 的迭代方向,整合创新资源、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布局。我省鼓励创新联合体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定 位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各方协同创新活力;鼓励建立由牵头单位负责 人担任理事长的理事会,高效协调创新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成果转化收益;鼓励依托长三角地区科教、 产业资源和创新协同发展优势,跨地区整合创新资源,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记者5月30日从省科技厅获悉,2025年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近日启动。目前,全省已建设25家省 创新联合体,并牵头建设3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在以往探索基础上,省科技厅今年明确鼓励概念验 证、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 自2022年以来,我省分3批、累计建设25家省创新联合体。它们涉及集成电路、新材料、第三代半 导体、氢能和新型储能、通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2个产业领域,分布在8个设区市,其中苏州7家, 南京、无锡各有5家。此外,我省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领域,分别牵头建设长三角语言计 算创新联合体、长三角Chiplet集 ...
科技成果如何协同转化?政企学共议创新联合体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1 08:24
中新网杭州6月1日电(鲍梦妮陈可欣)近日,以"建设创新浙江引领新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技工 作者日在杭州举办主场活动,政企学界以"如何打造双创融合下创新联合体"为主题,聚焦产学研结合与 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开展讨论。 各方表示,如何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创新联合体,需要学界、业界、资方协同发展。科学家为创新活力 的点燃者,应专注基础研究和概念验证;企业家是技术落地的摆渡人,要担当稳定性和规模化攻关的责 任;投资人则是生态领域的培育者,负责提供持久的资本支持与行业资源。三个主体各司其职、紧密配 合,才能突破单点创新局限,共同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完) 对话指出,要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衔接,必须在技术攻关、体制机制和资本支持等多方面协同发 力。首先需要厘清转化效率,既要看"量"更要看"质"。面对目前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不足的现状,西湖 大学副校长仇旻表示,美国硅谷统计显示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基本在2%—3%左右,科研成果转化 率偏低在各个国家都是普遍现象,低转化率并非重要问题,关键还是要看注重投入与产出的质量和比 例。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2%的成功能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可能是远 ...
协同联动构建创新联合体
Jing Ji Ri Bao· 2025-05-15 22:09
聚焦关键领域。根据各地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摸排梳理联合攻关的重点方向、重大项目,凝练形成产 业创新链协同开发需求清单,对每个联合攻关项目进行建档立卡,实施"一家主导、多家协同"的灵活协 作机制。通过设立战略目标明确联合体目标任务,围绕目标进行项目群规划,包括牵头企业实施的攻关 项目和创新联合体参与单位实施的攻关项目,以实现体系化攻关。 深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引导创新联合体探索总体部制的科研组织模式,加强跨学科、跨领域、跨 机构的高度集成化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攻关效能,充分释放"1+1>2"的协同效应,推动关键 产业链供应链重要技术、设备、产品实现链式突破。 加快要素流通。以市场机制为牵引,探索构建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 享机制,构建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开展PCT等高价值专 利布局,实施专利池内部成员单位的专利交叉许可和统一对外许可,鼓励建设相关领域专利池,形成国 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专利布局。 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发挥各类科创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金融资本支持创新联合 体创新项目的实施。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龙头 ...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 @ @ @ @ o 曾凡银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 曾凡银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一是高铁"超级环线"经济。2024年6月,"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首条环线正式开通运营,串联起上海、 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沪苏浙皖首次借由环线列车产品连线成"圈",轨道 上的长三角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高铁"超级环线"以区域内人流带动物流、信息流、技术 流、资金流、项目流、商流、文旅流的畅通,促进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由地理上的"空间一体化"向跨 越时空的区域内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功能一体化"迈进,从"跨界"到"无界"的同城化协同发展,给区域 经济发展带来多重效益。同时,高铁"超级环线"还串联起沪宁、宁蓉、京港、宁安、池黄、杭昌、沪昆 等7条高铁线路,将促进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区域融合发展。 二是科创(产业)"超级环线"。它由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武)产业创新带由都市圈、产业创新 带、科创走廊演变构成。目前,上海市松江区与杭州、合肥等8市签约共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上 海市普陀区牵头的南京、泰州等"七市一区"打造沿沪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