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中厂模式

Search documents
车圈要变天!问界这招太狠了,直接把宁王锁死!
电动车公社· 2025-07-09 15:55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点一份外卖,需要1个小时。但如果说 一块新能源车的电池包,从下线到装进新车,只需要不到20分钟! 你敢相信吗? 前几天, 宁德时代 和 赛力斯 一起干了件很大胆的事, 他们把电池包产线直接建在了问界整车工厂里! 他们管这个叫 "厂中厂" 。 过去主机厂跟电池厂下单电池,要包含包装、运输、仓储等中间环节,基本上要花费好几天,现在"即产即上"把中间环节的时间缩短了。 更关键的是,优质电池的产能可是香饽饽! "厂中厂"最牛的地方就是 锁死产能 ,让两巨头绑得死死的,长期紧密合作。这比单纯节省物流环节,可重要多了。 这就好比,把米其林的大厨请到了家里,从此优质的电池出门左转就能直接装车。 可以说,这种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现有的动力电池供应链体系来说,是一次颠覆式的创新。 大家好,这里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胡婷。今天这个视频我们就来聊聊,动力电池"厂中厂"模式究竟牛在哪? 到底"关我们什么事"? 关注电动车公社 视频号 更多精彩视频不错过 戳开看视频 01. 凭什么选宁德时代? 相比之下,"独供"电池带来的质量统一性,更有利于车企生产整车质量的稳定可控。 更何况,现在消费者越来越 ...
宁德时代携手问界“厂中厂”扩产“背后”
高工锂电· 2025-07-01 12:08
一是"厂中厂"模式直指缩短交付周期 , 宁德时代带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部件入驻汽车工厂生产,能够极大缩短供应链反应时间,把交付周期压到最短。 二是对于宁德时代的主机厂绑定, "厂中厂"模式可以让宁德时代将电池技术与整车电池设计、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整车平台进行深度协同,助力电池 技术迭代。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与整车企业的配套粘性得以进一步增强。 会议预告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 会议时间: 2025年7月8日-9日 会议地点: 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崃岭大道299号) 文末扫码报名 电池更深度地参与整车生态与交付闭环,"厂中厂"扩产成为这种产业变化的投射载体。 6月30日, 宁德时代在 赛力斯超级工厂 的两条 CTP2.0 高端电池包 产线 正式 投产 。这是宁德时代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 并首 次采用 "厂中 厂"合作模式, 为问界系列车型本地化生产供应动力电池系统。 "厂中厂"模式其实在新能源车产业链里并不新鲜,但对于首次 开启 "厂中厂"扩产的宁德时代,背后释 ...
宁德时代首个“厂中厂”基地,落址赛力斯超级工厂内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30 14:43
图源:宁德时代微信公众号 6月30日,宁德时代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两条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兼创 始人张兴海,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及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 此前,双方已将合作拓展至零碳领域,联合打造并成功并网赛力斯超级工厂一期50MWh分布式光伏项 目,为工厂提供核心绿色能源。未来,宁德时代与赛力斯也将长期携手,深化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与 新材料应用等领域的战略协同,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今天投产的这条生产线,是宁德时代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产线。"曾毓群表示,此次投产,不仅是 宁德时代在重庆本地化生产的开端,更是与问界合作的新起点。 张兴海指出,宁德时代独家为问界系列车型提供的高端电池,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对问界汽车 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这也是宁德时代在重庆布局的首个基地,并首次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厂中厂"模式是赛力斯 超级工厂采用的创新模式,以赛力斯作为"链主"发挥企业优势,推进供应链"集成化"和"集聚化"。据 悉,赛力斯已与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1+1+N"合作生态关系,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同 步生产,并将从前300家一级供应商 ...
去美国开工厂的中国人
吴晓波频道· 2025-05-05 16:41
美国洛杉矶的工厂 "第一台设备已订,下个月中旬交付。回国订第二台和第三台设备。" 点击按钮▲立即预约 " 总体而言,厂房成本并不高,人工成本虽高,在高关税下也还可以接受。换言之,能明确量化的成本都好办,难是难在那些不易量化,如效率、法律法规、产业 集群度、供应链密集度等等。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4 月末,相较不少狂奔入暑的国内城市,美国洛杉矶则是少见的多雨天,略显湿冷。 这个 美国 西部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正迎来一波中国来客。 中年老梅的美国工厂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 3 月下旬,他跑去洛杉矶考察美国市场和本土设备,已经待了一个多月,每天拜访两个客户。两天一箱油,一天要开出 150 英里以上。 老梅是一个缩影。比如,他在拉斯维加斯展会遇到的另一个东莞工厂老板,也是类似情况。 " 我接触到不少 国内工厂 ,很多都需要 美国的 生产线 。 "一位身处洛杉矶的华人李哲说道。 "圣地亚哥——这座靠近墨西哥边境的城市正在建厂,库房也正在被中国老板租下改造成工厂。"还有一位美国企业高管说道。 在中美 "关税大战"的背景下,一股中国制造业老板赴美开厂的潜流, 正在酝酿之中。 去洛杉矶办个 "厂中厂"? ...